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调查与分析

2013-08-15潘香萍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行业英语交际学习者

潘香萍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部,江苏 南京 210000)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不断尝试着新的改革,教学改革中,已有很多院校在大学英语教学计划中引入了“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这也是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应用型”发展特色的体现,然而“行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效果究竟如何?学生们作何反馈?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今后将如何完善?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教学改革进程中仔细了解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我院的“行业英语”课程教学,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对反馈信息做了细致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探索性问题。

一、“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调查

作为我院大学英语改革项目之一的“行业英语”的引入,在经过一学期的“行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之后,相应地进行了相关调查。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形式,面向全院大二各系的学生,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行业英语”之后的真实感受以及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分析目前“行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的需求,以进一步完善今后的“行业英语”教学。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我院大二各系学生,每个系选取一个班级。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38分,收回230分,有效问卷数为213份。问卷共设11道选择题和1道主观表述题。

以下是问卷调查结果的具体反馈:

二、“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调查分析

(一)从学生们的问卷反馈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行业英语”这门课的兴趣度不高。这或与教材的部分内容设计有关,当然主要应该牵涉到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如何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补充和提升教材内容以及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促进学生对“行业英语”这门课程的兴趣将成为今后教学中研讨和探索的重点。

(二)就对“行业英语”的“实用性”认识来看,认为“很实用”和“不清楚”的学生人数相当,也占多数。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本着“实用性”的路线,认真解读教材,将“实用”的知识板块以更突出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加强训练。

(三)“行业英语”教学中对于“行业知识”的渗透还不够,大多数学生认为,“行业知识”虽有获取,但量不足。

(四)多数学生认为该教材以及教学还是突出了“行业英语”的“口头”和“书面”交际的内容,也认为最实用的应该是“口语交际”部分,并希望在课程评价体系中侧重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核。此外,多数学生认可教师在课堂上“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的运用。根据一些同学的反馈建议,学生对于行业英语中的“口头交际能力”的获得还是很渴望的,因此,今后教学研讨中应更加围绕这一方面展开探索。

(五)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所属行业不是特别了解,只是知道一些。因而,在今后教学中加强“行业知识”的介绍和扩展还是很有必要的。问及是否愿从事所属行业时,38%的学生表示“愿意”,38%的学生表示“不清楚”,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目标还不太明确,教学中可引入更多的行业分析及发展前景介绍。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认为“行业英语”对于他们今后的择业还是有帮助的,但同时可以看出,这样的“帮助力度”还远远不够,联系到学生的反馈建议——“增加‘情景模拟’,再现‘岗位需求’,加强实战演练”,为真正提升“帮助力度”,该建议是势在必行,因为只有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他们的“英语能力”在实战中“逐步提升”,看得到的“效果”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三、总结与思考

总的来说,学生们普遍期望:通过更多的“真实语境”模拟训练在英语交际能力,特别是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并且在其过程中能了解到更多的行业知识,真正将“行业英语”的“实用性”落到实处。

对教师们而言,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认清自己的主体任务不是一味的讲解和简单的互动,而是通过设计具体的“真实的语言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同学们通过协力配合,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获得解决实际问题更为直观的经验和感受。这样的“体验式”学习,对学生们而言才会是真正感觉到“收获”。[1]有“收获”,才会觉得“实用”。

因此,教师们还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和真实任务等上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们要围绕所学知识和所需掌握的技能,尽量设计一些真实的、贴近学习者目标工作情境当中可能会遇到的学习任务。[2]Nunan(1991)曾把任务定义为“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理解、操练、产出与互动的任一课堂活动,而且学习者主要关注意义而不是形式。任务应该具备完整性,其本身就是一项交际行为”。他认为,任务教学法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1)强调通过用目标语进行交互作用活动来学习交际;2)将真实语篇引人学习情景;3)为学习者提供机会,让他们把注意力不仅仅集中于语言,而同时集中于过程本身;4)提升学习者个人的经历,把这些经历看作课堂学习的重要贡献成分;5)试图将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的激活联系起来。[3]教师们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学会合作分享、学会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实现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而不是一味地去依赖老师,被动地等、靠、要。尽管“行业英语”课程具有明显的行业针对性,和学习者的目标工作情境相吻合,然而,教学材料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和设计,使之更贴近岗位应用情景并且语言任务一定要遵循“i+1”可理解性输入理论。[4]让学生“学得起来”且“学之所需”。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对“行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深入总结和反思,得出相应的指导性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如何设计“真实的语言任务”?如何把握好“i+1”可理解性输入中的“1”?这些仍将是值得不断研讨的重要话题。

[1]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Gass,S.and Madden,C.(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New York:Newbury House,1985:235-256.

[2]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3]Nunan,D.Communicative tasks and language curriculum[J].TESOL Quarterly,1991,25(2):279 -295.

[4]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Beverly Hills,CA:Laredo Publishing Company,1985.

猜你喜欢

行业英语交际学习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行业英语的价值反思与解读
高职护理学生行业英语口语现状及教法初探
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
基于为专业服务的高职行业英语课程开发探讨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