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3-08-15张劲松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

◆张劲松

(吉林石化工程学校)

中职生在进人高中阶段,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顺利就业,对语文等其他文化课不够重视,因而学习积极性低,语文学习更是不重视。中职学生大部分在中考中成绩不理想,甚至是中考的失败者。不仅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差,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现状,迫使我们要不断改进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目前中职在校学生大多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意志薄弱、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对未来自信心不足,成才愿望不强烈。具体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说话甚至逃课,不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文娱活动等现象。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上课实在是很辛苦,甚至有时尊严也难以保证,教师对学生往往是抱怨、漠视、指责,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和谐、不友好。那么如何才能改善目前的师生关系现状,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呢?首先,在教学中要“眼中有学生”和“心中有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还学生应有的权利与尊严,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展开教学。尽管我们面对的学生有着诸多缺点甚或心智不健全,但他们的本质是纯真的,都是待琢的璞玉,需要老师用宽容的心态去善待。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或专家学者,而是让人人都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接受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成就自己。所以在面对学生时要调整心态,调整目标,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和心理期望值,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有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真诚对待、尊重每一个学生,努力营造出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每个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的与教师、与同学进行平等的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我常常动态地处理教材,找准拓展课文主题的思考点,引导学生就课文的主题开拓其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例如,在教学《向芨芨草道歉》一课时,如果就课文分析课文,把感情教育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在生活中学会道歉,把技能目标定位在学习作者诗一般的语言特色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也是难以激活学生思维的。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通过让同学们拓展分析“河南公安厅长为冤案向赵作海道歉”“沙朗为汶川地震的不当言论向中国人民道歉”“郭德纲为弟子殴打记者之事向民众道歉”“刘德华为瞒婚向影迷道歉”“复旦大学获救学生向烈士道歉”“肇事者的父亲跪地向受害者家属真诚道歉”“铁道部发言人刘志勇就动车追尾事件向社会道歉”“三鹿奶粉事件公司副总裁向社会道歉”“德国总理勃兰特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害的犹太人道歉”等事件,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通过这一教学,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开拓了课文的深度,也让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地认识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所以如果犯了点错,那也是很正常的事。生活中,谁也避免不了伤害别人或者被别人伤害,尽管大多数伤害是无意的,但学会道歉和学会接受道歉,应该成为很重要的习惯。当道歉成为一种习惯,沟通无处不在。

三、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由浅入深,有选择的讲授教材,降低难度,以基础为主,且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讲,大致有五步:自学、讨论、交流、导学、训练,以学生的讨论交流阶段为主。约在20分钟,使教堂变成真正的学堂。例如,在教学《灯》时,文中有一句“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就启发学生思考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学生畅所欲言,讨论得出这句话说明人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即精神的追求。在分析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后让学生思考人人都说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因此毁了自己的人生,同学们觉得她性格中有没有可取之处?让我们来分正反方,来一个课堂大辩论,学生一个个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最终说出玛蒂尔德身上的勤劳诚信是最大的优点,当灾难来临时,她选择了面对,并和丈夫一道承担了责任,通过十年的艰辛劳动,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这正是今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须弘扬的精神。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语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是在激励、唤醒、鼓励”。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形象有真情实感的语言走近学生,使其产生美的愉悦和心理;要用微笑走近学生,建立师生之间的心灵默契,使其走进丰富的情感世界;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教师教的帮助,只有两者和谐统一,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学中总是把时间留给学生,尽可能给他们提供锻炼能力、展现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发言、多演讲,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项链》时,出乎意料的结局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在课文学习结束之后,就让学生自觉发言,复述故事情节,续写故事的结尾,改写主人翁的命运,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说话和听话的能力,个性也得到了张扬。在语文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中,选用实例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与技巧的训练,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口才和组织能力的平台。例如,在教学《周恩来》一课时,其中有一个情节:一个美国记者的采访。那个美国记者看见桌上放的是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便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完后说:“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很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当问及美国记者和周总理对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时,学生就回想起了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也把他们对答的言外之意准确地表达了出来。通过这样的实例训练,学生基本能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而且锻炼了技能,使课堂的教与学有机的统一起来。

五、立足中职实际教学,渗透学为所用的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这是不争的事实。就当前现实看,众多学生基于入学时语文水平过低,“不会学”“学不会“是当前中职语文课教学的一大难题。因此,我们改革中职语文课程的设置、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我们思考的起点应该牢牢地建立在让学生“学得会”的基础上。只有我们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是学生学得会的,才能真正重新唤醒学生的自信,端正学习态度,修正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忱,我们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才有了希望的起点和腾飞的基础。其次,中职语文课教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是他们用得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一线劳动者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职业演变的保证,是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用得上”的语文课,首先要满足中职毕业生上岗的需要,即满足中职生首次就业的需要,在现实岗位“用得上”。其次是满足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中职毕业生今后转岗、晋升奠定基础,在未来岗位“用得上”。具体而言,从中职学生现状出发,应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提高他们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提高他们文化素养。同时,通过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勤劳质朴、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勇于进取、自主创业等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品格。

职业教育的办学性质和教学要求,决定了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以专业学科教学为主,语文等文化基础学科教学为辅。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突显职业特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服务功能,努力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切实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

[1]刘良慧.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思考[J].广西教育(职业教育),2011,(9).

[2]骆杰伟.让语文教育在爱中茁壮成长[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5).

[3]毛萍钰.论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途径[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3).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美在课堂花开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