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

2013-08-15黑龙江李强

职业技术 2013年3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中职

黑龙江 李强

职业素质是一种有价资源,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职业素质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是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顺应这一改革大潮。注重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科学有效地为相关行业及劳动力市场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为此,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就要侧重职业素质的养成,突出职教特色。

一、语文与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它主要包括学生有胜任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其他综合素质如人文素质、团队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应变素质、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等。职业素质不仅包括职业能力,还纳入了可以为一个职业人的成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其他相关素质,它是未来劳动者应具备的现代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职业素质的内涵远比职业能力丰富。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它极强的工具性,使学生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解决工作、学习、生活问题,较高的语文基本素质和较强的语文基础能力,可以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职业能力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它丰富的人文性,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健康的人格奠定坚实基础。这对于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心理的健康发展、职业品质和职业兴趣的养成都是大有裨益的。语文与职业素质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极为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还必须围绕“职”字,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观,以培养大批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是值得职教语文教师探索的新课题。

二、语文教学应贯彻职业素质为本的教学原则

(一)在阅读中延伸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效发挥到了极致。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以提高,并通过对文字的涵咏、品味、感悟、评价和思考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锻造品格,提升人文素养。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功效是否在阅读主体上得以实现,是职业素质养成的关键。当学生具备了相当的人文素养才可能进一步形成必需的职业素质。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有一种特质,始终用职业教育的战略眼光看待文本。关注学习主体。他应该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定位于职业素质的提升。在语文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基础之上。善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面,将文本中的人文性自然延伸至职业素质,让学生真切地感到职业素质与自身息息相关,引领他们走进社会、通向职场。

(二)在写作中感悟

写作水平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衡量一个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高低,是学生创新精神在语文学习中的体现。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的源泉,相比之下,中职生的生活远比一般的中学生丰富多彩。他们会有更多表达和倾诉的愿望。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一点,要善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写作,在具体写作实践中让学生处处感悟职业素质。

真正的写作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叙所见之事,描所见之物,抒所生之情,议所发之感。中职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即有大量的实习机会。他们进企业下车间、进商场饭店和医院,观摩学习甚至就在员工的指导下实实在在地做。这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实际上为中职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提供了绝好的条件。我们何不把这作为学生写作的重要源泉?这样的写作训练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关注身边鲜活的人和事,收集相关的写作素材。那桩桩件件无一不在向他们诠释着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吃苦耐劳,什么是责任心和使命感;怎样协作,怎样创新,怎样学习……他们感动着,思考着,甚至效仿着,这使得学生对职业素质有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流泻于笔端。

学了计划和总结的写法,不妨指导学生制定实习计划,总结实习的得失;学了感谢信的写法,就让学生给自己的师傅写一封吧;学了新闻的写法,为什么不让学生报道一些优秀员工的感人事迹呢?凡此种种,无一不涉及职业素质的方方面面,当学生用自己的笔写入记事抒情议论时,就开始对职业素质有了感悟,并慢慢地渗入到自己心灵深处。

(三)在情景(境)活动中体验

1.情景模拟活动。该活动指的是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创设(模拟)一种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或环境十分相似或相关的特定情境,让学生扮演某一角色并进入角色情景中去处理各种事务或各种问题和矛盾。这种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表达与交流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和提高。而且将语文实践活动与职业素养的养成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在情景模拟活动中,学生因身临其境、积极参与,情感情绪体验会达到高潮,教师再联系职业特点行业个性进行必要的点评。这样,学生会比任何时候都更自觉、更清醒地认识到一个职业人必须具备哪些职业素质,从而更加注意自身职业素质的养成。

2.编演课本剧。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将语文课本中有人物、有事件、有情节、有矛盾冲突的叙述性文章改编成戏剧并由学生自导自演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针对中职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最能展示人物职业素质、最能给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以启迪和鼓励的文章加以改编。在编演的过程中。学生的潜力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需要通过联想进行合理的增删,使情节完整并更有戏剧性;他要设计一些细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他要将不少叙述性文字变成富有个性的对话,以此推动情节的发展,在这里,学生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合作创新意识自然生发,听说读写的能力显著提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塑造形象。学生就像亲历了这些优秀职业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人物与自我融为一体,人物优秀的职业素质会在学生的心里打上永久的烙印,灵魂也会受到巨大的洗礼。

与此同时,贯彻职业素质为本的教学原则。中职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有现代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与教研的业务能力,还要了解市场、了解职业,了解不同行业在职业素质的内容和标准上的共性与个性。更要具备职业意识,要熟悉职业规范。爱岗敬业,有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教书育人意识,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不断进取,并能够时刻以自身优秀的职业素质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道路。唯其如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才不是一句空话。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中职
人文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