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六六婚姻家庭小说情感叙事研究
2013-08-15王红梅
王红梅
作为当代著名小说家,六六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由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更是部部热播。六六小说以家长里短的故事线索揭露了深刻的社会发展现状,娓娓道来的故事蕴含着一个个发人深思的道理。从《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六六关注了当代都市青年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关注了他们的爱情和婚姻,爱情和婚姻也正是女性生命力的体现,女性作为一个个独立体,出现在六六的作品中。
一、以婚姻家庭作为叙事视角
(一)婚姻·女性·宽容
《王贵与安娜》是作家六六2003年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2009年年初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进行热播。作品讲述的是两个没有“共同语言”的男女共走一生的故事。正如人名一样,王贵土得掉渣,安娜则有小资情调。两人的婚姻用安娜的比喻就是“七仙女嫁给了董永”。其实这个比喻还不是很准,因为七仙女没有看低董永,而安娜却一直高傲地看不起王贵,更重要的是她不爱他,但是他们却能幸福地相伴了一生。时代的原因让安娜他们这样的城市家庭能和三代贫农的王贵一家“门当户对”。但这种“门当户对”仅限于物质上的,而精神上仍相距太远,就像安娜说的“我和你永远都是平行线”。古时候的穷书生如果能“中个状元+帅过潘安+运气人品大爆发”的话,兴许能弄个驸马当当。到这里,基本上所有人都认定这人铁定是大功告成了。实质上,真正的精神对抗和所代表的文化冲突才刚刚开始。有冲突要解决只有相互妥协和宽容。历史惯性使男人偏强女人偏弱,根源是男人养家,有生存优势。一个性格强势的女人如果没有生存优势,而又极其高傲不妥协,只有碰上一个胸襟宽广爱她如命的男人。幸好,安娜碰上了王贵,让冲突可以靠单方面的妥协来解决。两个性格迥异,有着不同文化观念的人走在了一块;互相迁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爱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吧。当梦想照进现实的光芒撒在惊天地泣鬼神、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上面时,发现生活的意义被颠覆了。就像王贵一样,犹如埋在土里尚未熠熠生辉的“石头”;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有待于你去发现呢,要长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去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不要被自己好高骛远的想法蒙蔽了眼睛。希望我们能在七老八十的时候相互搀扶着一块去看夕阳红,相信那才是大多数人心目中最美的画卷、最大的幸福。有时候幸福也是一种细水长流,是嘴角那一抹不经意的微笑。六六描述了王贵与安娜无奈却生动的婚姻生活。书中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真理。由于人物有高度的概括性,所以不奇怪这是一部“从二十岁到八十岁的读者都爱读的书”。六六用跳脱飞扬、幽默隽永的语言,让人不觉得生活的艰苦,反倒有些羡慕王贵与安娜实实在在的真切生活。
(二)婚姻·女性·战争
《双面胶》是六六2005年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家庭中最让人头疼的婆媳关系。随着2007年电视剧《双面胶》的上映,引起人们对于都市家庭话题的大讨论。《双面胶》讲述的是上海姑娘胡丽娟大学毕业之后,嫁给了同是大学毕业的农村小伙子李亚平,俩人一起留在上海。在胡丽娟父母的帮助之下买了房并成了家。夫妻俩幸福恩爱,生活处处充满阳光。但是当胡丽娟公公婆婆来到上海之后,他们平静和谐的幸福生活被打破。婆婆传统的生活习惯和观念与胡丽娟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往日那种幸福平静的家庭生活开始战争不断、风波迭起,矛盾也愈演愈烈,不断升级。一天,胡丽娟年幼无知的儿子在奶奶的教唆之下说了一句“妈妈坏”,这稚嫩的声音冲垮了本已摇摇欲坠的婚姻之墙,将家庭推到了悬崖边缘。胡丽娟愤怒之下失言,将李亚平母子逼上无家可归的痛苦境地。失去理智的李亚平在母亲的鼓动之下,疯狂的把拳头砸向了曾经亲爱妻子的太阳穴,一下又一下,在母亲咬牙切齿地喊:“使劲打!打死她!打不死她不松手!这个烂货!捶死她!”①胡丽娟最后死在了丈夫李亚平的拳头之下,故事以悲剧结束。
近年来,关于婆媳题材的作品非常多。从《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来了》、《麻辣婆媳》、《婆家娘家》、《中国式离婚》等影视作品中,可以窥视一斑。越是与生活贴近的文学或影视作品,越能够被读者欢迎接受。在当代社会中,婆媳关系是每一个家庭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当代作家们也把创作的触角瞄准了这一领域。六六更是以独特的视角把困扰着我们大多数人难以解决的家庭问题揭露出来,引起大家去讨论和反思。在《双面胶》中,当我们看到丽娟和婆婆因为生活琐事或城乡习惯发生冲突时,让我们感到就像是自己或身边朋友曾发生或经历的事,能寻找到自己和婆婆的影子。在这部作品中,从头到尾充满了战争味道,媳妇和婆婆互不相让和妥协。在这个家庭中,缺失生活的温暖和平静,主人公极力想要摆脱这种生活。因此,这部作品很容易使读者或观众产生共鸣,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
(三)婚姻·女性·残酷
2007六六推出了第三部长篇小说《蜗居》。2009年,随着电视剧《蜗居》的热播,主演张嘉译、海青、李念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蜗居》讲述姐姐海萍和丈夫苏淳毕业于名牌大学,为了在江州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繁华的都市里开始他们个人奋斗的生活历程。妹妹海藻向往姐姐居住的城市生活,大学毕业之后毅然决然也留在了江州。虽然和男友小贝过一种“行兼跑”的日子,但也不乏其乐融融。海萍为了早点住上自己的房子、为了能把孩子从乡下接到身边,开始节衣缩食,辛勤工作,却发觉“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妹妹海藻和男友小贝本来拥有一份真挚的感情,虽然生活拮据,但相互照顾、彼此温暖。海藻一边帮助姐姐筹钱,一边看到姐姐“面条还是要吃,开源还要节流”那种艰辛无奈的生活使她害怕和心痛。而市委办公室秘书宋思明的出现改变了姐妹俩的命运。在宋思明的直接和间接照顾下,姐姐找到薪水不低的工作、姐夫得到升迁、住上了新房;海藻离开了男友小贝,开上了豪华跑车,走上了“职业二奶”的不归路。故事的最后结局是宋思明因为腐败问题东窗事发,最后死于车祸,海藻摘除子宫,永远失去做母亲的机会,远赴美国。剧中人物那种残酷结局告诉我们:生活不是到处充满美好和阳光,无可奈何的失落感谁都会面对;不管如何努力,现实有时是残酷的,是一道跨不过去的鸿沟,把美好的理想击得粉碎。一套房子使他们终于跨入“百万负翁的行列”。
作品以姐妹俩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为主线,阐述了现代都市人真实的生活,房子仅仅只是整个都市生活的一部分缩影,而情感线的穿插其实也只是一个载体,真正构建起这部剧情的精神层面的,是社会百态的真实缩影。《蜗居》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热议和追捧,除了剧中演员娴熟的演技之外,和作品的真实性也有很大的关系。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现实版的“宋思明”在上海真实上演。上海市普陀区原区长蔡志强因涉嫌受贿、包养情妇等罪名被司法机关依法查处。一时间,对于现实版的主人公和剧中主人公的各种争议遍布各大媒体和论坛。贪官、二奶、生活的无奈、纠结的感情让观众或读者感慨不已。都说80后是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下孕育出来的新一代,中国的新生力量,幸福的一代②,可如今的他们大多数人都步入了房奴的行列!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虽然生活得有点苦,但很少人因为住房而困扰。而如今“买房”成了大多数人的话题和理想奋斗的目标。这从某个侧面也反映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老百姓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面对着每天都有新的楼房拔地而起,我们开始困惑楼房之高,我们之渺小!
二、戏如人生
《蜗居》是一部直面现实的都市题材小说。六六是一个从网络上崛起的作家,她知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想看什么,这一点与为“评论家”和诺贝尔奖写作的功成名就的作家有所不同。于是,六六把当代社会的丑恶面统统写出来了。六六在《蜗居》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我觉得,我可以放弃房子、放弃金钱、放弃名利地位,但我绝不会把我的情感放在天秤上掂量着出卖。十几岁的时候不会,现在更不会。”③很可惜这种观念已经被许多人抛弃了。在《蜗居》中,六六把目光聚焦在房地产和反腐败这两大社会问题上,围绕这两大社会问题折射出家庭伦理关系和婚姻问题。六六扩大了自己的视角,变得深远而宽广,揭示出20世纪80后这一代青年人面对社会生活压力时所产生的迷茫和困惑。他们面对着自己难以承受的精神重负,房子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爱和痛。因为房子,海藻和小贝的婚礼遥遥无期;因为房子,海萍和苏淳无法享受孩子在身边的天伦之乐。为了帮助姐姐筹集6万元钱,海藻第一次向宋思明张口借钱,时间不长,海藻如愿以偿,同时也步入歧途。看着厚厚一叠钞票和外边裹的一张字条,上面寥寥几个字:“不是我故意冒犯你,而是情不自已。请你原谅我。”海藻拿着这叠钱,觉得心安理得,也不那么迫切地想还了。海藻当天就把借到的钱给了姐姐,看到姐姐高兴轻松的样子,海藻觉得自己很干净了④。《蜗居》围绕房奴买房聚焦在社会的阴暗面,影射出“小三”、“政府贪官”、“房地产交易黑幕”等热门的社会问题。六六以平实的故事、把普通百姓的生活进行了真实再现。正如一位资深人士所说:“《蜗居》如实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内心状态。它细腻地捕捉到一个外乡人在大城市求生的各种细节,柴米油盐琐碎日子中的平淡,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观众看到的不是海萍、海藻,而是把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朋友搬上了荧幕,所以《蜗居》才会在网络论坛引发大讨论。”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心灵挣扎的历程和他们无奈失落之感,作品的悲剧结局除了给人一种无奈还有一种淡淡的哀伤情绪。
在《双面胶》中,六六把自己的叙事视角转向了婆媳关系。这部作品也是至今最为贴近读者和观众生活的一部作品。婆媳关系也是当代作家创作着力的一个主题,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每个家庭要去面对的实际问题。对于同样来自城市的婆媳组合,相对容易相处,矛盾虽有但较容易处理。但是,对于农村婆婆和城市媳妇的组合模式,由于婆媳之间生存理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造成婆媳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异常突出和尖锐。这和作品描写的创作背景、对象不无关系,《双面胶》剧中的年轻夫妇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在这一时期,城乡结合模式比较普遍,婆媳矛盾冲突相应也较多。虽然《王贵与安娜》这部作品2003在网络爆红,但真正使六六被大众所熟知的应是《双面胶》。《双面胶》电视剧共22集。在婆婆没来之前,丽娟和亚平这对小夫妻恩爱无比、亲密无间,丈夫对妻子嘘寒问暖、端茶倒水。但自从婆媳共处一室之后,婆媳矛盾不断升级,致使撕破脸面,战争不断,愈演愈烈。“婆媳亲,全家和”的道理不是不明白,只是现在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对于婆婆而言,媳妇的笑脸和一声亲切的“妈”就已足够,在古代这是最基本的,几乎人人都能做到。婆婆对媳妇来说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可在现代社会中,婆媳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消失与媳妇在经济上独立等客观变化,使婆婆的地位已经日渐衰微⑤。因此,对于婆婆来说,媳妇的笑脸和尊重,是自己在家庭地位中受到肯定和欢迎的一种体现;对于媳妇而言,婆婆的爱护和尊重,会让自己觉得很温暖。一方给予对方一点宽容、一点妥协,矛盾就会化解。遗憾的是在《双面胶》中,丽娟和婆婆都在向对方索取,都没有妥协和宽容,最终酿成一个惨不忍睹的结局。为了宣传一个美好的人性和生活,在电视剧《双面胶》结尾处理中,编剧做了改动,丽娟没有死去。这部作品是现在许多家庭的一个真实再现,也是许多婆婆和媳妇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被读者称之为“经典的婚姻教科书”不为过之。六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通过无数读者的来信,我想可能因为是它的贴近生活,它的真实。尤其是里面家庭生活细节的描写,让许多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觉得自己就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小说有很强的带入感,让很多读者身陷其中,无法自拔,并发了‘从此不结婚了’或‘绝对不与公婆同住’这种非常消极的感慨。这是我意想之外的。”⑥其实幸福的婚姻很简单,一份理性、一份宽容就是美满婚姻的密码钥匙,只是现在的人们都不愿去尝试和难以做到。
《王贵与安娜》是六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六六好像在讲述自己父母的故事。作品的叙事风格给人一种温情,带有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品中的主人公是20世纪50至60年代出生的人,这个年代的人们生活比较朴实,平淡之中有一种幸福。由于母亲的极力撮合,安娜这个有点小资、有点清高的城市女孩嫁给了农村出来、土得掉渣的王贵。由于城乡差异,婚后也有不少争吵和矛盾。吵归吵、闹归闹,日子依旧过着,平平淡淡。尤其是婆婆来照看孩子时,安娜和婆婆因为生活习惯等引发多次家庭大战,但每一次风波都能过去,对平稳的生活影响不大。后来,当王贵有了婚外情,安娜也遭遇初恋男友现身时,智慧的安娜又一次用自己的宽容与理性化解了这次家庭情感危机,不动声色地让王贵主动回归了家庭,一个完整的家庭和平淡幸福的婚姻得以延续存在。这部作品让人觉得生活就是在平淡之中度过的,没有什么难言的艰苦。在写这部作品时,中年的六六正遭遇自己婚姻的瓶颈,如何使自己的婚姻走下去,是该坚持还是放弃。六六希望自己能够度过这个难关,同时也希望自己笔下的人物王贵与安娜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六六给予她亲爱的人物安娜宽容和智慧,使王贵有一种负疚之心,这也许是六六内心的一个真实表现。虽然最终六六的婚姻还是以离婚收场,但从王贵与安娜的身上,可以看出作者对幸福的阐述和积极认真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作家六六所要提倡的家庭生活方式,值得年轻夫妻学习和体味。
三、结语
新加坡籍的六六擅长把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以独特的视角,用看似平常的家庭问题引出社会的热点和矛盾,对现实提出批判或揭露。延续自己的创作风格,敢于直视社会矛盾的六六在2012年5月又将敏感的触角伸向医患纠纷,完成第四部长篇小说《心术》。医患问题在中国与房价、物价、教育并称为中国的四大难题,在《心术》中,从医患关系的问题切入,抨击了社会体制给民生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医患这一矛盾的根源。紧接着,六六在2013年5月出版了第五部长篇小说《宝贝》,同名电视剧《宝贝》于当月搬上荧屏,在各大电视台播出。在《宝贝》中,六六将触角集中到婚姻生育和教育问题上来,再次聚焦社会现实问题。作品围绕60后、70后、80后三个不同时代的人,对新时期家庭生育观念等传统道德进行深入剖析。六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说,她从没有刻意去制造过话题,不过每次她的作品都和社会热点不谋而合,“大多数编剧注重的是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我可能更多地在意社会大环境、社会现象,以及它们对人物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六六作品的情感叙事特色以及还原生活的能力,值得其他以描写家庭伦理剧和社会问题剧为题材的作家或编剧借鉴。能在不同时期对于社会各种问题进行深刻地思考和剖析,这就是六六作品及六六剧引起大家讨论和欢迎的最要原因。相信六六在未来的创作中,能继续把握社会热点、突破创新、跨越局限,创作出更多的惊喜之作。
注释
①六六:《双面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6页。②沈建翌:《人应当怎样生存下去——美国当代“反英雄”形象浅析》,《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4期。③④六六:《蜗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3、91页。⑤李乐红:《当代中国城市婆媳关系的伦理考察》,《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3期。⑥《小说作家六六访谈录之一》,《中华读书报》2006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