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播音如何避免机械念稿
2013-08-15文丨林柏汐
文丨林柏汐
随着广播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广播新闻节目也得以不断的创新,当前很多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非常青睐的一种播音语言表达形式就是提纲式文本加上自己的即兴口语。这种“无稿播音”的方式虽然不能称得上完美无缺,但是如果播音主持人得以熟练运用,那么会极大的增强新闻播音节目的可听性,但与其相对应的有稿播音,常常受到文本稿件的制约,很多主持人只会一味的机械念稿。这种“有口无心”的机械念稿让听众很难从主持人的口中听出情感,播音主持人念稿时语气单调、语速没有起伏高低、不能突出新闻的重点,这样必然会对新闻播音节目的效果与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那么怎样来有效的避免这种机械念稿现象的发生,正是本文我们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1 培养语言表达思维能力
1.1 培养并形成语言思维
语言表达思维是一种处于运动与变化中,贯穿于播音工作始终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的高低在于播音主持人员对于新闻稿件的把握,能否将文字性的稿件更有效的转变为有声的语言,这种二次进行创作我们通常称之为播音再创作。按照新闻稿件的不同内容,播音主持人通过自身感受、逻辑思考、展开想象、情景重现以及组织语言等过程形成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包含有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播音主持人运用这种思维能力将新闻稿件中死的字词句串联起来并用有声语言播报给听众,让死板的新闻成为鲜活的、有起伏的生活故事。播音员在进行播报时要注意把握新闻内容中语句、段落的衔接和新闻事件的因果关系,如果播音员没有形成这种思维能力,那么就无法将其很好的表达给听众,就无法摆脱机械念稿的束缚。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思维是随着新闻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播音员在进行播报的过程中,这种变化的现象是在语言之前显露出来的,先有思维再有语言。思维如果不是处在随时变化的状态,那么就无法很好的对新闻稿件进行编排,新闻事件听起来就没有起伏的感觉,这样的新闻播音节目听起来就感觉非常平淡。播音员必须要对新闻稿件充分的理解与感受,才能真正形成一种语言思维,同时让这种思维在新闻播音的过程中不断的在新闻稿件中再现,这样才能让新闻播音不再“有口无心”。因此,如果播音员在备稿时必须要具有“形成语言思维”的意识,否则就无法找出新闻稿件中的起承转合,备稿工作就仅仅是为了检查语句通顺、错别字、生词等低级创作,最终的结果就仍然只是机械式的念稿。
1.2 要有自己的态度
在新闻播音的过程中,在不影响新闻客观性的同时,播音员应该有自己的态度。所谓客观,就是不以自己或个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事物其本质的属性不以个人的认知而转移。目前很多播音工作者只认识到其中一个定义,他们虽然在播音过程中没有融入自己的主观认识,但是却还是以个人的角度来看待新闻事件,这样就容易对听众产生错误的引导。客观的关键是事物的本质属于,是它实际的色彩,如果不能将新闻真实的进行还原,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左右其中的感情色彩,那么就无法谈得上客观。此外,新闻电视节目与新闻播音节目除了具有客观性这一特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表态性,记者所采编的新闻或多或少都包含了某种态度在其中,有的是对某种事物的肯定、有否定、有批评和赞扬等等,在人们对一件事物进行讲述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的融入自己的态度,正是具有一种态度,听众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因此播音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播报时必须在保持客观性的基础上具备自己的态度。
2 善用口语化表达,让新闻播音显得更自然
对于新闻播音节目中选择何种语言样式进行播报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从过去的播报式、朗读式到近几年常常采取的讲述式、播讲式、对话式等,虽然这些播报形式与当时时代的实际情况较为符合,但是却无法适应当前的新闻播音工作实际情况,以上的很多播报方式都带有很强的时代印记,它们在现在看来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笔者认为,新闻播音工作的本质就是“说话”,只是这种说话与平常的说话有所区别,新闻播音更加偏向于新闻传播的特征,注重打破拿腔拿调的束缚。将文字转变为一种有声的语言,这种有声语言就是用自己要讲的话将新闻表达出来,它可以口语化但是又要与日常生活语句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在于:第一它属于大众传播的一种,又是线性传播,是不能进行重复的,因此必须清晰到位;第二是由于属于新闻播音节目,所说语言必须具备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第三是新闻播音中的语言应该比日常生活口语更加动听。某些播音员只认识到其中的差别,一味的追求语言的清晰化而把语言词化、字化;还有部分播音员只注重声音的动听,其播音语言过分的“艺术化”,这样往往让听众觉得过于做作,让新闻播音节目失去了真实感和新闻的严肃性特征;这些现象的产生,都在很大程度上对新闻播音节目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也损害了播音语言与播音职业。
新闻播音节目的口语化表达,不仅要求播音员要牢牢抓住新闻的自身特征,同时也必须注重说话的特点。当播音员将新闻稿件准备齐全,充分了解了本次所播节目需要讲解的内容之后,还必须对自己所播语言进行认真考量,看看是否与日常口语接近而又不会让新闻本质失真。只有有了这种心里认识,播音员才能够随时将自己的语言和口语进行对比,更加快速的判断出自身播音语言是否运用得到位,这对于提升新闻播音节目质量以及传播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结 语
综上,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思维以及在能够体现出新闻性的基础之上更多的进行口语化的表达,是防止机械念稿现象的有效解决途径。此外,作为新闻播音工作者,同时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业务锻炼和知识技能的学习,努力提升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新闻播音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认真准备、细心应对,特别是要注意有的放矢的选择稿件。在播音开始时应该适度的与听众进行简单的交流与互动,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听众,将新闻内容更好的传达给听众,让新闻播音不仅入脑还能入心。
[1] 陈欢.谈新闻播音的语言[J].新闻传播.2011(06):P25.
[2] 杜朋.新闻播音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D].南京艺术学院.2010.
[3] 卢峰.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山东招远电视台,山东招远 2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