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青春祭——重读《再别康桥》
2013-08-15杨林
杨 林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名篇,多少年来,在人们的心中一直热度不减。人们喜欢它,吟诵它,评说它,多是迷恋诗歌中纯美的意境。它朴实的语言里富有淡雅的韵味,形象可感的画面中不时流露出隐约的忧伤。读之,如饮甘泉,如闻花香,甜甜的,淡淡的,醉人的,有种说不出的温润的、恬淡的美感。
一般认为,作品在内容上表达的是一种极平常极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也谈不上什么现实内容或时代精神。它给人带来巨大的审美享受,主要是诗歌以美妙的艺术形式传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诗歌艺术上的美远远胜过朴实的情感的表达。公元1928年,在诗歌的创作中似乎成为了渐渐隐去的背景。
解读《再别康桥》不能忽视这个重要的节点。1928年是特殊的一年,正是这一年的三月,诗人苦苦追求的女诗人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宣布结婚。谁都明白,林徽因是诗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包括后来与陆小曼走到一起,他也从未忘却林徽因,甚至诗人最后的意外身亡,也和林徽因有关。可以想象,对于诗人而言,这是一段相当艰难的岁月。佳人已作他人妇,爱恋回首却成空。情感的巨大挫败感,让诗人坠入了夜的深渊,尤其是对于一个苦苦追求爱、美、自由的至情的诗人。在业已荒芜的情感世界里,诗人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开始,迫切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引领他走出爱的深渊,而所有的前提,就是要鼓起勇气向过往告别。
也是这一年,风云激荡的社会变革,让诗人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涅槃。此前,诗人两次游历欧美。剑桥大学的两年学业生涯丰富了诗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由、民主的政治理想开始在诗人心中萌芽。1925年的苏德之旅,让诗人产生了对共产主义革命的怀疑和恐惧,而后,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很快击碎了诗人一厢情愿的政治幻想,经历了“主义”的迷茫、彷徨后,诗人迫切需要自我的调整和反思。
《再别康桥》诞生于诗人第三次旅欧归国的途中,显然是诗人“自我放逐”后回归的产物。康桥在诗人的心中,早已不是单纯的往日美丽的校园、庄严的求学圣地。那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是他青涩情感的集结地,那里有他青春年华的闪光。还记得,1921年的秋天,深秋的暖阳开始拥抱冰冷的大地,两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英国伦敦相遇的情景。一个24岁,一个17岁,正值情窦初开、激情燃烧的年华。从此,康桥的校园里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也多了一行数年后诗人再别康桥无法抹去的背景。康桥的两年,是诗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人的一生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又有多少美好可以长久相伴?今日的离别,也是永生的离别。往日美丽的校园生活不觉在诗人的记忆中激活,康桥的一景一物仿佛在诗人的眼前浮现。对康桥执著的眷恋,让诗人显得格外的多情。那在诗人心中荡漾的金柳的倩影,那油油的在水底向他招摇的水草,还有那心有灵犀的为诗人沉默的夏虫,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温馨。诗人禁不住幻想着要去康河寻梦,然而白云苍狗,沧桑世事,那过往的一切是再也回不去了。艺术的“白日梦”很快消退,诗人只得悄悄地和康桥作别。这样的告别,我想,它不仅是对往昔熟悉的校园生活的依恋和不舍,更是对逝去的青春、过往纯真的梦想、还有那青涩的情感无限的眷念。那里有他熟悉的渐行渐远的背影,有早已散场的青春,有渐渐纷乱的政治理想,还有一些时光村落里无法忘怀的往事。我相信,这样的告别,定当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某个时刻无法回避的仪式,他总能激荡起我们内心深处沉睡的回忆以及某些片段、某个细节。这,也许是诗歌被遮蔽了的不曾袒露的光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