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2013-08-1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2期
关键词:盆腔炎灌肠妇科

范 葵

(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鹰潭335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范 葵

(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鹰潭3350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治疗护理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内服和灌肠治疗,配合理疗。2组均以10天为1疗程,共治疗1~3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治愈40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护理慢性炎疗效显著,内外兼治,能提高疗效。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内服;灌肠;理疗

慢性盆腔炎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指的是女性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我院妇科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护理本病60例,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20例,均为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经检查确诊为慢性盆腔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年龄22~48岁,平均32.4岁;病程8月~11年,平均5.1年;症状积分为(12.13±4.41)分。对照组60例,年龄23~49岁,平均33.5岁;病程9月~10年,平均4.6年;症状积分为(12.22±5.06)分。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新编实用妇科学》,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主编的 《中医诊断学杂志》专集之 “中医病症治法术语中的证型诊断部分进行临床观察。中医辨证属湿热瘀结型。

1.3疗效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恢复正常,积分为0分;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2/3以上;有效:症状减轻,妇科检查有改善,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1/3以上;无效:治疗后症状及妇科检查均无改善。

1.4方法

1.4.1对照组单纯以西药抗生素治疗,0.9%NS250ml加头孢他啶2.0静脉滴注,每天2次,奥硝唑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共1~3疗程。

1.4.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内服和灌肠等治疗。基本方:口服方为:黄芪、白术、党参各15g,川芎、赤芍、穿山甲各10g,桃仁、红花、丹参、当归各20g。灌肠方为:鱼腥草、红藤、蒲公英、败酱草、金银花各20g,三棱、莪术、延胡索、黄芩各10g,乳香、没药各15g。水煎浓缩至100ml,药温降至37℃左右作保留灌肠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经期停用,连续1~3疗程。配合理疗,如短波、超短波、微波、离子透入等。

1.4.3护理要点积极宣传性生活卫生知识,预防性传播疾病引起的盆腔炎;遵守医疗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盆腔感染;积极治疗慢性阑尾炎、结肠炎、急性盆腔炎等疾病,以防止炎症蔓延继发盆腔炎;加强锻炼,增加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

1.4.4观察项目①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③半年后随访复发率;④不良反应监测: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各一次。

1.4.5统计学方法有效率比较采用轶和检验,复发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2.2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由治疗前(12.13±4.41)分降为(6.01±2.12)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症状积分由治疗前(12.22±5.06)分降为(9.01±2.02)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可因素体虚弱,复因生活所伤,感染外邪;或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演变而成。其主要机理为湿瘀之邪蕴于子宫、胞络,致冲任带脉功能失调而致。临床常见气滞血瘀、寒凝气滞、脾虚瘀浊等诸因[2]。慢性盆腔炎单用内治法往往病程长,而且不易取得满意疗效。临床实践证明,疏肝理气,健脾益气,佐以活血通络的药物内服,配合活血消癥、行气散结的中药外治,这种整体与局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多途径给药的综合疗法,可明显提高疗效。本方中以黄芪、党参、白术补气;川芎、香附、赤芍、穿山甲行气;桃仁、红花、丹参、当归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以鱼腥草、红藤、蒲公英、败酱草、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三棱、莪术破血消癥;延胡索、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行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促进炎症组织的消散吸收。

患有慢性盆腔炎时,在用药的基础上配合物理治疗效果是很好的,如短波、超短波、微波、离子透入等。物理治疗产生的温热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1993:252-254.

[2]欧阳惠卿.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2.051

:1672-2779(2013)-22-0065-02

苏 玲

2013-09-18)

猜你喜欢

盆腔炎灌肠妇科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中医治疗48例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慢性盆腔炎与女性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