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进展:解读十八大报告相关精神

2013-08-15张永光谭桂娟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建设管理

张永光 谭桂娟

(太原科技大学 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当代形态。十七大以来,全党不断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这些认识和理论创新生动地体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一、社会建设的总体环境:“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自社会建设提出以来,“总体布局”遂成为继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①以来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的整体性范畴。关于什么是总体布局,目前还没有人从一般的意义上给出解释。理解总体布局,有必要首先认识什么是“布局”。“‘布局’源自棋类术语,是棋局开盘进行整体规划、部署的阶段。它对棋局中盘乃至整个博弈过程的走势都会产生重大影响。”[1]后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因而是一个具有引申意义的范畴。布局有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的含义。从动态角度讲,布局是指对事物的整体结构进行的全面安排,属于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范畴;从静态角度讲,布局是一种结构,是指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结关系的总和,当然结构也是变化的,是质和量、质变和量变的统一。布局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有高低之分。总体布局是某一范围内、某一实践活动中最高层次的布局,是布局的布局。“总体”在此没有实际的内涵。我们所说的总体布局,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一个较长时期的规划和安排,它的范围和层次是国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总体布局的内容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总的特征就是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稳定性、开放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表述:“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p12)胡锦涛也明确地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p13)党的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就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四位一体”还是“五位一体”的争论,尤其是有人认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总体布局就是“五位一体”。我的认识是,尽管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就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4](p16)作为五大目标之一,但在具体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时,并没有单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而是将相关内容置于经济建设中,具体表现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第四个问题“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p19)和第五个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6](p19)。但是,依据总体布局的整体性、稳定性特征,党的十八大才是“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的标志。

正确处理全面和重点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全面具有相对性,与人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随着人的认识的深化,全面也有一个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在一定时期一定认识范围认为是全面的东西,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可能就变为片面的东西,变为一个需增加内容才全面的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二位一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演进,反映了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新进展,直接的意义就是凸显了总体布局的全面内涵。

“五大建设”的提出并不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否定,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来推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建设是一个内容丰富而且独特的领域,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因而不是一个能够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就能够顺带实现的过程。但是,社会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积极成果。一方面,经济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管理,离不开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而社会管理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管理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地位、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以及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这样就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培育社会组织,畅通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的途径;社会建设也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诚信友善、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的价值观需要文化的养成和塑造。另一方面,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使社会建设的总体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7](p39)这实际上是对社会建设提出了生态的要求,即社会建设也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从发生领域来看,“生态文明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8]生态文明的生成过程包含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及社会建设的实践形式。可见,从发生机制上看,社会建设的实践过程蕴涵着生态文明的理念,也是生态文明的生成过程。生态文明,作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人类实践的成果在作为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积淀和升华,集中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平等的利用自然物质资源、平等的享有生态文明积极成果,本质上则是一个社会建设的问题。

二、社会建设的两架马车: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时,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作了表述,意义重大,既是对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发展和提升,也是对社会建设内涵的丰富和完善。这一论述深刻表明,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建设的主要抓手是民生与社会管理,也就是说创新管理和改善民生成为拉动社会建设快速发展的两架马车。从功能上讲,改善民生主要着眼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创新社会管理则主要着眼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时,在结构安排上虽然与十七大报告没有差别,即都是作为“民生六条”之第六条安排的,但是它的意义已与以往不同,它的地位已被提到决定社会建设加快发展,甚至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社会条件的高度。从理念上看,这一转变和认识实际上在2011年2月19日到23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就完成了。根据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这次会议统一了思想,深化了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深化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认识,深化了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任务的认识,深化了对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的认识,取得了丰硕的学习研讨成果。”[9]对于社会管理的战略意义,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10]总的来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11]。

突出地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问题,根本依据就是“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12]。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的研究,当前中国社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社会公众的‘不公正感’强烈,经验证明,这种情绪蔓延和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剧烈的社会动荡,并最终使经济建设的努力化为乌有;二是权力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公共权力的公信力下降,结果是直接导致社会诚信度降低、社会安全感下降、社会团结和凝聚力流失、社会不稳定性加剧,最终也使市场经济变成‘腐败经济’,使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甚至崩溃。”[13]具体表现为“社会人”、流动人口、“两新组织”、境外非政府组织增多,是社会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国企职工利益补偿及社会保障问题,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纠纷,城乡居民就业压力,城乡、地区、行业和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引发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管理提出新的挑战;由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而引发的农民工在就业、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和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新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由技术进步而引发的虚拟社会中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谣言、网络恐怖事件、群体性事件及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分化、西化等问题,是社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14]

其实,以上社会领域的深刻矛盾实际上也是我们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宏观因素。全党更加突出社会管理的作用,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充分说明,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这一驾马车还不足以从根本上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还需要全党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体现了党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根本说来,是人类对于自身实践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深化。创新社会管理,最重要的就体现在全党对于社会管理本质的认识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转变。胡锦涛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5]习近平也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强调指出:“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16]这是全党经过多年实践对社会管理本质的揭示,即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正是基于此,社会管理也要落实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社会管理和民生建设相互促进,必将极大地促进社会领域矛盾的解决,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三、社会建设的发展动力:社会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都来源于改革,因此,改革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关于社会建设的发展动力,十八大报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明确提出了“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论断,并首次明确了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关于社会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术界就开始讨论了,但是比较权威的文本提法,最早见于2005年2月19日到25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和曾庆红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17](p13)曾庆红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着眼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动摇,抓住有利时机,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不断克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体制弊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8](p730)2006年10月13日吴邦国在全国政协十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作的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首次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体制改革的问题,他指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相配套的社会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19](p714)2008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把“社会体制改革”问题单列出来,要求积极探索社会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破解社会体制改革难点。[20]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社会体制改革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内容提了出来,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1](p29)党的十八大在深刻总结十七大以来社会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社会体制改革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两个“必须”之一,即“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22](p35),实质上是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动力问题,这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一个发展。

一般来说,社会体制是一种社会治理的方式和制度安排,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的规范,决定着人的社会关系、行为准则和社会运行。我们所讲的社会体制改革,有着特定的内涵和范围,就是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相一致的社会体制。[23]所谓“社会体制”,是社会领域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结构和样式,即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内反映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职能,体现中央、地方各层级政府事权、财权责任,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的机制与制度的结构和样式。[24]我国现行的社会体制总体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求,但存在的问题不少,有些具有根本性,主要表现为:社会管理的理念、组织、形式、手段、方法不适应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社会结构、利益结构多层次、多元化和互联网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新要求;政府、社会、企业、中介机构的社会管理职能不清,关系不顺;社会管理的体系、制度、机制不健全,难以有效发挥应有作用,以上就是制约社会建设发展的“体制性”瓶颈。因此,社会建设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就是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正是基于此,十八大报告用“四个加快”,从体制建设、体系建设、机制建设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的社会体制改革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合作共治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完备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法制规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相互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25]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6](p287),党的十八大则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法治保障”,提出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27](p35)。在这个问题上,十八大报告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用社会管理体制代替了社会管理格局,二是增加了“法治保障”,将十六字原则发展为二十字原则。那么,社会管理体制与社会管理格局的关系是怎样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国家就各种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生活、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而制定的一系列富有约束力的规则和程序性安排,其目的在于整合社会资源协同解决社会问题,规范社会运行维护社会秩序。[28]根据中央编译局何增科研究员的观点,社会管理体制包括社会管理领导体制和社会管理工作制度,前者可以称之为社会管理格局,后者可以称之为社会管理体系。所谓社会管理格局,是指国家就各种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而作出的富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29]或者如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所指出的,社会管理格局是社会管理各种力量的分工和协作的组合方式,侧重于描绘社会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30]社会管理体制是与社会体制直接相邻的一个下位概念,它与社会事业促进体制共同构成社会体制的两大部分。[31]可见,社会管理体制是一个包含社会管理格局又集中体现社会体制意义的概念,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社会管理的本质。

明确提出“法治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映了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党对社会管理规律认识的深化。“法治保障”是党依法治国方略在社会管理领域的体现和要求,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于法有据。“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表达的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及各主体在社会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功能,而“领导”、“负责”、“协同”和“参与”的角色和地位,则需要用法律来确定,否则在实践中就会越界,且“领导”、“负责”、“协同”和“参与”也主要是一种原则,实际的社会管理都要落实到程序、方法、规则、行为准则上,而这些也需要法律的调整和约束。以上可看作是“法治保障”的意义之一;“法治保障”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有机统一的。“法治保障”为社会管理创造了制度前提,但仅有法治保障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也是增加“法治保障”的理论依据;要加强依法行政,规范公权力。“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32](p28)“法治保障”还对加强社会管理法制建设提出了要求。依法管理的前提是完善的法律法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领域立法工作有了较快发展,尤其表现在民生方面,但是离社会管理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特别是离保障民生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今后要继续加快民生方面的立法工作,同时对于新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也必须尽快立法。只有社会管理的各项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才能形成全覆盖的社会管理网络和体系,也才能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与提高。

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逐步恢复、全面启动、快速发展、不断完善几个阶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确定了“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扩大公共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33]这一定位,突出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十八大报告在此基础上强调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34](p35),第一次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主体、范围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突出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健全的服务型政府的突出标志。因此,加快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会组织通常指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和基金会等,其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互助性和自律性活动,具有民间性、独立性和组织性等特征。[35]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管理体系中越来越承载着重要的功能,它与政府、市场相互支撑,成为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现代社会组织”和“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两个概念,同时也首次提出了“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新要求,为社会组织的规范健康发展指明了体制方向。所谓现代社会组织,一方面应具有民间性、自治性、代表性、非营利性、服务性、公益性、自律性、公正性、创新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则具有“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运行机制。在我国,社会组织既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社会管理的对象,关键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管理的要求,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会组织发展必须走法治化道路,通过加强社会组织领域的立法工作,推动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社会组织治理、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思路的重要发展,有学者将其称为社会管理的三个重要途径[36]。社会管理机制是指社会管理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其理想状态就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关于社会管理的这三个理念,胡锦涛在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关于社会管理的8点意见中就有所体现。一是“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二是“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37]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的重要理念。源头治理,就是要将处置社会矛盾的关口前移,尽可能防止、减少、弱化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动态管理,就是要建构对社会矛盾的跟踪、梳理和化解机制,使各种意见和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应急处置,就是针对突发事件和社会风险而建立的国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源头管理、动态管理、应急管理三者相互配合,共同形成了社会管理的新机制。

四、社会建设的内涵要求:质量原则

党的十七大在部署社会建设时,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思路。报告首次对民生的内容作了规定,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的六大内容,[38](p29~31)目的就是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所以将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很好,取得的成绩巨大,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区域、行业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教育、住房、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异常突出。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它的根本目标就是使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既体现在量的方面,也体现在质的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民生事业迅速发展。从数量上看,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如期实现,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青壮年文盲率降到1.08%;2011年,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02年增加10755万人,年均增加1195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从 34.3%提高到47%。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下的较低水平;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2002年8.69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4.36万亿元。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比2002年分别降低1.4和5.8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7平方米,农村36.2平方米,分别比2002年增加8.2和9.7平方米。截止2011年底,全国通过实物住房和货币补贴方式,累计使3000多万住房困难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84亿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32亿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73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8.32亿人,95%以上的城乡居民得到基本医疗保障。201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4.83岁。[39](p19~22)

人民生活质量是质和量的统一。十七大以来,社会建设事业发展尽管迅速,但是还不能根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社会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就是人民群众反映越来越强烈的社会不公平问题,这也正是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为什么提出了“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40](p15)的艰巨任务。如果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民生建设更多是强调“建设”、“建立”,那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则更多表现为提高、加强、改善,提出“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41](p35)十八大报告用“人民满意”、“更高质量”、“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覆盖城乡”、“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等词汇对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体现出提高层次、提高水平、提高质量的内涵要求,体现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42](p15)的深刻内涵。权利公平是生存权意义上的公平,是底线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前提;机会公平是发展权意义上的公平,是程序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机制;规则公平是制度公平,是形式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体制保障。只有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才能营造出公平的社会环境。[43]因此,所谓人民满意的教育,既在于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是受教育机会、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教育制度规则的公平状况都有显著提高的教育。[44](p285)

“社会质量”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出现并日益受到中国学者关注的一个概念和分析工具,②它衡量的是一个社会在何种程度上为个人全面参与其所属的社会与经济生活提供保障,涉及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团结(社会凝聚)、社会融合(社会包容)、社会赋权四个基本问题。[45]所谓社会质量,指的是人们能够参与社区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程度,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幸福和个人潜能。[46]社会质量特别关注个人参与那些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发挥个人能力的社会性活动情况,同时也关注社会体系运行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发展的协调性。[47]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建设理论与社会质量理论在基本精神方面具有一致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的论述更是深刻地体现了社会质量理论的基本精神。报告围绕“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而提出的八项改革措施、围绕“增加居民收入”而提出的“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48](p36)的思想具有社会经济安全的意义;社会不公是引发阶层之间、人民群众与公共权力之间互信不足,进而影响社会团结的重要因素。社会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致力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从而增进以团结为基础的集体认同。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经济上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想;政治上提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等思想;文化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等思想;社会建设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社会保障“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等思想;生态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思想。这些则具有社会凝聚的意义;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中存在弱势群体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弱势群体对社会的影响,取决于这个社会对他们持什么样的态度,执行什么样的政策。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等思想则具有社会融合的意义;报告提出的“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③等思想则具有社会赋权的意义。

[注释]

①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和使用“总体布局”的概念。

② 注:社会质量理论最初是在1997年由欧洲社会质量研究基金会提出的。2006年以来,欧洲社会质量研究基金会致力于把该理论向亚洲社会传播。在欧洲社会质量研究基金会和亚洲社会质量研究执委会的共同努力下,从2006年到2008年,日本千叶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中国台湾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等单位,分别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举行了第一、第二、第三届亚洲社会质量研究国际会议。千叶会议讨论了与社会质量理论相关的概念框架问题,并对这一理论运用到亚洲社会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台北会议则尝试从社会质量理论的分析框架来考察亚洲社会(包括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以及中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南京会议则进一步探讨了社会质量理论发展的各种可能途径。这些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质量理论在亚洲的传播。参见林卡:社会质量理论: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③ 以上引文均见《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39页。

[1]原丽红,张荣华.“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

[2][3][7][22][27][32][34][39][40][41][42][44][48]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12,13,39,35,35,28,35,19~22,15,35,15,285,36.

[4][5][6][21][3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6,19,19,29,29~31.

[8]张云飞.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EB/OL].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门户网站.

[9][16]记者李章军.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强调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N].人民日报,2011-02-24(1).

[10][11][12][15][37]李章军.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02-20(1).

[13]竹立家.中国未来30年将以社会管理为中心[N].华夏时报,2011-02-28(31).

[14]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5).

[17][18][19][2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13,730,714,287.

[2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08-07/29/content_1058643.htm.

[23]魏礼群.社会体制改革是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N].社会科学报,2012-06-07(3).

[24]秦德君.中国社会体制问题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4).

[25]李后强,黄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四川日报,2012-11-19.

[28]何增科.论改革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之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8).

[29][31]何增科.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4).

[30]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建构”课题研究报告之一[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4).

[33]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2-07/20/content_21 87242.htm.

[35]肖玉明.社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J].理论学习和探索,2006,(1).

[36]向春玲.详解十八大报告社会管理部署的新亮点[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1113/c40531-19565289.html.

[43]冯必扬.丰富提升社会建设内涵加强创新社会管理[N].新华日报,2012-12-04(7).

[45]高红,刘凯政.社会质量理论视域下中国包容性社会建设的政策构建[J].学习与实践,2011,(2).

[46][47]袁浩,马丹.社会质量视野下的主观幸福感——基于上海的经验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

猜你喜欢

建设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