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业务建设的几点创新
2013-08-15王瑛瑛
王瑛瑛
(山西大同大学朔州师范分校,山西 朔州 036000)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业务的新模式
笔者认为,现代化图书馆的建立必须跟随时代潮流,树立全新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理念。当我们不断跟随社会发展需求革新着教育理念的同时,作为宣传知识的重要手段与工具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与观念也要彻底进行改革。现代化的图书馆应该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重视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双重建立,全面、快捷、方面地服务社会各界人士。从加强信息化建设做起,要全面重视图书馆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和地位,在树立新观念的前提下把握机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革新信息服务模式,将图书馆内的资源优势化为教学优势,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潮流,适应教育体制改革下科学、文化的革新,为新世纪人才选拔和培训提供行之有效的辅助。
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发生了变化
图书馆的编目工作的管理主要是指编目书目的数据,并且还要对书目进行标引,另外还要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处理。我们知道,传统的图书馆的编目工作比较繁琐,只有具备大量的人员才能顺利完成编目的工作。因为应用了计算机编目管理的系统,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了图书馆的自动化编目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编目系统就广泛地被世界很多国家所应用。
2.网络环境下,流通馆员的活动有了转变
图书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流通工作,通过流通工作可以把读者和图书馆紧密地联系起来。流通馆员和读者接触的比较多,他们工作的好坏可以用来评价一个图书馆的工作。这是因为图书馆从编目到典藏各种书籍要花费很多工夫,而要想赢得读者的好评和认可,只有通过流通馆员利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总结各种各样的信息,才能让读者阅读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体现出图书馆的价值意义。
3.网络支撑下的图书馆运作新模式是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潮流的产物
信息化技术平台由计算机、应用软件以及电子通信系统等结构组成,完备的计算机配备是建立信息化的平台。除了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配备,还要在应用软件的配备上注重其统一性与兼容性,这样才能开展数据库的联机服务,建立运行良好的资源共享网络,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平台。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要防止假、大、空,避免出现盲目追求规模罔顾质量的现象,合理高效使用每一笔经费,完善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选拔上,也要根据信息化平台的要求选择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做好信息化图书馆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二、网络环境下建设图书馆业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图书馆文献购置及馆藏体系制度化
根据相关统计,图书馆用于购置地方文献的费用还不足购书经费的5%,对于地方文献的购置数量和购置目标,一定要进行严格统计和分析,利用有限的购书经费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完善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购书机制,以及地方文献开发、利用、收藏和管理机制。对于分散的数据库和文献资源进行集中整理,并从大量文献资源中选择和摘录出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源,经过重新整理之后,形成新的地方文献资源。
图书馆还要完善馆藏体系,建立自己的收集网络。由于很多的地方文献都无法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得,还有些文献印刷数量少或者较少公开,所以图书馆可以通过新闻出版部门了解一些重要图书文献资源的出版情况,主动与各级政府、企业单位以及编撰机构长期联系,深入到各地、市、县等部门完善信息收集系统,全面收集地方文献资源,还可以根据出版信息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文献线索,征集地方名人的著作以及手稿等,不遗余力地疏通采集通道。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鼓励社会各界捐赠地方文献,建立文献呈缴制度,扩大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凡是本地出版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出版物,都应该向图书馆呈缴一定数量的出版文献。
2.图书馆员素质综合化、专业化
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是由员工具体负责的,所以,提高员工的自身素养和工作水平对于整个图书馆的工作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现在是网络社会,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工作更加离不开员工的工作素养。图书馆要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对历史著作信息认知与管理的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文献信息导航能力,保证图书馆馆员对每个专题都有具体的了解。管理人员要认真发挥自身的导航作用,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需要的著作。其次,在管理人员的服务中,跟踪服务等个性化的服务也是员工需要提高的内容。管理者要能够灵活地辅导读者进行阅读,努力实现图书馆工作的有序性。再次,要不断地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能力。著名教育学家刘英在论文中指出,图书管理人员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要多参加情报分析、专利代理人考试等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娱内涵。学校还应该鼓励图书管理人员多参加一些文学创作的比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图书馆管理人员学习知识的自觉性,而且能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此外,要促进图书馆的师德建设和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公益性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扩大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受众面和影响力,进一步体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办馆宗旨。
3.读者服务人性化、秩序化
维护读者的正当权益,首先就要摒弃原来活动中出现的不关注读者权利的思想,对之前各种“违权”“侵权”的行为进行调整。图书馆要意识到,当前的部分资料、理论研究成果、部分行为规范以及平时活动内的部分处事方针,很多都没有对读者自身的正当权益做出关注。除了非常恶劣的(如约束办证、差异对待、偷“一”罚“十”等)情况外,平时活动中出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应该站在“法制”的角度进行处理。这些平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包括没有得到读者许可对阅览环境进行摄影、凭借读者注册的身份证件进行其他方面的不同评选活动、使用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的书籍,还包括对读者信息不给予关注和保护、将读者的身份证进行抵押开展不同服务以及行为规范缺乏相应的监督等。从某一方面来说,图书馆不关注读者权利,就是不关注“法”。站在“法”的角度处理问题,就是通过理性的、合法的、充满人文关怀的途径处理纠纷、开展活动、保证学校秩序。“法”的作用,关键在于保护性和建设性,图书馆中的各种行为规范首先应当对读者的正当权益进行维护。另一方面,惩罚性与否定性也是“法”的特征,也就是对不合法的、破坏别人正当权益的人与事应当进行相应的处罚。不过在图书馆宣传与推广中,“处罚非法”同样应将“保护合法”当做标准,依据法律标准整体的、科学进行开展。“制”,即“制度”,是通过对确切范围中各种社会活动还有活动的框架及标准进行确(法)定化、形式化而产生的。从图书馆制度的内容方面来看,所有具备明显差异的制度(涵盖体制、标准、步骤)均具备了相似的实质,即对读者权利与利益进行要求。换一种角度来看,制度能够处理的难点,是从与其保持一致的范围中清楚地要求读者的活动应当坚持何种方针、指标和步骤,维护何人何种的权利及义务等等。但很多图书馆在宣传与推广过程中对读者责任的关注很常见,而对读者权利的维护则比较匮乏,致使道德仅仅同责任有关,没有关注权利。此类权利同责任分离的情况,不仅对图书馆宣传与推广有阻碍,还降低了读者对制度的认同感,促使一些读者同图书馆针锋相对。所以,对图书馆进行宣传与推广,关键要做到“法制为本”,确定以读者为主的服务观念。
图书馆还应该加强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各个图书馆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地方资源建设过程中,强化资源共享的意识,加强馆际合作。有关部门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地方文献的整理与高新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共享协调机制,更好地调动社会各界共建资源的积极性。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方向
1.进一步加强认识,转变观念,实现资源共享
现在要衡量一个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水平,已经不能使用传统意义上的馆藏的数量来衡量了,通常是考虑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怎样的信息服务能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它牵涉到资金、设备以及通信的问题。不过,最关键的一点是变传统的观念,深刻认识到信息资源共享是顺应社会发展的。
2.加强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图书馆资源信息的共建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国家要重视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另一方面,各个信息单位也要按照一些标准化的要求做好数据库的信息建设。所以,要赶上世界信息业的发展,我国也要建立自己的有特色的文献数据库。
3.实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有特色的建设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要求各个信息单位的文献资源的建设也要站在更高的起点,整体上加强和完善国家和专业文献信息的建设。
4.完善图书馆的官员队伍建设,加强读者的网络意识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建设能够看成是一项智力加上技术开发的工作,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既要具备图书情报的一些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信息处理的先进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准确的评价和搜集,实施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促使他们在知识结构上和专业素质上更快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突破时空的限制,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也超越了独立的馆藏。图书馆要想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不断创新图书馆业务,不断提高图书馆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并以新的思维和新的思想应对新时期的变化,做好图书馆业务建设,从而使图书馆业务的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构建。
[1]韩雪梅.高校图书馆知识化服务创新与业务重组[J].兰台世界,2009,(24):89-90.
[2]徐军华.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业务管理评价——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09,(4):45-47.
[3]薛瑞.浅谈网络环境下提升医院图书馆员的素质[J].甘肃科技,2012,(11):56-58.
[4]宋璞,夏清文,邱建玲.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4):201-202.
[5]李茂银.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华章,2012,(1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