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3-08-15◆赵婧
◆赵 婧
(石河子第十九中学)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伴随着人的一生,在阅读中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是: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寻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谈一些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一、准确把握课标精神,确立现代阅读教学理念
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第一,是在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重视阅读方式方法的实践、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方式应据材料的不同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选择运用。第二,是对阅读文本有了详细的分类说明,并提出了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就改变了过去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方向,将议论文阅读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第三,是对阅读方式提出了要求。强调“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是针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对象和阅读量。总而言之,阅读教学目标体现了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体现了重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能帮助广大教师准确把握课标精神,确立现代阅读教学新理念,重新认识阅读教学,进而改进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
二、重视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指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自豪地说:“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让学生对读书达到痴迷的程度,学生就可以自发地去阅读。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积极有利的因素,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以自己的读书经历现身说法,用涌动的真情感染学生。其次,是再现伟人及文化名人的读书风采,形象地阐释读书与成才的关系,鼓励学生读书立志。第三,是沟通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延伸阅读。
三、要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诚然“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自己学会走路”,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真切的去感受文学殿堂的艺术魅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第一,注重培养朗读和默读的习惯。“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重对学生进行包括重音、停顿、语调和语速等朗读技能及提高默读速度和理解率等默读技能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养成眼、脑、口、耳协同动作的良好阅读习惯。第二,培养精读和略读的习惯。要让学生精读时能作圈点、作批注、制卡片和写体会;略读则一遍就能理解大意。经过长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们定能做到略读则能观其大略。第三,培养爱读和多读的习惯。要重视“量上的积累”,逐步达到“质的飞跃”。总之,我们应通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们爱上读书,自己读书,读自己的书。
四、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
正在使用的新教材采用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双线结构,在阅读的过程中安排片断作文,在写作指导的同时又顾及课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读写结合。“写”对“读”有着重要意义,课本中的习作训练的前提都是认真审读原文、段,弄清原文的所用的表现形式与主旨意图,才能去创作。仿写训练可以引发学生对作者写作心态和运思的揣摩,促进对课文和写作两方面的感悟。续写也是很好的训练方式。续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的阅读理解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学生对原文主题、情节、语言风格等的悉心揣摩和定位,才会让自己的续写自然而巧妙。在续写的过程中这种认识会继续发展。写的提高,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提高,自然而然有力地促进了写的能力的进一步加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兴趣是前提,养成习惯是手段,提高阅读能力是目的。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体差异,把握“新课标”中的阅读目标,确立现代阅读教学新理念,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养成喜爱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走进阅读的殿堂,把阅读空间还给学生。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一辈子,让他们在书海中自由自在的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