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琴小组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3-08-15梁智源
梁智源
(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近年来随着各大院校的不断扩招,高校艺术类学生逐年增加,许多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在高校音乐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班级人数超编、音乐教学设施匮乏、教学模式落后等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此类问题的存在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钢琴教学质量也因此而不见起色。钢琴小组课教学模式的提出,既解决了个别课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也改善了集体学生学习存在的“吃不饱与消化不了”的问题,成为目前高校钢琴教学中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之一。
一、高校钢琴教学的几种主要模式分析
1.个别课
个别课是对钢琴教学历史的一种沿袭,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个别课教学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十分细致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也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周到的讲解,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艺术层面,这种教学模式都非常具有针对性,对任何程度的钢琴学生都非常有效。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对教师的因材施教非常有利,但随着现代高校钢琴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加上课时的限制,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钢琴教学的需要。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从教学设施方面,这种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大班课
大班课是钢琴集体课的拓展与延伸,随着现代数码技术的不断提高,数码钢琴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数码钢琴在弹奏声音和手感方面与传统钢琴都非常接近,这为大班钢琴教学模式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大班课比较适合应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面而立体的钢琴教学,教学效果也会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入而表现突出。但是,大班钢琴教学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由于很多高校受教学设施的局限,数码钢琴教室非常紧缺,根本无法满足过多班级的教学活动需求。在教学进度方面也不能达到完全的统一,很容易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却“消化不了”的现象,导致钢琴教学的整体质量受到局限。
3.小组课
小组课是介于集体课与个别课之间的一种钢琴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是按照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快慢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3~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实施一对三或一对五的教学模式。小组课教学的教材要求统一,既能够进行教学内容的相对一致,又可能兼顾到个别学生的具体问题,学习进度也可根据学生的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小组课的教学目的比较明确,主要是传授钢琴弹奏相关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解决学生钢琴学习中的难题。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不同程度地采用钢琴小组课这种教学模式,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平均分为几组,两节课连上,并根据国家统编教材来实施教学。小组课在节约师资的同时,也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同时还可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空间。
二、高校钢琴小组课教学模式应用价值
钢琴小组课教学模式目前在国内外的钢琴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采用小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划分,比较适用于钢琴学生数量较多的高校钢琴课堂教学。钢琴小组课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观摩与交流的平台,有利于钢琴学习氛围的良好建立。钢琴小组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同组当中进行有效的比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利。钢琴小组课教学中,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参考其他学生的弹奏,使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在水平较高学生的带动下快速提升弹奏水平。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吸收与借鉴,对学生学习经验、钢琴素养的培养也非常有利。另外,小组课这种钢琴教学模式也能够有效降低教学成本,为学校节省教师资源,使学校能够利用最少的资源取得较高的钢琴教学成绩。
钢琴小组课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组课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无论在组织教学、授课方法方面,还是在教材选择方面都能够做到科学完善。小组课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科学得当,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每位学生都能够在不断的交流、沟通、观摩与互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钢琴弹奏水平。
三、高校钢琴小组课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组员的分配
钢琴教学小组课的分配方式,可以根据学生钢琴水平、钢琴素养的高低进行组织分配。将班级学生分成3~5人的若干个小组,通过一对三或一对五的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材与教学内容要在统一的基础上考虑到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来划分小组。比如,将水平较高的学生划分到高级班,基础较差的学生划分到初级班等。在小组中选出一位水平较高的学生当组长,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辅助,同时督促学生的学习。每小组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上升速度,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调整,以保证钢琴教学的进展。这种小组分配的方法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因人施教的优越性,教师的授课效率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不仅减少了重复教学的麻烦,也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难题。
2.钢琴曲目的选择
钢琴教学曲目的选择是钢琴教学的关键,选用什么样的曲目进行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生的钢琴学习程度与特点,还要考虑学生手型、演奏方法、乐感的建立等等各个方面。在钢琴教学的每个阶段,曲目的选择都非常重要,曲目的选择甚至会影响到教学进程与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类型曲目的搭配选择,根据每组钢琴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曲目,同组的学生应该选择相同的乐曲,尽量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每学期学习5~10首曲子。曲目的选择既要力求整体的均衡,又要突出重点,曲目要符合技术训练、乐感理解、节奏把握、音色表达等各个方面的教学需求。比如,对程度较低的小组,可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曲目,难度可适当降低;对程度较高的小组,可选择一些难度稍大的曲目,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积极;对于程度中等的学生,可考虑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曲。总之,要保证选曲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3.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钢琴小组课教学方面,可选择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需要利用一架钢琴在45分钟之内同时教授3~5个学生,每位学生的学习时间平均下来就少得的可怜,教师要想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可采用接龙教学的方法。因为同组学生弹奏的曲子与作业都是一样的,所以回课时,教师可随机让某位学生弹奏某一曲目,其他学生弹奏不同的曲目,当一个学生弹奏时,其他学生进行观摩,教师进行点评,让每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找到问题与差距,在每节课结束时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相对普遍性的问题,学生根据总结进行课后学习和交流,以便共同提高。另外,教师也可采用小组课与个别课相互结合的授课方法,每学期至少为每位学生安排1~2节的个别课,作为小组课的补充。主要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难题,通过个别课的强化教学来进行集中解决,快速提升学生的钢琴水平。
4.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钢琴小组课教学不仅要注重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表现力以及合作意识等综合能力。钢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弹奏基本功的训练非常重要。由于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该结合每组学生的实际进行不同层次的基本功训练。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保证钢琴水平的稳步提高;钢琴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表现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钢琴作品的内在情感进行深入理解,才能更好地对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演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到更多的钢琴音乐作品,在倾听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小组课这种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合奏、协奏以及伴奏等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与其他组员协作配合的能力,并逐渐树立起学生的合作意识。
改革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运用小组课钢琴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获得钢琴弹奏技能与知识的快速提升,也能够有效缓解高校由于扩大招生而带来的师资压力。小组课教学模式在高校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钢琴教育的普及与推广等方面,都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1]林碧炼.高校钢琴“小组课”教学探索[J].内蒙古艺术,2012,(1):4-5.
[2]林伟强.浅谈钢琴小组课教学艺术之魅力[J].价值工程,2009,(7):34-37.
[3]林薇薇.高校钢琴小组课教学模式探讨[J].音乐时空,201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