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互动调控策略初探
2013-08-15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刘慧莲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 刘慧莲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调控策略初探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 刘慧莲
课堂互动调控策略对于调控课堂氛围,促进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感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英语课堂互动调控策略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高中英语 课堂互动 调控策略
课堂互动调控策略主要是将师生放在平等的地位,通过师生的能动反应和公平交互式的影响和促进,促使师生之间既有知识上的互动交流,又有情感和心灵上的交流沟通。课堂互动调控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学习感受,有助于调控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学习感受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都占据着学习的主导地位,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式学习的位置,因此极容易出现学生消极式学习,应付式学习的情况。由于这种主动式单向知识传递教学模式,过多的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感受,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极其缺乏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很难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忱。教师应彻底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学习感受,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基础,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自我调整。
二、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正能量的源泉,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全身细胞时刻处于学习的亢奋中。因此教师应从兴趣出发打造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以游戏为形式创设各种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对教学目标产生偏移,以解题,在考试中获取高分为教学目标,从而使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产生了偏移,以语法讲解,公式套用,词汇分析为重点进行数学解题式英语教学,如此只能促使学生进行记忆式学习。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英语,主要目标是为了能够正确的应用英语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应从广阔的英语内涵中引导学生理解英语学习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以引导为主,灵活应用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互动情境,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节选优秀的英文影视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反复播放,并分析片段中,英语对白的普遍性,独特性,以及多样性,可替代性,重点解析对话中英语表达形式有哪些近义,同义,片段中为何使用当前语句表达,引导学生英语式思维习惯,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剧情重演来加深学生对英语的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英语新闻角,从模拟和重复电台,电视中的英语新闻开始,逐渐学会独立写作英语新闻,播报新闻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英文名著,从名著中节选片段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引发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兴趣,然后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发散式思维,引导学生对英文作品,进行续写、改写,培养学生英文写作能力。
四、强化情感教育,实施互动教学
情感因子在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中具有很强的影响,高中英语教材中涉及的文学作品片段中,蕴藏了丰富的情感因子。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英语文化情感,深入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性思想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词汇的外延意义来引导学生对英文语言的情感体会。
五、建立互动途径,加强互动调控
互动建立在平等的对话基础上,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师高于学生地位的教学思想,真正做到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平等。建立沟通平台,广泛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学习感受,通过互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建立QQ群、博客及邮箱等途径建立互联网远程沟通平台,在课外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所需。教师也可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报告形式,征集学生意见,了解学生的内心学习环境。教师也可以采用座谈形式,了解成绩优秀的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的需求面,分析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的原因以及提高成绩的对策和方法。
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正确评估学生学习情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通过试卷考核的方式来判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成绩的变化来确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用功程度。这种考核机制过于落后,而且根本无法正确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平时的沟通交流,平时的各方面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平时各种学习表现一体化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学生档案库,记录每一位学生每一次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在期末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立项的方式,由学生自主立项,教师将这些活动成绩全部计算在内,最终统计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完成对学生的正确评价。
[1]孙金红.高中英语课堂互动调控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0(11).
[2]孔凌云.浅析英语课堂互动的调控策略 [J].中国轻工教育,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