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文·隐喻·镜像——哈利·波特与伏地魔形象的人格特征与隐喻意义论析

2013-08-15戚翠荣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36期
关键词:霍格沃茨罗琳

◆戚翠荣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七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一贯到底,讲述主人公哈利·波特从十一岁到十八岁这一人生中最为重要阶段发生的故事,前六部故事的场景主要集中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反映的是哈利·波特学生时代的生活,写他在不平静的校园生活中不平凡的成长经历;到了第七部,故事的场景则不再固定,写的是哈利·波特与两位好友罗恩、赫敏从霍格沃茨退学,流亡在英格兰北部的高地、荒原,试图寻找并销毁伏地魔企图永生的“魂器”、哈利·波特在以两位好友为代表的正义一方的帮助下最终打败伏地魔的故事。纵览全书,在哈利·波特每一步的成长、经历中,几乎都可以窥见这位原名汤姆·里德尔、年龄比他大56岁的伏地魔的影子:无处不在的伏地魔“相伴”在波特的整个青少年时代,这样的“陪伴”大多数时候波特全然不觉,更多的时候波特对其是排斥、反感,但有时候波特却将其视为知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第二部中跟汤姆·里德尔日记的对话),有时候明知是其布下的黑暗陷阱却又无法挣脱……可以这么说,自那位名叫哈利·波特的男孩一出生,他们之间无休无止的纠缠便开始了,甚至连伏地魔的“重生”都需要哈利·波特的鲜血:“仇敌的血……被迫献出……可使你的敌人……复活。”这样两位一正一邪,一善一恶,一位未来的英雄,一位黑暗的魔头,交织在罗琳的笔下,互为镜像。正如《红楼梦》之“凡写贾宝玉之文,则正为甄宝玉传影”(脂评本),《哈利·波特》形象的塑造也正是采用了这种互文手法,二人互为影子,相互映照。在哈利·波特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窥见早年伏地魔的影子,同样的,在伏地魔的心路历程中,亦得见哈利·波特的成长之痛。

一、活在“他处”的童年:自我状态下不时的本我流露

在伦敦女贞路四号生活了十年的哈利·波特,随着11岁生日前夕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到来,生活完全变了一个样儿。这位被安全隐藏在麻瓜世界里(与魔法世界相对的凡俗世界)的“大难不死的男孩”在魔法界一直拥有不同凡响的影响力而不自知。“救世之星”“大英雄”等闪光的标签,都源于伏地魔在他还是婴儿时带给他的那一场灾难,那场灾难不仅夺去他父母亲詹姆·波特、莉莉·波特年轻的生命,也让刚满一岁的哈利·波特一夜之间成为孤儿。失去父母的波特被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邓布利多为首的巫师安置在女贞路四号波特的姨妈家,从此这个可怜的孩子开始了他在此间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

伏地魔几乎算是一位孤儿。他出生在一家孤儿院,出身古老巫师家庭的母亲梅洛普偷偷喜欢上了乡绅之子、并不爱她的麻瓜老汤姆·里德尔(早年的伏地魔跟父亲的名字一样,在他父亲名字前加“老”以示区分),并不可自拔地爱上了他。在摆脱父兄的高压弃家出走之后,梅洛普使用迷情剂使得老汤姆·里德尔爱上了她。孩子还没有出生,被梅洛普解除魔法的汤姆·里德尔就离开怀孕的妻子回到了自己麻瓜世界的家,从此他再也没有见过妻子。数月后梅洛普在一家孤儿院生下了儿子,并给他取名汤姆·马沃罗·里德尔(也叫汤姆·里德尔),梅洛普生下孩子一个小时后即死去,这个叫汤姆·里德尔的孩子于是一直生活在这家孤儿院,直到11岁时,当时还是普通教师的邓布利多教授上门通知他去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读书。

身世相似、11岁之前生活在麻瓜世界,身上不时表现出的“怪异”……都让人无形中会对他们产生比较。不同的是里德尔时常利用自己的“怪异”才能捉弄、欺负周围的孤儿。正如孤儿院院长科尔夫人所说“他让别的孩子感到害怕”“出过一些事故……一些恶性事件”“但是很难当场抓住他”童年的里德尔俨然孤儿院的小霸王;而波特则表现为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怪事”感到茫然,经常受表哥达力欺负的他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能力主动出击,而是一味选择避让与逃跑。“达力和他的一伙跟往常一样追着哈利跑,结果哈利竟坐到了伙房的烟囱上,这使他受到的惊吓并不比别人小。”这两位在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上能力、禀赋表现相似的形象在人生的初期已显露出很大的不同。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人的精神活动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与超我”来看,哈利·波特在这一阶段更多表现的是“自我”对“本我”的压制;而汤姆·里德尔则不然,他在大人面前善于伪装,在周围的伙伴中间则任凭“本我”横行。同样是没有父母陪伴、孤身一人生活在“他处”,哈利·波特对周围的人虽有不满,但从未想过去报复谁,在看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猎场看守海格略施魔法对姨父与表哥惩戒后他表现出的是单纯孩子式的开心,对前来通知他上学的海格他友好礼貌并愿意接受他的帮助一起准备入学物品;汤姆·里德尔则对自己以外的世界充满了不信任、戒备甚至是憎恶;自命不凡的他讨厌自己的名字“汤姆”,只因叫“汤姆”的人太多;在得知自己的“特殊才能”是魔法后的“亢奋”、在得知自己是巫师后的“狂热的欣喜”;对前来通知他入学的邓布利多则表现出目空一切,拒绝邓布利多发出的帮助入学准备的善意要求,仿佛他正好能够以此预示着自己的不同凡响。

二、与另一个“我”的较量(本我、自我、超我间的挣扎)

两位少年在进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之前,都已表现出过人之处,凭着天赋,在接受魔法学校老师的引导,加上霍格沃茨的培养,他们是很有可能在魔法界大有作为的,是什么决定了他们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又是什么使得年龄相差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他们联系在一起?

关照哈利·波特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直生活在麻瓜世界的波特因为长期住在姨妈家楼梯间的碗柜里,长得矮小、瘦弱,看起来发育不良;面对自己在姨妈家低下的地位,这个男孩并没有太多抗争的行动,除了经常在心底表达自己的不满,他更多表现的是顺从与无奈。以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哈利·波特这一阶段更多表现出的是自我,这个经常做各种奇奇怪怪梦的男孩单纯、善良,尽管年龄不大,但寄人篱下的他知道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在进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之后,他似乎更加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尽管不时也会表现出少年的任性与固执,但在分院帽建议他加入斯莱特林学院时表现出的坚定、在面对传说中叫人长生不老的魔法石就落在自己手中时表现出的坦荡、在密室里与大蛇搏斗时流露出的沉着、三强争霸赛中被人骗到墓地独自面对伏地魔及食死徒们的勇气……其貌不扬的哈利·波特一路走来,就像他在魁地奇比赛中所经历的一样,虽有天赋异禀,但一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长大。

汤姆·里德尔在进入魔法界后很快表现出他的不同寻常。他在人前尤其是校长老师跟前表现极佳,这位被邓布利多称赞为“霍格沃茨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学生”五年级时就做了级长,最后还成为男生学生会主席,所有这些经历似乎都指向一位英雄的出现;哈利·波特虽然也有天赋,但他相貌不及汤姆·里德尔的高大英俊,头脑没有汤姆·里德尔的聪慧,在面对抉择时性格中似乎也缺少汤姆·里德尔的果断。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我们所见的英雄常常是高大英俊、智勇双全、几乎无所不能,依照这样的标准,似乎汤姆·里德尔远比哈利·波特突出:聪明过人的他不仅课业优秀,还悄悄利用课业时间调查自己的身世,在得知自己的“高贵”巫师血统后,他绞尽脑汁用时数年打开密室并巧妙地把打开密室的责任嫁祸于海格致使海格被开除,这个心高气傲、不可一世的少年彼时看起来应该是前途无量。

哈利·波特自然也非同寻常。不过,他的缺点也很多:贪玩、喜欢冒险、有时候还会捉弄一下表哥;另外,波特也不是那么聪明,对待课业远没有好朋友赫敏·格兰杰勤奋,摄魂怪出现时他甚至会恐惧到休克。但他却具有伏地魔所不具备的——对他人的爱:对离世的双亲、对教父小天狼星、对好朋友甚至好朋友的家人及所有关心他的人。所以,哈利·波特不是任凭自己的欲望与冲动横流、他不放纵自己的言行,尽管处在青春期的他在教父为救他牺牲后跟邓布利多的谈话充满了攻击性,甚至想扑到对面的邓布利多身上撕咬他;在邓布利多死去后看到《预言家日报》上的文字,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引路人、精神导师靠近他的用意……这位在接连失去教父与精神引路人之后开始怀疑一切的少年进入了一段人生的迷惘期。然而,痛苦的徘徊、绝望的挣扎都远不及放弃自我的生命来得艰难,作为伏地魔魂器之一的哈利·波特消灭伏地魔的前提是毁灭自己,对于一个未满18岁的少年来说,该如何面对这一切?跨过这道坎,哈利·波特即完成了自我的超越。“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最后的决战中,哈利·波特在接连失去战友、失去恩师的打击下,面对残忍的伏地魔,他没有退缩、没有畏惧、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的安全,波特的大无畏让他战胜伏地魔、战胜自己,完成了自我超越。

汤姆·里德尔却冷酷无情,为了让自己的巫师血统纯正,原以为父亲是巫师的他在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世后,残忍地杀害了身为麻瓜的父亲及祖父母。在汤姆·里德尔眼里,没有什么所谓的亲情,有的只是自己的野心,成为最伟大巫师的妄想充斥了他的内心,所有挡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是他要除掉的对象;哈利·波特也有急于证明自己的欲望,这一点分院帽已经告诉了他,可是哈利·波特在证明自己的过程中并没有不惜一切手段,他依旧勇敢且不失善良,就连最后伏地魔恶毒的“阿瓦达索命咒”念出,哈利·波特也只是以缴械咒回击,这是波特的勇气,更是他的善良。看得出伏地魔“是完全无意识的,按‘快乐原则’活动。”他任意妄为、无所顾忌:他不屑于谈“爱”,也从来没有爱;对父母对亲人对老师对同学对手下,对他还有用的人,他随便呼喝、任意处置;为了瞬间冒出来的念头,他可以随便取走一个人的生命,曾经对他忠心耿耿的西弗勒斯·斯内普,只因使用过邓布利多持有过的那根“老魔杖”,就被他像掉毁一根稻草一样取走了性命。可以说,任何一个他认为拦住他道路的人只有一个“死”。没有约束,更谈不上道德感,自我、超我在伏地魔的身上极少出现。

三、互文与隐喻里的镜像

在解读哈利·波特系列的时候,本文意在藉对伏地魔的心路历程的解读,去触摸哈利·波特那丰富而又复杂的灵魂。这样的企望不时与作品文本合谋,常常使解读主体产生错觉,把文本中的伏地魔直接错觉成哈利·波特,或者把哈利·波特错觉成汤姆·里德尔,而时不时地抹掉了二者之间的界线。这种错觉的产生,也许与J·K·罗琳的写作方式有关。在罗琳笔下,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瓜葛早从哈利·波特一出生就埋下了:“拥有征服黑魔头能量的人走近了……出生在一个曾三次击败黑魔头的家庭……生于第七个月月末……黑魔头标记他为其劲敌,但是他拥有黑魔头所不了解的能量……一个必须死在另一个手上,因为两个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个生存下来……那个拥有征服黑魔头能量的人将于第七个月结束时出生……”出现在第五部即将结束时占卜课老师特里劳妮教授的预言既概括了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纠缠不清的过往,另一方面也暗示着哈利·波特将会成为伏地魔传奇的终结者。伏地魔的存在仿佛作为哈利·波特成长参照的一面镜子,反射出波特从一位普通的男孩成长为魔法界大英雄的历程,映出美好、也照出邪恶。

互文与隐喻是罗琳把两人连在一起的重要方式。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含蓄、委婉,在于它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隐喻正是能够完成这一重任的手段。关于隐喻,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喻训晓,是借另一事物来把说不明白的说得明白;隐训藏,是借另一事物来把本来可以说明白的说不明白。喻与隐是对立的,只因为二者的手段都是拐着弯儿,借另一事物来说明这一事物,所以常被人混起来。”我们也发现,“《哈利·波特》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小到名字,大到主题,情节到处充满隐喻”。

哈利·波特的魔杖是“冬青木,凤凰羽毛,十一英寸长”;伏地魔的魔杖是“十三英寸半长,紫杉木的,杖心也是同一个凤凰的尾羽”。用魔杖制作专家奥利凡德先生的话“他们是一对孪生魔杖”,“魔杖选择巫师”也预示着两人之间将会有事情发生;两个人都会蛇佬腔,有跟蛇说话的本领;两个人都具备非凡的智慧与勇气、胆量,身上都具有斯莱特林学院学生要求的意志与品质,这也是分院时分院帽颇费思量,并建议哈利·波特加入斯莱特林的原因:“难。非常难。看得出很有勇气。心地也不坏。有天分,哦,我的天哪,不错-你有急于证明自己的强烈愿望,那么,很有意思……我该把你分到哪里去呢?”……“不去斯莱特林,对吧?”……“拿定主意了吗?你能成大器,你知道,在你一念之间,斯莱特林能帮助你走向辉煌,这毫无疑问——不乐意?那好,既然你已经拿定主意-那就最好去格兰芬多吧!”

进入格兰芬多学院仅仅是哈利·波特与伏地魔走上全然不同的道路的开始。他们的理想、追求、人生观和价值观仿佛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很有意思的是:伏地魔的烦恼、愤怒、厌恶、仇恨,常常由波特通过跟他的特别联系感受甚至发泄出来,因为当年伏地魔杀害波特不成,自己也差一点死去,他那裂成碎片的灵魂的一部分进入波特的身体,所以他们之间就出现了一种非常特别的联系。这种特别的、即使是魔法界在别人身上也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否可以看成罗琳的一种特殊笔法?比如,伏地魔的学生时代作家少有描写,而波特的学生时代则不吝笔墨,其中有相当部分完全可以复制到那位叫汤姆·里德尔的少年身上。

在阅读《哈利·波特》的过程中,不难得出英雄成长无疑为其重要的主题。在英雄的成长之路上,会遇见许多人、发生许多事;但英雄的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做到不放纵自己的欲望、知道自我约束;他结识良师益友,志同道合者,他们为英雄助一臂之力,是引路人、是知己;他是非分明,不畏惧强大的黑暗势力……起初,哈利·波特似乎没有自我成长的远景规划,如果不是伏地魔一次次的加害,如果不是了解到父母的死因,如果不是伏地魔的野心无限膨胀,这个男孩可能不会站在最终的对决,他被动但不退却,他由为父母报仇渐渐转变为替整个魔法界伸张正义。伏地魔形象的塑造,恰如一面反向的镜子,映出哈利·波特克制本我、约束自我、终达超我的英雄成长之路。

[1]J·K·罗琳 著.马爱新 译.哈利·波特与火焰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5(380).

[2]J·K·罗琳 著.马爱新 译.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M].马爱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207).

[3]J·K·罗琳 著.苏农 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15).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 译.自我与本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18 -19).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5).

[6]J·K·罗琳 著.马爱农 马爱新 蔡文 译.哈利·波特与凤凰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56).

[7]童庆炳.苦日子 甜日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6.

[8]姜淑芹.《哈利·波特》研究综述[J].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9]J·K·罗琳 著.苏农 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74).

猜你喜欢

霍格沃茨罗琳
我终于忍不住对扫把下手了
波尔图莱罗书店——探寻霍格沃茨的灵感之源
恐慌的小年
罗琳 从自杀阴影中走出的哈利·波特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
法律逼死天才
天才黑客自杀引爆美国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