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初探

2013-08-15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西然它次

中国商论 2013年23期
关键词:贸易顺差人民币经济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西然它次

1 人民币对内贬值现状

中国国内物价飞涨,CPI上涨令人堪忧。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当CPI>3%的增幅时,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居民消费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

2 人民币面临对外升值压力

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现在各国经济仍旧面临困境,相比较之下,中国经济可以用“风景这边尚好”来形容,但是对于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变相转嫁经济负担,中国无疑是他们的最好选择。

全球贸易不平衡主要体现在美国和德国、日本、中国身上。最近10年,美国贸易逆差占GDP比重持续运行在3%~6%的水平;而德国贸易顺差占GDP比重约在2%~10%的水平,日本贸易顺差/GDP约在3%以内的水平,中国贸易顺差/GDP约在2%~7%的水平。目前,美国GDP年度总量和德国、日本、中国相当,美国的贸易逆差规模及GDP占比基本上等于三国的贸易顺差。由此,如果单纯考虑贸易差额的表现及其发展态势,美元将呈现弱势,而欧元、日元、人民币具有升值压力。就目前看,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仍充满艰难曲折,2010年1~3季度GDP增长环比折年率分别为3.7%、1.7%和2.0%,低于年初官方预计的4.6%,并且经济增长前景也不容乐观,美联储已将2011年美国GDP增长率从年初预计的3.5%~4.2%下调至3.0%的水平。

当前日本经济也面临严峻挑战,通货紧缩仍在持续,经济增长乏力,1~3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1.8%、0.7%与2.3%;贸易顺差/GDP缓慢下降,在1%范围内徘徊;制造业受日元升值困扰,纷纷表示要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海外。

但德国和中国经济表现良好,德国GDP在2季度同比增长4.1%,3季度同比增长3.9%,通货膨胀在1%~2%范围,失业率由年初7.6%下降至6.7%水平,今年前3季度贸易顺差/GDP为6.21%。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长10.6%,通货膨胀呈现加剧态势。由此,美国希望美元汇率保持相对弱势,以增加出口来带动国内经济复苏,并在人民币汇率上频举大棒。

3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

(1)人民币升值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有好处的,因为老百姓手中的钱会变得更值钱,人均GDP的全球排名会往前挪一下;人民币升值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中国外债压力的减轻和购买力的增强等等。

(2)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我国的外贸,以及影响我国企业和许多产业的竞争力;破坏我国经济发展,促使我国的金融业爆发危机;还会导致投机盛行,这对经济的平稳发展是很不利的。

为了应对危机,杨帆教授指出基于对人民币汇率后续走势和拐点的判断,出口企业要尽早出台商品定价、风险转嫁、汇率避险及应收账款保值管理等应对措施,掌握谈判、应对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必须看到,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突然增加,是由于国际跨国公司为了抢占中国未来市场的战略投资行为所造成,如果盲目扩大奢侈消费品进口,可能打击国内骨干产业,加速股市、房地产出现和加大泡沫等问题。

杨教授对外贸企业提出了几条应对措施:(1)出口多元化,产品结构升级转型;(2)增加出口区域,开拓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特别是东南亚、中东市场;(3)紧跟国家战略投资方向(例如:东南亚、澳大利亚、台湾),紧跟国家大型项目,多做配套项目和主题项目零部件供应;(4)争取成套项目如军工、船舶、汽车等项目的配套服务;(5)重视技术进步,加大技术投入,勇敢地转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要积极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有利一面,加速引进外资,把握国际技术外溢的契机,推动技术进步,提前在IT、生物科技等未来新产业上布局,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6)既要重视出口,也要开拓进口业务,如既然中国制造已逐步丧失成本优势,就可以考虑从东南亚等低成本国家进口物品;(7)国内基础设施,房地产业,农业,服务业和环境保护等产业都将有新的发展机遇,请大家关注。

4 人民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状态是一种病态的发展

(1)对于中国经济目前看来作用最大的要属房地产行业,因为这一产业涉及几十个产业,它的产值占有GDP的6%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已被房地产绑架。房价不断攀升,虽然国家已采取措施来遏制房地产的发展,但是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面对房地产这一块肥肉,当然不会放弃;此外,在中国人传统的印象中凡要结婚,首先要有婚房,加上经济的发展,结婚有车有房已成为共识,使得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火爆。其他产品的物价也随之上涨。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把一些当时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抛置一边,如养老保险,教育改革,医疗保险等。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需精神生活也逐步提高,此时,当时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也随着人民的需求慢慢浮出水面,大大增加了政府的压力。

(3)近几年大量热钱的涌入致使投机增加,货币的需求量大增。当热钱撤出之时,通货膨胀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此外中国发生许多自然灾害,地震,旱灾,水灾,泥石流等,造成农产品的歉收,也助推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升。

(4)外国势力为压制中国、压制中国经济,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极力打压中国的金融业,对外出口行业,给中国政府施压使其升值,此外外国为了转嫁危机,也把矛头指向中国。

(5)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是不可避免的。

5 政府应对措施

5.1 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5.2 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5.3 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应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5.4 调整人民币汇率

政府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灵活地调整人民币的汇率,以稳定国内的物价和保持人民币在世界货币市场上的坚挺。

5.5 其他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这些措施是应对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1]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刘伟,林岗,等.政治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贸易顺差人民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1年越南农业贸易顺差64.4亿美元
墨对美农产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怎样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