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013-08-15黑龙江王秀娟洪雪莲

职业技术 2013年3期
关键词:学院职业大学生

黑龙江 王秀娟 洪雪莲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制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创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据麦可思对2008~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连续三届略有上升。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高校的创业教育重在强调过程,强调一种导向,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未来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学院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创业理念和创新思想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等各个环节,针对创业意识的养成、创业知识的传授、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学分制管理。开设《创业基础》、《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创业必修课;开设《创新创业与法律法规》、《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成功学与职业生涯规划》等创业选修课。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开设创业实训课程,举办创业实践活动,将创业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在校学习过程中。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拓展创新创业思路,学会创新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掌握创业的基本要求,提高创业能力。

2.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构建灵活多样的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不仅仅是就业部门和团委的事,而是由二级学院、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完成。学院建立了“引导、训练、帮扶”的自主创业教育模式,各二级学院依托专业,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科学合理地开发创业实践项目,将课程教学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创业项目实施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例如:农业类学生采用“一个教师一个棚,一个项目一组学生”教学模式创业,教师指导学生创业小组承包蔬菜大棚,从种植项目确定、品种选择、育苗到收获的种植过程、产品的销售都由创业小组完成,学生结合相应课程的教学边学习边实践,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与技术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学会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术来完成生产任务;经管类专业学生在校内开办了模拟公司,开展各种费用的收缴服务;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开展自动控制型机电产品的创新活动;旅游专业学生创办旅行社营业部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建设创新创业的机制与环境

学院成立了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配备专业人员,以大学生创业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为重点,组织开展创业教育与指导,在创业教育组织上给予保障;学院完善制度措施,先后制定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办法》、《校内创业实施计划》、《创新项目科研资助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在创业机制和制度上给予保障;学院设立了100万元的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对于好的创业项目给予资金上的保障;学院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建了校内外创业基地23处,开展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在创业条件上提供保障。

2.打造创新素质成长平台

学院确立了一年级认知职业、二年级了解职业、三年级进入职业的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走进职场”、“扬帆起航”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引导活动,将创业教育贯穿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学院创办“引航讲坛”,开设创业大讲堂,邀请成功人士来校开展讲座;举办创业校友报告会,邀请自主创业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与学生座谈,一起分享他们创业的经验,拓展学生创业视野;每年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并组织学生参加黑龙江省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提供更多模拟演练的机会;组建学生科技与创业社团,将社团活动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创业等结合在一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学生的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

3.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学院与地方政府、社会机构和企业单位联合开展了学生创业活动,组织学生利用生产实践、课程设计、课余创新小组等方式开展校内创新创业活动。依托合作企业,在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学院实施“千百十一”计划,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即每年培训1000名创业志愿者,选定100个创业项目,树立10名创业典型,采取1对1个性化指导服务。在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院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为创业小组学生无偿提供4栋大棚,提供设备、工具、种子、化肥、水电等;动物科技学院为学生开办畜牧兽医服务部提供场所,帮助申办营业执照,提供技术指导;人文学院为学生创办旅行社营业部无偿提供场地和办公条件等。几年来学院共帮助学生确定创业项目近400个,为自主创业学生提供咨询近千次。

三、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经过几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来自阿城石河村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周淑清,学院资助其3万元的启动资金,并联系当地政府予以政策支持,帮助其创业开办了养殖场,并指派专业教师担任养殖场技术指导,帮助她开展品种选育、疫病控制,协助她建设网站建立了营销网络,现在周淑清养殖场已养殖商品蛋鸭6000余只,带领50多户村民致富,年收入50多万元,2009年被评为中国首届高职毕业生“百名创业之星”。再如,2012年我院涌现出王永越等9名创业新星,毕业后回乡组建农机合作社,创办养殖场,开展蔬菜棚室生产,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共同致富的自主创业之路,打造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近三年,学院共有600余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吸纳了37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2年.

[2]刘力,何舒民.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经验探索我国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2012(27).

[3]李秋华.高职院校以创业教育推进内涵建设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2012(30).

[4]张赵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2013(6).

[5]顾明,江跃进,梁伟康.网上创业教育是普及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2013(6).

猜你喜欢

学院职业大学生
初等教育学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学院掠影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