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利率与汇率在开放经济中如何协调

2013-08-15大庆石化公司开发公司张军

中国商论 2013年23期
关键词:市场化汇率利率

大庆石化公司开发公司 张军

在历史上,我国曾经分别在1998~2000年、2001~2003年和2004~2008年发生过三次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以离我们最近的一次为例,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间产生了重要矛盾。在2005年发生汇率改制之后,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开始与美元脱钩,从此以后,人民币升值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与此同时,国内通货膨胀问题变得严重,股市和楼市吸引了大量的现金,利率也随着提高,虽然央行一次次调控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希望改变通货膨胀的现象,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从上面的例子中也能看出,利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将会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协调利率和汇率,是必须思考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将从中短期协调方案和长期协调措施两个角度来提出一些建议,并将提出一些其他的配套措施。

1 短期协调方案

1.1 稳定汇率

要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着力疏导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应着重放在稳定汇率方面,减少市场遐想空间。如果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过高,就会导致投机热,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再次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国际汇率市场却相对低迷,美元不断贬值,黄金、石油和铜的价格也不断提升,国内外汇市场不断缩水。因此,选定恰当时机购买黄金、石油、铜等资源进行储备,把手中的美元花出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相对减少。

1.2 全面紧缩国内市场资金的流动性

全面紧缩国内市场资金的流动性是协调利率与汇率的短期途径。具体说来,可以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发行定向央行票据具有总量紧缩的功能和结构调控的优点,所以要同时加大发行央行定向票据的力度。建议适当延长票据发行期限,适当提高商业银行的利润,增强商业银行的积极性。

1.3 强化央行的指导作用

利率的协调和汇率的控制离不开央行的指导,强化贷款增长速度过快引发的影响,把贷款额度控制在合理的区域之内。另外,还要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要求,保证中长期贷款的稳定,避免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量大。同时要强化对经济薄弱方面的支撑,促进我国经济整体发展。

2 中长期协调方案

2.1 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的灵活的传导机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工程中的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推行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确保金融体系受到较小的外部冲击。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和汇率相互传导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实行管制利率制度,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比较小,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传导不畅通。因此,要想在开放经济中协调好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就要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利率能够切实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构建有效的感应制度。

2.2 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联动机制,进一步构建和利率市场化协调对应的市场制度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要重视对资本的流入和流出的管理,要构建良好稳定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环境。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发展,资本项目管理制度要一步步实现有效的基础改革,逐步形成与利率市场化相协调的汇率市场机制。只有形成了较好的利率、汇率市场化的联动机制,才可以强化货币政策的活跃性,促进利率的变革,有效地加强利率和汇率在开放经济中的协调和发展。

3 其他配套措施

3.1 完善国内金融市场,规避汇率风险

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不断提高,利率改革依然是今后工作的调整重点,但是分析之前的利率改革效果,能够确定基本的加息以及减息已经不能实现明显的控制效果。所以要从进一步强化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入手提升利率改革的重点,虽然国内利率市场化发展的速度高于其改革的速度,同时获得了很大的效果,但是其今后的发展还是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长时间以来,中央银行都决定着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所以在具体的改革进程中,要确定固定的基准利率,固定浮动的区域,通过对称性的结构方法区分看待存款和贷款利率,这对控制通胀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银行竞争水平的提升也有积极意义。另外,在构建短期货币市场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帮助央行通过再贴现率、完善市场业务等多种方式强化利率效果,完成货币政策调控的整体工作。

3.2 管理外汇储备,完善外汇市场发展

要从调整外汇储备入手,强化外汇市场的供求以及调节水平,要强化结售汇制度的完善,促进外汇市场发展。中央银行要强化自身的储备功能,提高其本身公开市场操作的积极作用。我国企业结汇的比例也可以按照世界收支水平实现机动调整。国内银行业流动性增强的同时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加快,中央银行通过一定的紧缩动作有效地调节了货币信贷的增加,进一步控制了通货膨胀以及资产价格的快速增加,对金融行业的整体调控以及流动性管理都有重要作用。在强化整体稳定的同时,还要完善信贷结构,强化对关键领域的薄弱部分的强化水平。

3.3 放开货币衍生品市场,让商业银行成为稳定汇率的第一道蓄水池

汇率体制改革的“渐进性”不在于汇率制度本身在健全和完善上的渐进性,而在于银行体制(商业银行是否真正成为风险管理主体,并具备完备的内控机制)、衍生品市场建设等配套制度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汇率制度改革必然是渐进性的。

3.4 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合作的前提可以是地域性合作,强化双边贸易往来,提升亚洲的货币结算功能。我国要重视和周围国家在金融方面的合作,要积极研究并发展外贸结算过程中人民币的适用范围,要延伸国内居民在贸易往来中的人民币结算使用领域。这些内容除了可以稳定并协调人民币的汇率和利率,还能够强化我国的大国形象。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工作也开始重视起来,使之逐渐变成了一个世界课题。在长时间健康有序的发展之后,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经济的必要环节。所以,我国要重视国际货币政策的合作,要在协调、稳定人民币汇率、利率的同时,向世界显示我国雄起发展的形象。要重视和大部分东亚国家构建双边贸易协定,要积极努力和亚洲周边国家构建双边贸易协定,同时延伸至区域贸易协定,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区内的贸易结算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推动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合作,要进一步放宽对境内居民和非居民基于贸易活动的人民币结算制度,积极扩大人民币在边贸结算中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利率与汇率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加明显,二者互相影响并限制,对经济的内外均衡产生了重要作用。利率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对汇率产生影响,其共同作用决定了某一国家或地区利率对汇率的实际影响。基于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两大基本理论,并利用广义货币模型与扩展模型进行多角度分析,能比较全面、合理地解释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对汇率复杂的影响关系。

[1]胡准熊.利率理论与政策[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戴金平.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机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市场化汇率利率
为何会有负利率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