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高山转播台站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

2013-08-15文丨高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苍山发射机山顶

文丨高 毅

(云南省大理州苍山电视传播台,云南大理 671003)

云南省大理州苍山电视转播台(以下简称苍山台)是于1975年4月25日经云南省委批准,省计委行文,决定在大理地区建立的一座滇西广播电视骨干转播台。

1 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建设情况

1.1 发射机房建设

1979年6月首先在距海拨4092米高地约30米处建盖一间临时机房转播云南电视台节目。山顶机房始建于1981年,位于苍山中和峰与小岑峰之巅海拔4092米的峰顶,座西面东,为三层(约730平方米)石混结构建筑。从1982年至今,山顶机房经历恶劣天气影响,不同程度遭到损坏,出现了严重漏水和裂缝情况。期间分别两次用6厘米厚钢板对机房屋顶进行了钢结构改造,有效解决了渗水漏水问题。

1.2 铁塔建设

2006年由于遭受罕见的暴风雪灾害,于1981年在山顶建设的一座30米高圆型钢管拉线铁塔倒蹋。

2007年,山顶铁塔恢复重建例入中央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项目,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地方政府联合投资,并于同年10月顺利完成建设,该塔为圆型钢管直立式结构,高38米,建在发射机房南侧。2009年,又在发射机房北侧新建了一座20米高的角钢直立式钢塔用于发射省级广播节目。

1.3 天馈线系统

1981年,在30米高的钢塔拉线塔上安装9层蝙蝠翼天馈线。后来多次更换过天馈线系统,从2007年至今重新架设4层4面双偶极子电视天线,新架设一幅3层4面偶极子调频天线。在38米铁塔上新装4层4面偶极子17频道电视天线,在20米角钢铁塔上新安装2层垂直极化天线。

2012年,苍山台完成了5KW4层FM单偶垂直极化宽带天线的安装、调试工作。从而解决调频发射机无备伤天线的问题。同时,完成了双层单偶极子垂直天线的安装、调试工作,作为另一套调频发射备份天线使用。

1.4 发射机

1976年,安装一部100瓦单通道彩色电视差转机,后安装第一台10千瓦双通道彩色电视发射机(主机)及第二台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备机)。

2002年,对10 KW主机前级进行技术改造,用1千瓦固态发射机替换了10千瓦发射机的前级设备,并改为单通道工作方式。2008年,新购了一台全固态彩色电视发射机,替代了原来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

2007年至2009年随着中央和省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项目的完成,先后安装了1KW调频发射机2台和3KW电视发射机1台。

1.5 传输设备

1979年,用2频道5单元八木天线接收梁王山发射的2频道信号,送入发射机经二次变频后,用11频道播出。1984年11月,开通了楚雄紫溪山到大理苍山1.4G大微波线路传送电视信号。后来利用卫星地面接收天线,接收云南电视台节目进行转播。1996年8月,云南电视台节目正式上星后,苍山台通过大理电视台团山机房传送过来的微波信号源开始负责转播大理电视台的节目,信号覆盖全州5千多平方公里。

2008年7月,苍山台自筹资金架设了古城机房至山顶4092机房12芯17公里光缆,使得苍山顶机房内享受到了与山下机房内一样的信息资源。同年,由省广电局投资,在两机房间建设了一套12G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传输四套电视节目,四套广播节目。

1.6 应急备份电源

苍山台山顶发射机房的供电由一条长12.6公里10KV高压输电线路构成,由于苍山气侯恶劣、环境和地势较为复杂,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时常造成供电故障,尽管每年苍山台都尽力改造,终因线路长、经费不足而不能有效解决。2008年自筹资金,采购了一套200KVA康明斯柴油发电机,自动应急备份电源系统,于2008年底安装启用,有效地确保苍山台优质、不间断、安全播出工作。

2 重大技术革新项目

2.1 远动控制系统升级改造

由于4092山顶机房恶劣工作环境,维护人员不宜长期在山顶工作,实现无人值守、远动控制一直是几代苍山台工作人员的心愿。

1990年以前先后使用的两套控制系统都功能有限,不能完全满足远控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苍山台技术人员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成功开发出了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控制接口电路,于1992年研发了微机YD-92远动控制系统,彻底实现了山下对山顶播出设备及附属设备遥控、遥测、遥信控制,并在当年实现了无人值机和有人留守的工作方式。

2003年苍山台对YD-92系统进行软、硬件的升级改造,改造后的新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和可靠,在保持原有控制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具有更新、更强大的功能即:调度端操作方便、人性化强、修改灵活,且支持双通道通信(电力载波和微波传输)。执行端通过用软、硬件对播出设备及附属设备的遥控、遥测、遥信的控制,实现了自动开、关机、自动电压保护、自动倒机、自动巡查、过荷保护、故障报警等安全、实用的功能。

2009年初,苍山台结合两机房间光纤和数字微波的开通,再次对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进行更新改造,自主研发了一套广播电视无线播出监控系统。该套系统在山顶机房和山下机房构建了基于TCP/IP协议的局域网,采用光纤和数字微波两种数据传输通道,对不具备网络接口的设备使用DNS-1A串口服务器转换为TCP/IP方式接入到系统中。这套自主研发的远动系统不仅解决了新老设备多种接口协议的问题,为新增设备提供了接入标准,最主要的是实现了对信号源(光缆、微波,卫星信号)进行监测、自动切换的功能,对播出的开路信号实时、图示直观监视,对播出设备实现控制、实时监视、主备机自动倒机,故障自动倒机,以及报警、记录、统计播出时间报表打印等功能,而且可存储受控设备的运行参数、工作状态以及操作事件和设备的故障信息,方便各部门了解各设备的运行参数和工作状态,让工作人员还能通过Web浏览器及时了解台各类设备运行状态、技术参数等,和在该局域网络上开展技术学习交流活动,建立起了苍山台初具web浏览的局域网络,实现了一定规模的智能化管理。该项改革现已荣获国家广播电视科技创新三等奖。

2.2 工作现状

苍山台现主要担负中央、省、州级广播电视五套节目无线覆盖任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套、云南人民广播电台1套、大理州人民广播电台调频广播和云南电视台1套、大理电视台1套,信号覆盖全州5千多平方公里,3百多万人口。同时,担负CMMB数字广播电视发射任务。

2.3 今后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和信息资讯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专业化和个性化,选择渠道越来越多,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而我们的广播电视系统设备还大多处于模拟技术状态,模拟的广播电视不能开展移动业务、交互业务,存在服务空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IP电视等发展迅猛,广播电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为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从巩固宣传阵地、促进国家信息化、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战略高度出发,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统筹协调,不断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广播电视发展上一个大台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

据相关资料及人员对广电系统的设备技术现状分析表明,无线模拟广播电视技术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推进缓慢。无线广播电视建设是党和政府投入建设的公益事业,应该创新思维,把握无线广播电视的自身优势参与到三网融合的潮流中去。

建立广播电视无线互连网有利于国家正面宣传,增加无线收视率。只有建立无线广播电视互连网才能将普通用户吸引到社会公益性网络中来,通过无线互连网的低收费弥补国家财政对无线广播电视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又扩大了广播电视宣传力度。无线广播电视互连网是国家宣传网,所以在网络建设上安全可控是建设首要,前期建设在现有无线发射台/站基础上进行改造,建立骨干网络,有条件的地方将光纤/微波/卫星接入系统,保证“高质量不间断,即经济又安全”的方针。在骨干网络建成正常运行后再建立小型蜂窝式全面覆盖。将无线广播电视互连网建成人人用得起用得上的社会大众互连网。

纵观当今包括电视技术在内的多项高新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高新技术的进步给广播电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同时又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高清晰度电视、数字地面广播、CMMB手机电视、IPTV等电视新技术也逐步进入实用阶段,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的融合将更加密切,广电传输网络将向宽频带、双方向、可交互、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三网融合进度的加快,将使广播电视迅速成为我国信息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广电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和希望,更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猜你喜欢

苍山发射机山顶
到山顶去
山顶站不了几个人
苍山
浅析DAM中波发射机日常维护
此人是否到过山顶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3DX系列发射机与DX系列发射机的比较——以3DX-50和DX-100为例
3DX-50发射机与PC之间通信的实现
浅谈2kW短波发射机开关电源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