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13-08-15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中学倪双玲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中学 倪双玲
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中学 倪双玲
本文分析了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不同文章体裁的所占比例,提出了将体裁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设计了体裁教学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解决了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为今后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
体裁教学法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英语的语篇意识,近些年来,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越来越多。体裁教学法强调的是相互交流合作,而阅读教学正是属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的过程。
一、传统阅读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自下而上阅读法存在的问题
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需要注重英语语言的知识点,将阅读过程作为英语语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模式只能够见到了解课文字面的意思,没有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语言的真正意义,学生虽然能够掌握英语单词、句型的具体含义,但是由于没有整体连贯性,无法综合认识整篇文章的语境语义,也无法了解作者的创作意义和思想。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仅仅采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1.2 自上而下阅读法存在的问题
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需要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整体意义,而不仅仅是掌握英语语言的单词、句型的含义,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理解课文整体含义的思维意识。但是,该阅读模式虽然明显改善了自下而上阅读模式中无法理解全文含义的问题,也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包括过于强调学生对于课文整体的连贯性理解,忽略了词汇、句型等知识点在阅读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二、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2.1 教学思路
本文提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英语记叙文的文体体裁特征,记叙文主要是以叙述故事情节为课文核心内容,整个记叙过程包括故事发生、发展和结束等,学生通过阅读英语课文能够找到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并且能够迅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2.2 教学内容
本文设计的教学案例选自人教版高中英语标准教材(必修版),Unit 4 中的“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一文。课文属于典型的记叙文文体体裁,包括了记叙文中必不可少的六个要素。
2.3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英语记叙文的文体体裁和叙述特征,即能够快速找到英文记叙文的六个要素,短时间内能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主旨大意,对于段落细节内容也要能够清楚明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且在阅读其他英语课文时能够做到融会贯通。
2.4 教学过程
第一步:准备
首先,教师提出问题:“Do you like animals”,由这个广泛性的问题引起全体同学的注意;其次,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出下一层问题:“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Why do you like it?”;最后,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濒临灭绝的动物的照片,让学生用英文说出动物的名字。
第二步:预读
教师先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再以分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之后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发言,该过程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也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步:阅读
教师设定阅读时间,在此时间之内使学生阅读英语课文,阅读之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How many places does the carpet take Daisy to?
(2)What are the endangered animal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裁阅读法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找到六个要素,从而分析英语课文的整体意思,抓住重要锻炼的细节内容。
第四步:复读
教师让全体学生根据六个要素分组讨论英语课文记叙的故事,再由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按照六个要素讲述课文故事发生的整个过程,并尽量按照自己的思路表达清楚,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提示,使学生在讲述课文时能够流利清晰。
三、结束语
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学生养成阅读英语课文的语篇意识,从整体上掌握课文的结构特征和中心思想。将体裁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1]李红珍.基于体裁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设计[J].黑河学刊,2011(04).
[2]王晴.探析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J].才智,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