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与玉米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2013-08-15王连芬
王连芬
(宁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 301500)
近年来,豆角套种玉米已成为天津市宁河县部分乡镇农民致富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它较好地解决了粮经争地与节水增收的矛盾,充分发挥土地增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该模式种植豆角2000kg/667m2,玉米 750kg/667m2,两项合计纯收入3000元/667m2,经济效益明显。现将豆角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播前准备
1.1 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及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农历三月初开始整地,地要整平,土要细碎。
1.2 施肥
3月10日左右机械施肥,追施磷酸二铵50 kg/667m2和硫酸钾 25kg/667m2。
1.3 覆膜
盖膜后浇足底墒水,一般用宽0.9m地膜,中间空垄50~60cm。
2 选用品种
2.1 豆角品种
选用高产、抗病及适宜早春栽培的豆角品种,如双丰1号等。
2.2 玉米品种
选用高产、抗病及耐密的玉米品种,如郑单958、蠡玉19、三北218及联创4号等玉米品种。
3 播种技术
3.1 豆角
豆角于3月20日播种,行距50cm,株距20~25cm,每穴下种 3~5粒,密度(3800~4000)穴/667m2。
3.2 玉米
3.2.1 增加种植密度
6月15日(豆角摘到第三茬,一般5茬)套种玉米,在豆角空垄中间开沟单行人工或机械播种,株距 12~15cm,行距 110~120cm,留苗(4000~4200)株 /667m2,比常规种植增加(500~1000)株 /667m2。
3.2.2 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深度4cm左右。播后及时进行镇压,使种子与湿土紧密结合,保持种子吸水一致,保证苗全、苗齐、苗匀及苗壮,提高幼苗群体整齐度。
4 田间管理
4.1 豆角田间管理
4.1.1 加强中耕
由于早春气温较低,一般15d左右出苗。出苗一周后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有利于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促苗早发。
4.1.2 肥水管理月下旬豆角进入盛花期,浇苗后第一水;6月8日第二次采摘后浇第二水,同时追施尿素30 kg/667m2;6月11日第三次采摘后浇第三水,同时追施尿素20kg/667m2。
4.1.3 适时采摘
6月初开始采摘,以后每隔3-4d采摘一次,6月底(玉米拔节初期)豆角采摘结束,及时拉秧,以利于田间玉米生长。
4.2 玉米田间管理
4.2.1 及时定苗
在玉米3~5叶期进行定苗,定苗时不要求等株距留苗,个别缺苗地方可在定苗时就近留双株进行补偿,必须保证留下的玉米植株均匀一致。
4.2.2 中耕培土
中耕1~2次,拔节前后结合追肥进行中耕,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封垄前进行培土,高度7~8cm。
4.2.3 科学追肥
由于豆角前期施肥量较大,土壤肥力足,利于下茬玉米生长,玉米底肥使用较少。夏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5kg/667m2,保证穗分化期对氮素的需求。后期缺肥早衰的地块,补追尿素(5~10)kg/667m2。追肥采用机械开沟测深施肥方法,施肥应在距离玉米植株15cm处,开沟深施或利用好自然降雨追施化肥,以提高肥效。
4.2.4 合理排灌
8月上、中旬,玉米进入抽雄灌浆期,需水量最大,为玉米水分临界期。干旱年份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应及时浇水。若生长季内雨水多,应及时排水防涝。
4.2.5 适时化控制剂金得乐30mL兑水15L喷雾,不重喷。
4.3 防治病虫害
4.3.1 豆角病虫害
4.3.1.1 豆角锈病
发病初期喷洒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
4.3.1.2 美洲斑潜蝇
一般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50%灭蝇胺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4.3.2 玉米病虫害
4.3.2.1 地下害虫
危害玉米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及金针虫等。播种时用3%辛硫磷颗粒剂1kg/667m2与底肥混施;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mL/667m2兑水500mL拌种5kg。
4.3.2.2 蚜虫
用60%吡虫啉悬浮剂10mL/667m2;或20%啶虫脒超微性粉剂20mL/667m2兑水15~20L喷雾,在防治蚜虫的同时,可兼治玉米蓟马。
4.3.2.3 玉米螟 粘虫 棉铃虫 甜菜夜蛾
用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20)mL/667m2;或 5.7%甲维盐水剂(20~30)mL/667 m2兑水20~30L喷雾防治。
4.3.2.4 玉米叶螨
在田间点片发生初期是防治叶螨的关键时期,用 1.8%阿维菌素乳油(40~60)mL/667m2;或20%哒螨灵乳油(50~70)mL/667m2兑水20~30L喷雾防治。
4.4 适时收获
一般于10月初,玉米苞叶变白,上口松开,果穗中部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时,即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