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化应对
2013-08-15孙赟
孙 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一、何谓网络群体性事件
中共中央办公厅2004年制定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称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而网络群体性事件,简而言之就是在网络上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公民为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或者意见主张,利用网络,通过在论坛、BBS、微博等大量发布某一方面发布信息,进而在网络上形成了极高关注度和巨大的舆论压力,是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集群行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现实群体性事件和网络群体性事件交织的情况。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由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而引起,通过网络‘放大器’的作用,在网络上迅速升温,引起广泛关注,传统媒体介入,公权力介入,促进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但也有可能导致现实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一)参与人数、关注度、影响力空前
这是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网络普及度以及民众意识的觉醒所决定的。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了超过现实世界群体事件的更强的广泛性。据统计,截止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网民每天每人平均上网时间2.7小时,中国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网络强大的传播速度,让事件得以在数个小时之内,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街头巷尾谈论的焦点,一个事件可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被上百个网站报道,文章浏览量与文章评论数也数以百万计。
(二)理性与非理性同在,合法与违法交织其中
网民作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体,由于年龄、职业、价值观、社会地位、群体认同等多种因素,进行网络表达的心理与目的也复杂多样,网络的开放性、自由行、平等性、匿名性等特征,更使得个人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方式存在理性与非理性,合法与违法。有的人会理性的分析事件,去伪存真,正确看待,并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而有的人则会盲目的听信网络上的主流声音,情绪极度,反应过度,有时会出现侮辱诽谤他人、非法集会、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等一系列非理性的违法行为。更有别有用心者,故意搬弄是非,煽动群众,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三)危害性极强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在网络虚拟世界发生的群众聚焦的事件,其危害性并不亚于现实世界中的群体性事件。网络有可能成为社会矛盾的放大器,滋生社会危害各种因素的温床,甚至可能被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成为传播敌对、有害信息的工具,影响和妨碍政府履行正常的公共管理职能,对政府形象带来巨大冲击,埋下社会不稳定因素,更有可能发展成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直接威胁正常社会秩序。就个人而言,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交锋和对峙当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人肉搜索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行为,严重的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同时,在网络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存在着诽谤、谩骂等人身攻击行为,伴随着强大的网络强大压力,会对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人的生活,对当事人的心理造成创伤。
三、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化应对构想
目前各地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方法不一,主要手段有设置议程、网络删帖、新闻管制、司法调查、行政力介入、落地查控等不同力度的手段。但笔者以为,政府部门在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时候,并没有科学的指导,事件前期的预警缺失,盲目表态,事件中期的强势介入,欲盖弥彰,事件后期的草草了事,引导缺失。这都是由于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缺乏科学的认识,对于事件发展的阶段,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了解不够全面。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当以信息为主导,构建科学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评级管控模式,为决策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建立网络群体性事件评级管控模式的步骤
1.确定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指标要素。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当中可以反映事件发展进度和指示未来发展趋势的指标要素进行提取。笔者初步将这些指标分为网民关注度、传统媒体报道量、意见领袖关注度、境外媒体关注度、线下活动倾向、网民情绪等。
2.研究以往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提取事件发生过程中各个阶段指标要素的值并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各个要素在整个事件发展中的权重,通过加权平均算法,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各个阶段都得到一个量化指标。
3.通过对多起网络群体性事件量化指标的分析比较,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划分相应等级,并指出在对应情况向应当采用何种手段较为合适,为决策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对于新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通过对其中指标信息的采集,可以客观的反应事态发展的进程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对以往群体性事件的比较分析,可以提供应对思路和方法,为及时制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妥善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提供依据和支撑。
(二)建立网络群体性事件评级管控模式应当注意的问题
1.信息采集科学合理。对于所需要的信息如何采集,从哪里采集,是网络群体性事件评级管控的首要环节,笔者在此举例说明,如对于网民关注度数据的提取,可以由事件网络发帖量、浏览量、回复数、博文数量四项数据做加权后统计得出,其中发帖量、浏览量、回复数三项数据主要从天涯社区、凯迪社区、中华网社区、新华网社区、强国社区五大主要网络社区作抽样统计得出。对于博文数量的统计,可以通过百度、google、奇虎、新浪、有道、搜搜、搜狗七家网站的博客搜索工具检索到相关主题博客文数量。
2.对于数据的分析要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方法。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当中,有些虽然关注度很高,但是网民情绪比较稳定,理性成分居多,所以造成严重危害引发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并不高,有些虽然关注度还激增但是其中却潜在着引发现实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在对群体性事件评级分析过程中,不能只关注量化指标,要对一些定性指标进行分析研判,将其赋值,反应在评分等级上去。
3.灵活掌握,随机应变。虽然该评分等级是通过对以往发生的事件科学研究得出的,但事件发展受到具体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时候,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灵活掌握,随机应变。评分等级只是决策依据,绝不是万能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