淮阴区机插秧推广形势分析
2013-08-15王兆霞
王兆霞
通过近几年来的大力宣传、培训、推广,淮安市淮阴区机插秧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区插秧机总保有量达2 030台,机插率达61%。
1 当前形势分析
1.1 农户对机插秧的认识转变,由“要我机插”变为“我要机插”
淮阴区大田种植主要以稻麦为主,其中小麦种植以及水稻收获均已实现机械化,唯有水稻栽插环节,目前仍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种植方式为主,耗时耗工。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对机械化的依赖程度较高,农民对机插秧的需求增强。
1.2 机插秧推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经过10多年的推广,机插秧技术的可靠度、先进性已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认可,机插秧稳产、高产让农户尝到了甜头,机插大户和机插秧服务组织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近两年高性能插秧机的快速发展,使机插秧推广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1.3 机插秧推广服务组织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该区三树、渔沟、袁集、凌桥、西宋集、王兴等乡镇相继成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插秧服务组织,实现了育秧、机插一条龙服务,为全区机插秧的推广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2 影响机插秧推广的因素
2.1 补贴额度下调
由于补贴政策的调整,2012年补贴机具由差价购机改为全价购机,2013年该区又取消了手扶插秧机和高性能插秧机地方资金配套,农户购一台普通4行手扶插秧机由最初的4 000元上升至9 000元。购机成本的加大,购机投入的增多,将影响农户及服务组织的购机积极性,制约机插秧的发展速度。
2.2 机插秧推广面临直播稻的挑战
目前水稻种植模式呈现机插、手插、直播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近几年秋末气温相对较高,直播稻的产量和品质均比较理想,加上其具有明显的省工节本效应,因此直播稻发展速度有所加快,机插秧推广面临直播稻的冲击。
2.3 育秧、机插等环节农艺要求高
机插秧的育秧、机插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特别是机插作业集中,工作量大,生产周期较短,受天气、秧苗、田间肥水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大规模投资插秧机存在风险,影响机插秧的推广。
2.4 机插服务组织发展数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衡
目前,该区机插秧服务组织主要以三树、渔沟、袁集、凌桥、西宋集、王兴6个乡镇成立的机插秧服务组织为主,相对于全区21个乡镇来说,量少且主要集中在运北片,分布不均衡。加之一些服务组织在材料准备、育苗和机插时间的安排等方面缺少科学筹划,不能及时保质保量完成预定任务,影响了全区机插秧的推广。
3 应对措施
3.1 增加补贴额度
进一步加大对插秧机的补贴力度,正确引导农户、农机大户和机插秧服务组织购买和使用插秧机,努力提高插秧机的使用率,降低插秧机的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全区机插秧技术的推广速度。
3.2 积极引导,唱响机插秧推广的主旋律
直播稻虽然简化了育秧、拔秧和插秧的工序,但其用种量、用工量、用药量大,且病虫防治、除草、补苗等田间管理难度大。机插秧采用标准化育秧,且插秧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机插作业效率高。大力发展水稻机插秧,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确保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全区上下要坚定推广机插秧的信心和决心,形成机插秧推广的合力,积极引导农民,唱响机插秧推广的主旋律。
3.3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到位
要加大对机插秧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学习、掌握机插秧技术。做好与财政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将机具补贴款及时发放到购机户手中,让广大插秧机用户购机放心、用机安心,切实解决好购机户的实际问题,将机插秧推广工作落到实处。
3.4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区机插秧均衡发展
通过招开育秧、机插现场会,组织插秧机保有量较少及机插率偏低的乡镇到示范点现场观摩,让农户切身感受到机插秧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激发他们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全区机插秧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