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不仅是泰山——评周郢《泰山与中华文化》

2013-08-15杜贵晨

泰山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新泰泰山中华文化

杜贵晨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周郢先生是泰安人,年甫不惑,却已研究泰山20余年,出版有《周郢文史论文集》、《泰山文史丛考》、《泰山历史纪年》、《泰山通鉴》、《泰山志校证》等10余部学术著作,《泰山与中华文化》(山东友谊出版社,2010年4月)是他最新的一部力作。全书近50万字,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陈尚君先生为之序,就其多年所知称道周郢求学“特立独行”,治学“卓然自立而有著作成一家之言,在目前一般重点大学或研究院所也不多见”。这一评价决非过誉。其实仅就泰山研究而言,周郢实是当今中国和世界领军人物之一,而他的研究却又不仅是泰山!《泰山与中华文化》是他近年研究泰山并扩展至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收获和代表之作。

周郢自幼痴迷于泰山文化,家学渊源使他很早就开始了泰山文献的阅读与研究,所以甫至中年,于泰山文献已堪称精熟;更由于他家住泰城,腿勤心细,不辞劳苦,无数次“田野调查”,几乎跑遍了泰山大小山峦,沟谷涧壑,重要之处则造访不止一次,因此对泰山地理、历史、典章文物、风俗传说等等,能如数家珍,有“泰山活字典”之称,加以其有“成一家之言”的抱负与热忱,故厚积薄发,在前此诸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而有这部内涵更为厚重的《泰山与中华文化》。

这部书的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一是泰山与中华国山,二是泰山与史学研究,三是泰山与文献研究,四是泰山与民俗研究,五是泰山与文学研究,六是泰山与当代学术。由此类目可知,作者一方面如泰山般坚定地守护了他的“泰山学”研究,是一位痴心围绕泰山做学问的人;另一方面因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坚持了当今年轻学者已很少能够做到的文史兼通的治学风格,从而使这部书不仅兼具了泰山地方史、文化史、宗教史、文献史、文学史、风俗史等等方面的探讨,是一部全方位关注泰山、研究泰山的内容富厚、精彩焕发的专著,而且是一部站在泰山之巅瞭望中国文化的宏观文化学著作。

这部书所体现作者对泰山文化的最新认识与定位,是关于泰山当定为“国山”的学术探讨。《中华国山论——兼议泰山的“国山”地位》一文,远溯“国山”之称始至《山海经》,近揭民国以来至今学者有关确定“国山”的论议,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更从当今弘扬中国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深入论证了定泰山为“国山”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其说当然有待更多国人的附和与历史的进一步确认,但对于当今重新认识泰山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不无启发,值得相关学者与管理者认真一读。

这部书的主要内容与最大成就仍在于作者一向致力的泰山历史文化的进一步发掘、发现与发明。如《岱庙三大殿考》揭出岱庙大殿宋为嘉宁殿,金、元至明称仁安殿,但明末改称峻极殿等,此一沿革,清以来未见人道;又如《汉“泰山宫”考》发现“今人所谓‘汉明堂遗址’,实为汉武帝行宫……‘泰山宫’”,《杨家将故事与泰山》首次揭出泰山周边所分布“南天门”、“六郎坟”等多达二十余处“杨家将遗址”;《孔尚任自号“云亭山人”考》除考“云亭”指泰山云亭山,而非曲阜的石门山之外,还发现了世所未知的孔尚任的一篇碑文;《李白徂徕山之隐与泰山之游新探》考证玉真公主曾至泰山学道,“泰山日观台道士与长安玉真观(即玉真公主府)具有渊源……几可视为公主在泰山势力之代表”,并由李白《游泰山》诗等推论李白“泰山之游”可能与谋求玉真公主举荐有关;如此等等,令人耳目一新者可谓琳琅满目。

有关发掘、发现与发明纠正了不少前人的错误认识或有重要补证。如《羊祜故里在新泰》一文考证晋代政治家、军事家羊祜故里为山东新泰羊流镇,纠正了《晋书》本传“泰山南城人”说之误;《孟姜女故事与泰山》据《泰山阿刘碑铭石浮图铭》载有“梁妻大哭之城”,推论“杞梁妻痛哭之所……为泰山附近之齐长城……杞梁妻哭齐长城之说系起于民间……而并非如顾颉刚先生所论,是后世学者的联想附会”。而此一铭文镌于唐开元八年,“时间上早于抄存于天宝六年(747)《同贤记》小说及唐末贯休、周朴诗中的哭‘秦长城’说,无疑是孟姜女研究的重要文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中蔡士英事新证》,据新泰某山清代《新修三无殿碑》发现清初反对海禁的议论,进而对陈论蔡士英其人作出了有力补证。

这部书的内容与成就不限于泰山文化自身的探讨,而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慨。这主要表现在除上述“国山”的讨论之外,还由泰山说开去,考察了若干古代国史乃至中外文化交流的大问题。《〈重开山记〉碑中“高丽僧”考》发现泰山古寺明《重开山记》碑记,载有“高丽僧云公满空禅师等数僧,航海而来”之事,并据韩国典籍考证出这是发生在永乐十九年的朝鲜逃僧入明,其僧满空即是来明九僧之一的“信云”。《〈郭琰墓志〉中“下番海船”与明初下西洋之役》据其新发现的《郭琰墓志》考得明初郑和下西洋之后,正统年间朝廷曾有过一次重航西洋的动议,并为此大修“下番海船”。虽其事未果,但曾为此造船之事实有。这一考论纠正了今人对明代造船史的一些误会。由此可知,世多以作者是一位“泰山文化研究者”,实则其所探讨与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在泰山,却又并不限于泰山。本书书名“泰山与中华文化”,也正好彰示了作者学术视阈广阔的特点。

《泰山与中华文化》在搜集、鉴别、运用文献资料方面显示了扎实认真和灵活自如的学术作风。书中凡所论证,决不轻易下结论,必以猛狮搏兔之力,最大限度地以资料“围歼”问题,使结论若油然自论证流出。如《羊祜故里在新泰》用《太康地纪》、夏侯湛《羊秉叙》、《晋诸公赞》、旧《晋书》、《经典释文》等五书有关资料证《晋书》本传称其为“泰山南城人”之误;又用《后汉书》、《世说新语》注引《晋诸公赞》、晋李兴《晋故使持节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羊公碑》诸文献,并佐以新泰古迹、文物等共九条证羊祜故里是新泰羊流镇,有无可辩驳之势;又如《孔尚任自号“云亭山人”考》以《史记》、唐王维《华岳》、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等旧籍,又证以泰安民间口碑资料,揭出“云亭山人”之“云亭”应指泰山南麓之云亭山,是孔尚任少时曾从叔父贞瑄泰安学正任上,故以此为号,可谓证据确凿。

周郢先生正当盛年,他的泰山与中华文化研究自然还要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让我们期待他的学术追觅,飞得更高,去得更远!

猜你喜欢

新泰泰山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新泰采风
云弄竹溪月,诗妆新泰天——2018年《中华诗词》新泰青春诗会侧记
2018年《中华诗词》新泰青春诗会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论新泰周家庄遗址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墓的等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