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改革的十大“着力点”

2013-08-15罗云孙志强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着力点学术大学

罗云 孙志强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兰州 甘肃 730000)

说到中国的大学,大家都觉得问题很多。政府不满意,社会不满意,教师不满意,学生不满意,连校长自身也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可以从温家宝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转述“钱学森之问”得到证明;社会不满意可以从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矛盾来说明;教师不满意从大学教师对大学的批评声中可见一斑;学生不满意则表现为大学生抱怨“大学越上越糊涂”;大学校长不满意则表现为校长们对中国大学管理困难的抱怨。对于大家不满意的原因和大学存在的问题,人们已经说得很多了;对于大学教育应该改革,人们似乎也没有异议。但对于大学改什么,怎么改,可以说众说纷纭,智者见智。因为我国大学中存在的问题太多了,似乎所有的方面都需要改革。笔者也同意这种观点,但笔者认为,不论从哪方面进行改革,都必须把克服以下十种现象作为改革的着力点。

1 市场化

所谓市场化,就是以交易方式进行办学和管理,使大学成为各种钱学、权学交易的场所。如大学以挣钱为目的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大学教师为了挣钱,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幌子,办公司,当顾问,做项目(课题),搞讲座,有的甚至为企业及其产品作言过其实的虚假鉴定和广告;大学生通过送礼和行贿方式获得学分、成绩、荣誉、奖励和各种升学、就业机会;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板通过权学交易、钱学交易获得大学文凭、学位或教授、研究生导师等学术头衔,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都是大学市场化的表现。

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也是市场的主体之一,大学也要面向市场办学,但面向市场办学并不等同于市场化。“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也。大学作为一个人才培养机构,作为一个研究机构,作为一个传承和创新文化的机构,有很多内容是不能也无法进行市场交易的。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都是公益事业,生产的都是公共产品,而且其中很多都是精神产品,其价值是无法测量的,其效果也都是不确定的,如何通过交易来实现?如果硬要把它们换算成金钱或物质利益进行交易,不仅违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规律,而且也会改变大学的性质,使大学由一个学术机构变成一个交易市场。当前我国某些大学就存在着这种不良倾向。因此,扭转大学的市场化倾向,应该是我国大学改革的着力点之一。

2 政治化

所谓政治化,就是用政治领导教育和学术工作,把政治抬高到至高无上、压倒一切的地位,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为政治服务,用政治统领一切工作。如在不少大学里,政治口号、标语、话语充斥校园各种场合,甚至在课堂教学、学术讨论、学术报告、运动场上和餐厅中也要强调政治挂帅,与政治有关和无关的主题都要先讲政治,懂不懂政治都热衷于讨论政治话题,似乎人人都是“政治家”,好像任何事情只有和政治联系起来,抬高到政治的高度,就能方向明确、思想正确,就不会犯错误,就感觉安全。所有这些,都是政治化的表现。

其实,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大学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政治可以为大学提供保护和支持;另一方面,政治也会干预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使大学为某个政治集团服务。因此,在高等教育史上,大学总是既想方设法寻求政治的庇护和支持,又千方百计的规避政治的干预和干涉。“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等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大学理念和制度就是在大学和政治的相互斗争、博弈中形成的。我国大学在解放前对这些理念和制度也是高度认同并努力坚守的。解放后,由于受特殊的政治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加上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我国大学形成了与世界大学“通则”不同的理念和制度,这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教育为政治服务”。由于政治方向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政治方向有不同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大学被政治牵着鼻子走的怪现象。上述大学的政治化表现其实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大学的政治化不仅会改变大学的性质,把大学从一个学术机构变成一个政治机构,而且还会束缚人的思维,阻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因为政治追求的是工具价值,强调统一、服从、纪律、集团利益和眼前利益;大学追求的是理性价值,强调多元、自由、自主、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所以,在高度政治化的校园里,只能培养缺乏理性思维、独立人格、自主意识、盲目服从的政治顺民和没有公共责任、见风使舵、表里不一、投机钻营的势利小人,无法培养独立自主、个性张扬的创新性人才。这也是我国大学发展60年却出现“钱学森之问”的根源。所以,大学改革,首先就要把祛除政治化作为改革的着力点。

3 行政化

所谓行政化,就是把行政手段作为大学管理的主要手段,用行政手段解决大学所有的问题,包括学术问题,强调权力集中,科层组织、分级管理和下级服从上级。如当前大学里行政权力高度集中,行政机构臃肿,行政等级鲜明,就连教学、科研单位的学科带头人、负责人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行政等级。没有行政级别的一般教师甚至包括教授沦为被管理的对象,不仅对学校的重大事务没有发言权,即使学术问题也没有话语权。学校的所有权力都有行政人员来掌控,资源都由行政人员来分配,事务都由行政人员来操作。学术权力被边缘化,民主权力流于形式,等等,都是大学行政化的表现。

作为一个学术组织,大学也需要行政管理,特别是现代大学,由于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多样、责任重大、地位重要,更需要科学、规范、高效的行政管理来保障其运行和运转。但大学的行政管理并不意味着必然导致行政化。大学行政管理造成行政化有两个前提:一是行政权力控制学术权力;二是行政人员管理学术人员。所以,虽然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有行政管理,但并不是都存在行政化问题。因为各国大学的行政权力和管理人员,都是为学术人员服务的。只有我国的大学,才具备行政化的条件,所以,我国大学的行政化问题才显得尤为突出。

大学的行政化,既不符合“大学是一个结构松散,经常处于‘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的学术组织”的特点,又违背了“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世界大学“通则”。更为严重的是,它使行政职能部门角色错位,将服务职能置换成指挥管理的权力,造成行政权力泛化,侵害了学术人员的学术权力,抑制了学术人员的学术追求,压制了学术人员的创造热情,束缚了学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使学术人员无法履行培养创新性人才、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这既是我国大学为社会广为诟病的原因,也是导致我国大学教育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所以,祛除大学的行政化也是我国大学改革的着力点之一。

4 官本位化

所谓“官本位”化,就是整个大学以官为本位,人们以做官为人生追求,以升官为工作目标。人人以当官为荣,官的大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价值高低的唯一标准。封官加官成了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手段,整个校园好像就是个官场。如在一些大学里,几十名教授、副教授竞聘处长或副处长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一些学术人员,包括一些教授、学术带头人,为了获得一官半职,甚至不顾尊严,不择手段。如果一个教授没有混上一个官位,就感觉自己没有地位。如果学术搞得再好一些,别人就会怀疑他(她)不会“做人”或人品有问题,他(她)就无法安心在本单位工作。在这种状况下,一些大学领导为了留住人才,不得不因人设职,以致造成大学里机构臃肿,官满为患。有人曾戏称现在的大学是“厅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

大学本来是一个学术组织,它不同于政府机构。政府的运行以权力为中心,权力与利益紧密相连,权力越大,获利越多。而权力的大小通过官职高低来体现,所以,政府中人以升官为目标,通过升官来获取个人利益,体现自身价值;大学的运行以学术为中心,学术贡献与利益密切挂钩,贡献越大,获利越多。而学术贡献的大小通过知识、技术、思想的先进程度来体现,所以,大学中人以学术创新为目标,通过提升学术水平来获取个人利益,体现自身价值。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如果大学按照政府的逻辑来运行,那大学就不是大学,而是政府机构。当前,我国大学中存在的“官本位化”现象,就面临着把大学变为政府机构的危险。甚至有学者批评我国的大学就是政府机构的附庸。不改变这种现状,建设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就没有希望。所以,祛除大学中的“官本位化”现象,恢复大学的学术本位,使大学像大学,也应是大学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5 功利化

所谓功利化,是指大学的一切行为都带有明显的争名夺利目的,争名逐利成了大学的主流价值观。如大学的所有工作都和名利挂钩。学校扩招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为了扩大规模,争取更多的国家拨款;引进人才不是为了学科建设而是为了提高大学排名位次;教师上课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发表论文不是为了传播学术思想,争课题不是为了解决学术问题,做项目不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是为了完任务,挣津贴,评职称、弄经费。学生上大学不是为了研究学问、探索真理,而是为了“混文凭”、“找工作”,就连学生上课,也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混学分”,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大学功利化的表现。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自由思想的家园,是探索真理的场所。大学的这些属性决定了大学应该坚守“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谋其道不计其功,正其义不计其利”;“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甘于清贫,追求卓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这些传统的价值观。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这些传统的价值观正在被追逐名利的功利化价值观所取代。上述大学功利化的各种表现就是这种现状的反映。日趋功利化的价值观不仅会腐化大学追求卓越的理想,而且会异化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基本职能,使这些职能的履行都变成一种争名夺利行为。其结果短期内则会激化矛盾,影响校园稳定,长此以往,则有可能危及人类的文明。所以,去除大学的功利化也应该成为大学改革的着力点之一。

6 工程(计划)化

所谓工程(计划)化,是指大学里所有的工作都用工程(计划)管理的方法来进行管理的现象。如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有“985”工程;建设重点学科有“211 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立德树人工程”;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有“铸魂固本”工程;加强政治理论课建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出一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标志性成果有“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和学术文化工程”;加强校园信息化条件建设有“金教工程”;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有《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培养一批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有“立德学者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及“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等等。名目繁多的工程(计划)令人眼花缭乱,似乎学校的工作只有用“工程”方法和“计划”的手段才能完成。

大学中有些工作确实可以用工程(计划)管理的方法来进行管理,如校园建设、体育文化场馆建设、教学、科研和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工作用工程(计划)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不仅能够保证进度、质量,而且能够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因为工程(计划)管理具有目标明确、设计精确、执行到位、组织严密、监控及时、效果确定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工作也可以使用工程(计划)管理的方法。如创造性人才培养工作、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课堂教学质量、文化艺术创作,等等,都具有目标模糊、技术路线不清晰、效果不确定、无法监控的特点,因而,在具体的工作中,都无法使用工程(计划)管理的方法。如果不顾这些特点,硬要使用工程(计划)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不仅违背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规律,而且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妨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文化的创新。我国大学中普遍存在的为改革计划管理方式而设计实施的管理改革,之所以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强化了计划管理的痼疾,就是因为我们在管理改革中使用了工程(计划)管理的方法。因此,要推进大学管理改革,促进大学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就必须祛除大学的工程(计划)化。

7 同质化

所谓同质化,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大学在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办学模式上基本相同,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相互雷同,在机构设置、规章制度、校园建设上基本相似;二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相互看齐、相互模仿,有逐步趋同的倾向。如在办学目标上,都追求“高”“、大”、“全”;在学校定位上,都追逐“综合性”、“研究性”、“国际化”;在人才培养上,都强调要培养创新性人才。

事实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即使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大学,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发展历史不同、师资条件不同,资源禀赋不同,不论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上,还是在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和组织结构上,都应该有所不同。我国大学之所以出现“同质化”的现象,一方面是由国家的集权控制、计划管理、统一要求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办学者缺乏改革勇气,办学思想过于保守,不敢承担改革风险有关。因为在集权统一的环境里,规避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上行下效,相互同一。

大学的同质化固然有利于培养同一类型、同一要求、同一规格、同一水平的人才,但它却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多样性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因为多样性的人才是由不同类型的人才组成的,创新性的人才也是由不同类型人才的优质元素化合而成的,没有不同类型的人才,就没有创新性人才。而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不同的高校来培养。同质化的高校不可能培养出多样性和创新性的人才。这既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也是出现“钱学森之问”的原因之一。所以,防止大学的同质化也应该是当前大学改革的着力点之一。

8 地方化

所谓地方化,是指高等学校的教师聘任、学生来源、校园文化、生活方式逐步以本地为主的发展趋势。如当前我国的高校,不论是地方高校,还是一些国家部委直接管理的行业大学,甚至包括教育部直属的一些国家重点大学都出现了这种严重的地方化趋势,不仅学校的教师聘任和学生来源以本地籍人为主,就连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地方化的倾向,甚至在一些学校,地方方言竞成了学校的“官方”语言。

高等学校地方化发展趋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过分强调高等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强调省级政府的统筹管理,强调省部共建;二是高等学校开放办学能力和水平不高。

虽然从短期来看,高等学校的地方化可以吸纳地方人士就业,提高地方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贡献。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不仅不是明智之举,而且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因为高等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来实现的。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需要发挥“远缘杂交”、“多元融合”的优势,都需要防止近亲繁殖,否则,就会造成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功能的退化。这也是生物学的基本规律。而高等学校的功能一旦退化,不仅不能持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还会危及高等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今后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把防治高等学校的地方化作为改革的着力点之一。

9 世俗化

所谓世俗化,是指高等学校对各种流行的社会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的主动迎合、适应和接纳。

哈佛大学前校长普西教授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1]这说明不论什么时候,大学都具有传递深奥知识、分析批判社会、探索未知领域、引领社会前进的职能。尽管与中世纪欧洲“修道院式”的经典大学和19 世纪被喻为“象牙塔”的德国模式大学不同,现代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进了社会的中心,它不可能不接受社会的影响,它也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它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不加分析批判的接受社会的影响,无条件的满足社会的要求。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说过:“大学不应是‘一面镜子’,而应是社会的‘一座灯塔’。”[2]美国教育学家弗莱克斯纳也说过:“想要的并不是真正需要的,我们不是给予社会想要的,而是给予社会真正需要的。”“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的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3]但在我国,由于过度强调大学要适应社会需求,要为社会服务,而对大学批判社会、引领社会前进的职能重视不够,导致一些大学在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迷失了精神和方向,几乎变成了一个价值混乱、理想堕落、精神缺失的世俗场所。如今,在大学校园里,社会上各种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可以流行,各种功利主义、犬儒主义、“中庸”之道、“无为”思想都有人追捧,各种不正之风都有人理解,甚至各种腐败行为也都有发生。这样的大学,怎么还能承担指引社会前进、净化人类灵魂、陶冶精神情操、提升道德品位的社会责任。因此,重建大学精神、提升大学文化、防止大学的世俗化也是今后大学改革的着力点之一。

10 低俗化

所谓低俗化,是指大学的价值标准、道德操守、行为准则低于社会世俗水平的现象和发展趋势。

如果说大学的世俗化还是大学受社会的影响,是大学适应社会的结果,那么,大学的低俗化就是大学自甘堕落、丧失“灵魂”和“底线”的一种表现。近几年,媒体报道的一些大学校长论文抄袭、贪污腐败、生活腐化、作风不良现象;一些管理人员不学无术,欺上瞒下,狐假虎威,胡作非为现象;一些教师无心学术,专业不精,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现象;一些学生不务正业,吃喝玩乐,谈情说爱,昏昏噩噩现象,等等。更有甚者,还有个别大学教授勾引女高中生作情人、“国骂”记者以及女大学生争做“二奶”现象,这些都已经超出了社会所能容忍的底线[t13]。这表明,大学中的一些低俗化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程度。难怪社会上对大学校长、教授和专家的污名正在成为一种风尚,有人甚至污蔑大学校长为“笑长”、教授为“叫兽”,专家是“砖家”!

大学的低俗化固然有社会的影响因素,正如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在《大学:美国、英国、法国》一书中所说:“大学不是某个时代一般社会组织之外的东西,……它不是与世隔绝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尽可能不屈服于某种新的压力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4]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大学失去了鉴别真善美的标准,丧失了坚守真善美的原则。否则,大学里的教职员工就不会为了名利而不分真假,不辨善恶,不讲美丑,更不会以假乱真,抑善扬恶,以丑为美。

大学的低俗化不同于社会其他机构的低俗化。一方面,其他社会机构的低俗化影响面小、影响时间短,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社会文明的灯塔,人类道德的标杆,大学的低俗化不仅会影响到全社会,还会影响几代人;另一方面,其他社会机构的低俗化还有大学来批判、矫正、诊治。大学作为学术批判的中心、社会批判的武器,一旦低俗化,则无可救药。正如清代学者郑珍所言:“学术正,天下乱,犹得持正者以治之;至学术亦乱,而治具且失矣。”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也曾说过:“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5]因此,遏制大学的低俗化应该是当今大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

[2][美]罗伯特·M·游饮斯.学习社会[M].1968 :131 转引自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第3 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94,95.

[3][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4]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3-4.

[5]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40.

猜你喜欢

着力点学术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大学》
学好集合的三个“着力点”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