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族预科教育与学生民族观的培育

2013-08-15张春香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15期
关键词:预科少数民族培育

◆张春香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

一、民族预科教育的两大内容与目标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之适应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广大少数民族学生步入高等学校学习、成才的“金色桥梁”。举办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为加快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的特殊办学形式,是促进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党的民族政策在高的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举办民族预科教育,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它既不同于大学本、专科的专业教育,也不是基础教育阶段高中教育的简单继续,更不是“文化补习班”,而是大学专业教育前的预备、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预科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为在高等院校本科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预科教学中始终坚持预中有补,补中有预,预补结合,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的强化教学原则。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民族预科教育实行集中和规模化办学,统一管理;根据本、专科(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强化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进入本、专科(高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可见,民族预科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方面。《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还规定:“举办和管理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应当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品德和文明风尚;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由此看出,民族预科教育有两大目标:一是对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六观的培养;二是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培育正确的民族观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所谓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民族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培育正确的民族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积极培育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有四项基本内容: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第四,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各民族应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正确认识民族及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来自于不同民族地区的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以及不同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走到了一起,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以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为例,我院在学生一入校,就通过入学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等各种渠道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通过宿舍各民族学生“混住”方式,增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并使广大预科学生能逐步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和民族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人生观。

三、民族预科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一)民族预科教育的内容设置有利于培育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民族预科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方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按照“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兼顾专业”的原则,开设汉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实现对于少数民族学生道德和素质的双重教育。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教育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特别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有利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能让广大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民族的性质、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通过开设汉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等主干课程,能促进各民族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深层次了解,能提高各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民族文化的传承呼唤民族语言的教育,在实践中,以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为例,我院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纳入民族预科教育的必修课程设置,在课堂上加入民族语言、习俗和文化等交流环节,促进了各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和其他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提高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充分尊重和赞美其他民族的文化艺术,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有利于预科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二)民族预科教育的目标定位有利于培育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民族预科教育有两大目标:一是对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六观的培养;二是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实现这两大目标的过程,就是培育少数民族学生正确民族观的过程。少数民族学生的六观,是指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正确的祖国观是形成正确的民族观的重要基础,中国的各民族是在中国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没有一个统一和强盛的祖国,就没有民族的繁荣。我国许多民族群众都有宗教信仰,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通过培育正确的宗教观,使各民族群众在宗教自由政策下将自身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培育各民族学生正确的民族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精神脊梁,只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才能把加强自身建设与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培育正确民族观的重要条件。所以,加强六观教育的目标定位,有利于培育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民族观。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许多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还相对落后。国家扶持民族地区的发展,关键还是要靠培养一大批能为民族地区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而只有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其下一步学习夯实基础,才能有效地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才能为他们实现自己振兴民族、报效国家的理想奠定基础。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振兴使命感,有利于培育其正确的民族观。

猜你喜欢

预科少数民族培育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跟踪导练(二)(6)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浅析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