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积极作用的讨论

2013-08-15仇松强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8期
关键词:负面新闻负面信息

文 仇松强

正面新闻和负面新闻客观存在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我国的新闻报道主要是以正面新闻为主,忽视了负面新闻的价值。实际上,只要恰当采用负面新闻,可达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甚至比正面信息更具有号召力,因此,如何发挥负面新闻的正面效应是关键。

在信息媒体日益普及以及通讯手段日显便捷的条件下,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负面信息,并使其发挥正面的和积极的效应,这应引起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的广泛重视

新闻的负面性

1.负面新闻尺度的把握

一直以来,政府对一些负面新闻敏感度极强,当出现负面新闻时,很少报道,或是通过一定的加工之后才进行报道,这样所报道出来的新闻就失去了真实性,主要原因多是人们都存在一个相同的观念,那就是当负面新闻被报道出来之后,可能会对广大群众产生不利的影响,使人们萌生不健康思想,对政府产生意见,不支持政府的工作。但是,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可根据各种途径获取真实的新闻信息,若是新闻所报道的信息一味的追求正面性,则不会得到正面的影响力,适当的报道负面信息,反而获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报道新闻时,为了获取良好的报道效果,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观众心理接受能力、信息的需求类型等,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要考虑周到。现如今,人们的主观意识比较强,对新闻报道的信息具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不是像之前一样,新闻所报道出来的是什么就接受什么,人们收到信息之后,会自己进行判断,在报道负面新闻时,媒体都对其进行加工,新闻失去真实性,一则不具备真实性的新闻,就算被报道出来,也不具有价值,人们更加不会信任新闻所报道出来的信息,时间一长,不但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与信任,还会被人们所批判,因此,要把握好负面新闻所具有的“负面”性。其次,正面新闻报道时间一长,观众难免会产生厌恶感,更严重的是不但不可获取积极的效果,更可能造成观众的逆反心理,对于观众的逆反心理,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适当的报道负面新闻,改变观众对新闻报道的看法。现如今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当观众面对一则正面新闻时,不管其是否具有真实性,观众都持着怀疑的态度,若是对新闻报道存在意见的观众,则会一律否定,在这样的情况下,正面新闻即使具有真实性,也得不到人们的认可,更达不到宣传的效果。

2.负面新闻报道需要注意的问题

负面新闻在我国被报道得比较少,主要原因是其本身具有很强的负面性,若是不按照新闻准则,全部都进行报道,则容易让观众对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因此,在报道负面新闻时,要在新闻准则的前提之下进行报道,避免带来严重的后果。新闻追求真实性与及时性,这两大特性是新闻的价值所在,现如今,观众所追求的是新闻的真实性,而不在意所报道出来的新闻是正面还是负面,关键是看其传递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便可得到观众的关注与认可。观众在观看新闻时,重点关注的是新闻的内容,并不会立马对其进行判断,判断新闻属于正面还是负面。但是,就我国目前新闻的报道情况来看,很多新闻都将重点放在正面与负面的表象上,使所报道出来的信息失去了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之前,都习惯性对新闻的正负面进行判断,这样观众不但不容易接受,而且还会得到相反的效果,不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的新闻,观众只会对其进行批判,这样所获取的效果,远远不及负面新闻所带来的效果理想。面对这一情况,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首先,要实现系统化,从多个方面考虑负面新闻对社会、政治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若是报道出去,会得到怎样的效果;其次,实现历史化,负面新闻与正面新闻不同,在报道前,需要对其进行历史的梳理,其实负面新闻的报道在很久以前就存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每个地方都存在,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报道时,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现有的新闻线索,去发挥积极的作用,获取理想的新闻报道效果。新闻媒体要持有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负面新闻,负面新闻所产生的效果不仅仅是负面影响,其实也可产生积极效果,甚至会到达比正面新闻更好的效果,因此,新闻媒体要灵活使用负面新闻,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积极作用

负面新闻具有双向性,即负面与正面两个影响方向。基于唯物论阐述世间所有事物都具有辩证统一关系,所有正负面能互相转化,因此,对于负面新闻信息而言,虽然负面信息表现出消极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能发挥正面且积极的作用。为实现负面新闻信息呈现出高效的积极作用,要求传媒,即信息的掌控者运用科学且合理的方法认识负面新闻信息,然后选取合适的时机将该新闻信息向广大社会群众进行传播。媒体的报道需注意一些工作事项,例如:端正播报观念,采用正确的表达方法结合恰当的播报角度进行作业,尽可能实现负面新闻的积极效应,使其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为民生基础设施的发展奠定积极基础。

2013年9月,常州金坛市建昌镇有部分村民反映,当地在十年前曾经有一些村民把卖血作为改善生活的捷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却被发现感染上了丙型肝炎。如今,高额的医药费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

原来,上个世纪80年代,苏南很多地方都相继富起来了,不甘落后的建昌老百姓也想快速摘掉贫困的帽子,过上好日子,但是他们文化程度比较低,找不到可以快速致富的项目;于是这一地区很多村庄的老百姓就想到了通过卖血来增加收入。那时候卖血卖得多的人,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正常劳动力一年的收入。卖血给当地人带来了家用电器,新衣服,孩子的学费,以及值得炫耀的楼房。但普遍卖血埋下健康隐患,三十年后不少卖血者发现身体不适,医院检查确诊为丙肝阳性,高额医疗费让他们不堪重负,有的一年医疗费用高达数万元。

对于这样的新闻大家都普遍认为是负面新闻,如果报道出去,无论是当地老百姓还是政府部门都认为是“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一开始有媒体闻讯过来采访时都是尽量回避,甚至是阻挠。可是这件事很快的网络上传播,甚至是还有人利用此事在微博上散播谣言,谎称村民不但得了肝炎,还有人感染了艾滋病。觉得“纸包不住火了”各方才站出来回应此事。而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

媒体通过客观公正的调查,对真相进行披露后,不但止住了谣言的传播,消除了社会的恐慌,而且吸引了很多爱心人士对这些感染疾病百姓的关注,这些爱心人士为他们治疗疾病积极出谋划策。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负面教训给社会公众留下了这样的思考,发家致富还是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不能去走所谓的“捷径”这样很容易对自己的身心造成伤害,更不能去做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而悔恨终生。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新闻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比通过正面的知识宣传普及要好得多。

1.正确传播负面信息以便于发挥其中的警示功效

随着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物质呈现多元化,接受教育呈现普遍化,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向发展得到拓宽,一旦社会中出现负面新闻信息,极易受到人们的警觉。处于现代文明社会阶段,人们在接受文明社会的熏陶时,同时也经受多方面的挑战,例如,经济危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战争以及不法组织制造的恐怖事件等,诸如此类具有挑战性的事件成为广大媒体与群众关注的焦点。此类焦点通过媒体报道,能够提高人们的警觉度,不仅引起社会反响,同时也引起学者进行研究,为社会贡献力量,进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有效应对负面新闻信息的方案,及早解决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因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致使臭氧层逐渐缩减,致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环境的失衡制约植被的生长,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消极效应。基于部分人因社会中出现的负面信息使心理产生焦虑、绝望,广大媒体采用科学且合理的方法将负面新闻消息向社会传播,有利于提高其对自然生态规律因受人类的影响而出现变化的认识,正确面对全球变暖这一严峻性问题,能消除消极情绪。在媒体的影响之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课题引起全球各国的重视,国际上保护环境的有效对策不断更新与进步,获取了满意结果。例如,各大城市园林生态状况得到完善,管理者的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国际社会一直以来倡导人类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工作之中,杜绝一味向自然界索求却不给予回馈的自私行径,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进而达到人类与自然界友好、和谐,寻求共同发展,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正确的传播负面新闻信息以便于发挥其中的激励功效

人类的挑战精神因外界因素的变化而产生效应,社会的负面新闻对人类的视觉构成冲击,因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感应能力,所以,在视觉冲击下产生的紧迫、震惊程度有所差异,但具有共同点,即负面新闻信息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负面信息使人们易产生紧迫感,危机意识使其勇于投身迎接挑战并为之付出行动的实践之中,为有效解决当前问题寻找方法,尽力改变目前的形势,从而实现社会的正常发展。

广大媒体进行负面新闻信息报道能对社会产生舆论监督的作用,社会中出现的不健康思想在媒体的报道下能及时披露其消极现象,提高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度。社会是一个大众参与的公共场所,对于不良行为最有效的制止方式是通过媒体响应,报道员借助委婉的语言表达技巧对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讲述,抨击这些具有消极意义的行径,为处于疑惑的人们提供认识的平台,让其提高警觉度,为广大群众敲响警钟。

和平永远成为国际关注的课题,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的社会,社会和平能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因部分人思想观念歪曲,导致社会中出现恐怖分子,不法行径对国计民生与财产构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回顾性分析,我国在建国初期,因监督体系尚有待于提高,对于社会上形成的违法乱纪之事往往是于事后进行追究,进而削减监督体系的约束力,因此,处于那一时期的监督体系具备的强制力未能充分得到应用。随着我国逐步面向国际,试图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在新世纪之下,我国的监督体系在不断修正与更新后获得了提高。目前,我国除了应用监督体系对社会进行约束与管理之外,还借助广大媒体报道负面信息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因媒体报道具有公开性、及时性以及广泛性的特点,在其影响之下,负面信息的普及面得到拓宽,人们的认识得到加强,社会形成舆论风尚,实现人与人之间监督的效应,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媒体采用正确的传播方式将负面新闻传达至广大群众生活的圈子,即社会,能发挥舆论的监督功效。

从长远而广泛的角度出发,媒体采用正确的报道方式可以实现跨国区域与区域间的共同发展,即我们事业专用名词“对外贸易”。将负面新闻信息比拟为盾牌,则人类就是矛,所谓矛盾,矛盾不分家才能实现共同效应,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因此,无论是本国或国外的负面新闻信息,在媒体的报道下,在国际间构建了交流的平台,即利用文字、图像结合语言的讯息对不良行为进行剥释,提高人们的认知度。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无论是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本国的发展离不开邻国的支持,邻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与思想对本国的国内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借鉴邻国的优势,不断提高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便于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然而,国与国间寻求共同发展的同时,每个国家尤为注重维护本国利益,据统计,社会广大群众对本国报道的负面新闻信息的关注程度往往高于对国外报道的负面新闻信息的关注程度,这证实了每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重视本国的根本利益。本国媒体报道有关国内根本利益的负面新闻信息旨在引导人们关注国家在国际上的发展形势,加强人们维护国家利益的意义,这对于本国实行对外贸易的事业单位具有警示作用,要求其秉承维护本国根本利益为前提,端正对外贸易的观念,为企业的发展与本国根本利益奠定基础。外交是国与国间共同参与的课题,外交与各国间及其国民能否实现利益具有密切关系,其成效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国与国间的关系,因此,每个国家的本国媒体报道有益于维护对外政策的负面新闻,能间接锻炼本国国民的意志,使其能全面了解本国的外交状况,认识本国在当今国际上所处地位。

媒体采用正确方式报道负面新闻信息在维护本国根本利益且保障国民基础设施安全发展的同时,因新一代青少年属于国家未来建设者,在媒体传播的影响之下,能培养其从小关注本国国情与国际发展形势的良好习惯,从而为今后投身于国家建设奠定基础。因此,负面新闻信息具有时代性,值得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解决公众不良行径的工作之中,因青少年的意识有待于提高,在面对国家负面新闻消息时,学者倡导家长应给与必要的辅导,加强其自觉锻炼关注国家的能力。家长定期与孩子共同观看新闻,培养孩子从小养成接受新闻的能力,如若能喜好观看新闻那必将是更好的,因养成观看新闻的良好习惯能间接影响孩子对社会的感知度,为其今后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奠定基础。国家的稳定和谐离不开人们的爱国情怀,新一代青少年的发展是否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取决于自身是否具有爱国精神,因精神境界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做事热情与思想抱负。

结语

以上论述,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在媒体采用正确方式进行报道之下,使负面新闻信息包含的悲剧性受到人们的关注,提高自身的警觉度,为迎接形势而端正自己的观念与态度,从而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更新,用于传播信息的方法呈现多元化,对于负面新闻信息亦此,但无论是应用哪一种方法,只要媒体采用正确的方式全面的向群众报道社会出现的不良行径,人们积极且理智的面对事件,就能实现负面新闻信息的消极效应转换为积极效应,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负面新闻负面信息
负面新闻对债券利差的影响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负面新闻”导写及例文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网络负面新闻及其传播特点分析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涉及商业伦理的负面事件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