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与评价研究的思考*

2013-08-15吴兰定

中小学电教 2013年10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学科信息技术

☆吴兰定

(扬州市江都区邵伯中心小学,江苏扬州 225261)

自2012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两件事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件是2012年1月,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高夫(Michael Gove)宣布取消ICT课程标准,在颁布新的ICT标准前,英国的中小学校将可以自主设计ICT课程内容;另一件是2012年5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对外正式发布了《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年版)》,尽管这个标准是非官方发布的,但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信息技术课没有课程标准的现状。这两件事情一方面说明这门课程的发展到了新的节点,面临各种争论、质疑,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发展和提高的机遇。

我省近几年不仅加大了对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投入,各项装备基本达到了《江苏省中小学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的要求,同时,也强化了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研究。省教育厅于2013年3月修订并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并以此为指导总结近几年的使用情况,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了小学六年级的教材。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的变化与发展,对于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线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认真思考如何创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良好的信息素养。

一、强化教师学科认同感,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经过近几年的培养与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同感也有很大变化。由过去只重视硬件维修及软件使用等个人计算机技能的提高而忽视课堂教学向两者兼顾转变,也有很多教师开始重视课堂教学的教科研研究,并承担了一些相关课题研究任务;学校及相关主管部门也提高了对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视。如我区近几年每年都组织相应的教科研活动及一些教学常规课课堂教学竞赛,并且全区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小学群”这个QQ群进行互动,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共享教学资源、教学心得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兴趣。

但是尽管如此,结合我校实际笔者认为相对于教研活动频繁而有实效的语数英大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并不多,且其中部分是流于形式。任课教师对于自己本学科的认同感也并没有完全得到体现,加之学校安排的其他事务较多,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是疲于应付。教师的状态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们都很聪明,他们能洞察老师行为背后隐藏的情感,并且相应地作出反应。如果任课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比较喜欢,就能通过面部表情、声调的抑扬顿挫、手势以及整体的动作来展示,而教师的情感能迅速感染学生,相应地降低或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而我们很多信息技术学科任课教师的语言过于简单、呆板,缺乏幽默与激情,活力不足,所以,课堂感染力不强。换言之,也就是教师个人人格魅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正常的手段就是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讨论操作,偶尔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很多任课教师将时间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过程上,讲课、提问、组织教学等时间过多,让学生获得教学内容的时间不足。另外,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策略不足,处理课堂干扰效率不高,以较多时间制止或阻止不当行为,学生学习成功率不高,而有效教师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

二、“课堂-社会-课堂”的模式良性循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人格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包括劳动与技术学科及信息技术学科,对于劳动与技术课作为综合实践课,似乎大家都能接受,因为这门课确实对动手要求比较高,且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常识,如手工、种植、烹饪等。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传统观念认为就是学会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画图、文字处理、简单的幻灯片制作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不紧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就对本课程的基本性质作了明确阐述: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所以说,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特征很明显的课程,就课程内容安排也可以看出:如小学三年级《信息与信息技术》、画图、Word文字处理中的《制作电子小报》及创作演示文稿主题活动等内容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知识积累,新增加的六年级教材中关于物联网的内容,在我个人看来更是来源于生活再应用于生活的知识。

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要做到不拘泥于教材与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及解决办法,然后再带着新的问题与发现回到课堂,这种“课堂-社会-课堂”模式的良性循环,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兴趣和欲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培养了学生组织活动、资料搜集、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意识及鉴赏美等综合能力。在教学四年级《主题活动2》即用PowerPoint创作演示文稿时,笔者给本主题确定的内容为《谁不说咱家乡好》。课前安排学生分组去搜集家乡的素材,一共分成四组:一组美食文化,一组大运河申遗,另一组工农业发展成果,还有一组家乡悠久历史及人文景色。然后大家将所获得的素材进行共享,经筛选后再组合成演示文稿并进行竞赛。分组前还担心四年级学生是否有这个能力去搜集相关的素材和资料,能否按时完成任务。但是结果出人意料,学生们的素材是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如美食文化这一组的,他们不仅制作了问卷调查,深入到排档及酒店请远道而来的食客对本镇的美食及服务进行评价,还拍摄影像资料,请本镇有名的烧小龙虾的师傅现场演示并讲解小龙虾各种口味的制作过程。学生们制作的《关于家乡的美食》演示文稿还被参加大市级思品课竞赛的教师采用并获得好评。

三、多元化评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信息技术的评价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紧密围绕课程的基本目标展开。应当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由“学会信息技术”到“会学信息技术”;应当充分利用课程评价本身的教育功能,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说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自己、学生评价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各自在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把这些评价放在一起形成合力,使评价成为一个系统,形成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结我们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方法单一,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作用认识不足,评价方法单一;二是效率不高,因为评价方法的单一,评价语言的程式化,学生已习以为常,无法激起他们因评价而产生的情感变化,评价效果较差。那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实施评价功能呢?

1.评价语言的多元化

教师是评价主体,很多信息技术任课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与语数英大学科的教学有所区别,只要简明扼要地将概念、操作流程讲解并演示给学生就行,并不需要过多地注重语言的渲染。所以,他们教学的语言都简单直接,语调平缓,平铺直叙多。对学生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时也更多地使用“好”、“你真聪明”、“这么简单你都不会”、“你上课时太不注意听讲了”等口头语言,这些词语用得过多,以至于学生不能强烈地接受到教师要表达的奖赏或惩罚。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如:美国的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著作中指出:“采用认可、应用、比较等等多元化的语言(即重复学生使用的名词或其他词汇,运用学生的想法来教授一个新知,或者分析一个问题,或者采用学生的作业成果来作为对所教知识和技能的概述和回顾),远比简单地使用“不错”、“你真好”等程式化语言来认可学生的回答与学生的学习情感的投入有更强烈和稳定的关系。”信息技术任课教师要努力让自己的课堂语言生动、幽默而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高效化。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很多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互评与自评,导致评价主体单一,影响评价效果。所以,我们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问题回答、操作技能、作业完成情况等课堂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及其他学生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相互的评价及自评,直至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提出评价,让他们在展示与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赏析作品,能公平、公正地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不足,完善自我,教师也可通过学生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评价改变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3.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不仅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课堂表现评价表、小组合作记录表、期末考查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针对计算机课程特点及技能操作要求,可以建立电子档案袋,建立电子档案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机会,能够自己评判自己的进步。在传统的评价中,以测验或者考试为主,从评价标准、试题选择直到分数评判,学生缺乏知情权及参与度。档案袋评价与此迥然不同。由于要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取得的成果,学生能决定档案袋内容,能判定自己学习效果,当档案袋的内容在不断地充实时,学生就会不停地体验到成功的激动,而评价的教育功能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内容以学习日记的方式来充实,包含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预习新知识的疑问、思考、课堂操作作业(如《画图》、演示文稿、Word文档等)、主题活动的记录及成果等,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等。

课堂表现评价表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也要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表现。主要包括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生上课听讲、思考、回答问题、师生互动、与人合作等情感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及时作出反馈,提醒或奖赏学生。

小组合作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授课过程中常用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分组针对合作表现、任务达成度等项目对学生小组合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此影响学生对小组合作的态度及完成的效率等。

当然,传统的以知识与技能操作为考核要点的考查也不能放弃,规范的考核试题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并能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1][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23.

[2]牟艳娜.解析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新动向[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7.

[3]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苏教基[2013]5号.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学科信息技术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超学科”来啦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