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进程中的高校教学运行管理方法探索
2013-08-15申雪秦
袁 梅,李 晔,乔 丹,申雪秦
(武汉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是 “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与推广”[1],它具有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等基本特征,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国家提升教育水平的战略选择。教学运行主要是围绕教学计划的实施所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辅助工作的组织管理,它是动态的管理,[2]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协调教师、学生、设备和场地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特点及现状
1.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特点
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常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大纲的制定、课表编制、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教师安排及贯彻实施,此外还有组织考试、评卷等多个方面。教学运行管理工作头绪多、事项杂、突发情况较多、事务性工作繁重,但是它同时也具有周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管理上的混乱和疏漏。
2.高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已经利用专门的软件和网络来进行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比如网络化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全校教务管理部门协同完成相关教学管理工作,也便于各部门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准确地了解有关情况。各类教学文件、管理制度、经验材料等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来实现资源高度共享,至于光盘数据库、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教学管理部门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类教学管理平台来实现资源共享。普遍采用的OA系统和即时通讯工具也有效地促进了信息的发布和传递,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当前高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不足
教学运行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特别强调各级各部门的协同一致以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及时有效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管理上的混乱和疏漏。但是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起步的,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尚无法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方法,存在管理不规范、工作上各行其道。
其次,由于对教学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管理队伍组成结构复杂,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还停留在简单的文字操作和报表处理上,既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懂教育理论的人才更是紧缺。
另外,由于教学管理软件一般都是由专业程序人员设计的,设计者本身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内涵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软件的适用性很低,达不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因此,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仍有待整合和集成”[3]。
二、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改进方案
1.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整个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者,也是教与学之间各部门及不同人员间的协调者,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各类信息能否准确及时地进行传递,这些都取决于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信息运用能力,特别是院系一级的管理人员,其纽带作用更是突出。但当前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尚待提高,相应的考核体系也缺乏信息化运用能力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要提高教学运行管理的效率及质量,使现代化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必须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改进考核方式,逐步引进具有较高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的专业人才,不定期对现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引导其充分发挥积极性,增强其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2.利用网络技术与即时通讯工具加强管理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由于信息技术的局限性以及管理层级的需要,相关管理信息只能采用逐级传达的方式,由于教学运行管理涉及面广,因此信息在不同人员间传递的准确性与通达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这种传递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方式与方法,比如通过建立各类网站可以实时发布教管通知及公告;利用即时通讯工具QQ、飞信等,通过建立有效的联系群组,可以准确地实现信息在人群间的及时准确传递;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开通博客及微博等方式在线解决各类问题,大大缩短人际交流的空间及距离。采用相应的局域网通信软件可以建立良好、安全、快速的通信机制,便于学生和教师的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关方式方法会不断地更新,需要管理人员提高学习能力,积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新条件下管理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提高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和稳健性
各类教学管理软件是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条件。要使教学管理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在研制教学管理软件前,有针对性地对一线教学管理人员展开调研,准确把握系统的需求及人员使用特点,以求对软件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试,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改进和完善,力争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良好的人机交互性。此外系统还应有一定的可扩性,便于管理人员针对特例及新的需求来对系统进行拓展。
新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建立时不能仅仅考虑管理层级的需要,还需要综合考虑信息传递的需要,在原有模块基础上,增加互动功能和即时通讯功能,从而实现在统一平台上集中管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4.利用数据仓库整合数据资源,提高系统性能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比尔·恩门1991)与传统的事物处理系统不同的是,数据仓库是一种过程,它是对分布在组织或企业内部各处的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加工和分析的过程。数据仓库可以实现对多个异构的数据源(含历史数据)有效集成,再按照主题进行重组,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
在现有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机制下,有相当部分教学管理数据是由学院(或部)进行管理的。在整个教学运行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往往分处不同的平台或部门,对这些数据的查询及调用需要烦琐的手续,对这些数据的传递目前大多是以报表的形式来实现,有时候信息化进程给管理工作带来的不是便捷而是烦琐。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综合运用现代数据库技术,逐级放权,实现数据分级存放,同时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来实现数据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降低数据的传递误差,提高数据的使用率和流动性。
5.加强系统硬件建设
与管理系统软件性能相对应的是相关硬件系统的建设,后者也是充分发挥软件系统各项性能的保证,为实现各类教学和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益和质量,高校必须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尽快更新落后的教学管理硬件配套设施,提高现有校园网的网络性能。此外还需基于现有的校园网框架,围绕互联网这个中心,采用局域网通信软件来建立良好、安全、快速的通信机制,便于学生和教师的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形成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1]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2]孙杰,张济荣.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与探索[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5.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2012.
[4]刘飞,胡屹.高等学校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信息化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0).
[5]韩月奎.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对策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5(3).
[6]田慧云,周江.高校教学运行的信息化管理[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7]章国宾.试论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中的协调与沟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