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因素

2013-08-15文丨陈朝胜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卫视栏目

文丨陈朝胜

(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

自2005年后,各电视台选秀节目相继推出,从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到当下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节目推出面临巨大的收视率竞争。但是,中国好声音却以黑马姿态突破了当下娱乐低谷,从本质来说中国好声音是选秀节目的最新轮回起点,所以其能在国家推出限娱令,观众音乐热情大幅下降后取得从大街小巷到颁奖晚会的成功。中国好声音栏目的制作基础、运行体制、传播精神以及后期市场的运用造就了节目整体的成功,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进行了简要分析。

1 节目前身基础较为完善

我国娱乐节目大多数都是引进国外版权,如中国好男儿、达人秀等,但是电视台只单纯的引进了节目的制作形式、表演体制,没有对国外娱乐节目的传播精神、运作实质进行深层的分析,最终我国的娱乐节目内容流于肤浅,收视率不尽人意。于是部分卫视在节目形式引进的基础上对节目进行本土化的量身改造,中国好声音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中国好声音的原版是源自荷兰的《the voice》,2010年荷兰rtl4电视台推出的这档节目在本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将近荷兰人口总量五分之一的受众,随后的两年中,《the voice》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展到美、法、韩等欧亚国家。浙江卫视在引进《the voice》之后,荷兰原版栏目的制作方将栏目流程、策划、具体内容以及灯光、音响等都做了详细说明,同时派遣专业的指导人员进驻浙江卫视对栏目策划进行高标准的指导。这些内容都保证了中国好声音良好的栏目策划基础,具备了吸引受众眼光的基本要求。

2 栏目制作精良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取得成功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其中幕后栏目制作对其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好声音栏目组在幕后制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首先在硬件设施上,中国好声音改变了选秀节目只重视舞台设计、选手包装的局面,对音响配置、伴奏乐队、节目录音等都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其中,节目中需要的4把导师专用转椅的价格高达320万元,音响共配置了27个机位,花费将近2000万元。除此之外,选手的伴唱乐队、音响师、录音师都是由我国专业素质顶尖的专家团队组成,如节目音响师被誉为“中国第一音响师”,曾经为2008年北京奥运的开闭幕式音乐总监。最后,节目中出现的四位导师也是我国现阶段对流行音乐具有一定研究的娱乐明星,这既保证了选秀的质量,也吸引了受众的眼光。

3 节目制作适合观众的心理需求

电视节目能否真正深入观众内心,取决于节目制作方是否真正把握了观众的观看心理需求和审美要求。这是节目取得成功并且广泛传播的关键。

3.1 猎奇心理

由于近几年选秀节目的兴起,电视银幕上以超级女声为范本的选秀节目逐渐泛滥,这种节目形式对观众已经不具有吸引力。而这些选秀节目的评委评价标准也具有一致性,基本上都是以选手的声音、乐律、外形等作为评价标准。这就导致各选秀节目最后脱颖而出的选手都大同小异,没有自身突出的特点,观众对这些节目和选手也产生了审美疲劳。中国好声音对这种选秀标准进行了改革,以声音为切入点,首先提出了“盲听”的新标准,在第一阶段完全忽视选手外形、舞蹈等因素。这更能适应观众的猎奇心理,满足观众的创新理念。

3.2 普通的情感心理

参加选秀节目的选手基本上都来观众身边,这就利于观众和选手的情感交流,拉近两者的距离,而在中国好声音中4位明星导师也十分平民化,对选手的评价也不是专业术语的罗列而是具有人性化、随意化。整个节目录制过程没有制作、安排的痕迹,这就在无形之中切合了观众的情感心理,引发观众的观看共鸣。

4 节目传达的精神具有社会引导性,容易引起受众共鸣

中国好声音在节目录制上摒弃单纯以娱乐精神作为节目主旨核心的制作标准,以充满正能量的真善美为节目表达内涵与节目追求主旨。在观众进行视觉听觉上的欣赏时,同时向其传播现代社会所需正能量,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净化心灵。中国好声音以真诚、本质、美丽为节目制作的出发点,注重节目的内涵与整体质量,用节目内在真善美的力量赢得观众共鸣。

除了节目的核心制作精神充满正能量外,对节目选手的选拔也提高了标准,传统的选秀节目选手是由各地区进行海选,这样虽然可以大范围的网罗人才,但是选手的本身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中国好声音的海选打破了这种模式,节目组派遣专业人员到全国各地寻找具有音乐潜力的选手,然后经过判断、分析对其是否能够参赛进行最终决定。经过这种筛选,选手参赛质量得到了保证,避免了选手无个性化的缺陷。同时节目在录制时,不仅保证了选手音乐的质量,还适当的对选手的生活经历、音乐历程等做简要介绍,增加节目中的人情化气息。

5 进行整合营销,后期市场开发完善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对媒体项目的影响也日趋重要。中国好声音结合各类营销传播方式,利用广告、公关、直销、大型活动推广、包装等方式对中国好声音进行全面的宣传,同时节目制作组加强与传播受众的沟通,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5.1 节目前期进行全面的广告宣传

在中国好声音播出的第一阶段,浙江卫视播出冠名宣传片三千余次。在好声音录制的6月份,平均每天播出宣传片17余次,七月份平均每天播出30次,在节目宣传最紧张的时期,每天的宣传片播放量竟然达到七十次。这种狂轰滥炸的宣传模式,必然奠定了中国好声音的宣传基础。

5.2 事件营销

自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播出以来,各种质疑之声不断。而这种质疑正好增加了观众对其的关注度,成为好声音节目事件营销的基础。首先是网友对节目中天价转椅的质疑,其次是对好声音比赛中学员身份内幕的口水大战,在好声音播出期间各种传闻层出不穷。而这一系列的质疑为中国好声音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种质疑虽然对好声音学员及比赛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来自各界的质疑加大了媒体对其的关注度。

5.3 结合新媒体的营销方式

近几年,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微博的兴起对新闻事件等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好声音的迅速走红与微博的兴起就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甚至于说微博是中国好声音传播的最重要、最基础方式。在好声音开播初期,微博名人姚晨曾经评论到:“好声音提炼了生命中那些最具有价值的东西。”这条微博通过微博名人之间的转载、浏览,初步统计微博影响人次达到将近3亿,高度的浏览量加上微博名人、影视明星等的宣传效应促使中国好声音迅速占领当时微博热议词汇的榜首。这就结合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使中国好声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程度的观众量,成为微博营销成功的典范。

6 结束语

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爆满是制作、宣传、情感等因素成功的结合。节目制作成功也证明,广播电视节目在制作运行中,要以观众的需求为制作标准,适应社会潮流和受众心理的发展趋势,最终取得节目质量与收视率的双赢。但是,中国好声音的栏目制作、运行、监制等方面仍然存在漏洞,比如在好声音比赛后期造成了较为不良的社会影响、引进节目版权具有商业化趋势等。在电视广播节目的进一步发展中,要不断完善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各类问题,争取取得电视节目质量的最优化。

[1] 李蕾.输出正能量 传递真性情——从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看综艺节目如何突围[N].光明日报.2012(08)

[2] 增绍武.论电视节目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J].当代电视.2012(06)

[3] 雷蔚真.邓力.电视品牌的策划与创建——艺术人生透析报告[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 郑欣.平民偶像崇拜——电视选秀节目的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J].2008

猜你喜欢

卫视栏目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栏目约稿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稿约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