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土地复垦评价研究
2013-08-15常丽丽王林
常丽丽 王林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辽宁沈阳 110004)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的要求,大量地下自然资源被开采出来。矿产资源的开采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提供保障资源的同时,在其开采过程中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土地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地面挖损和压占、地表的沉陷等,这个过程严重的破坏土地资源,加剧人地矛盾,还能引发一系列次生环境灾害,如水土流失、崩塌、污染水体等。为了使被破坏的土地得到恢复利用,需要采取工程、生物、化学等一系列土地复垦措施来对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利用。
目前,国内兴建公路、建筑等行业需要大量石材,因此采石场应运而生,大规模的石材被挖掘输送到各个行业中,导致大面积的土地被损毁,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需要对土地进行复垦以及矿山环境治理。为保护“边开采、边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将生产建设单位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落实到实处,保证每一块土地资源能够因地制宜,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并重,努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划分评价单元,分析破坏程度及破坏因子,挖掘资源潜力,从而评定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从研究区实地出发,以其复垦土地为研究对象,对其适宜性加以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宜石材矿区的土地复垦模式,并加以合理利用,以及根据“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建则建”等原则对于实现矿区复垦将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某某矿交通方便,地域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2.2万。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畜牧业发展较快。区内劳动力充足,电力、水资源可满足矿山建设、生产之用。
1.1 自然环境概况
1.1.1 土壤植被
矿区内土壤主要为棕壤,厚度约0.5米。矿区植被区系属华北植物区系,主要树种有小叶杨、落叶松、小青杨林、荆条灌丛等。草本植物主要有多叶隐子草、火绒草、硬质早熟禾和毛棘豆等。农作物以玉米、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矿区植被生长状况良好。
1.1.2 地质概况
矿区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 3 dl-pl)地层和下伏基岩为中侏罗世红土墙子超单元二长花岗岩(J2F)地层。第四系上更新统(Q3dl-pl)地层: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夹碎石,黄褐色,覆盖于中侏罗世红土墙子超单元二长花岗岩地层之上,厚0.5米。中侏罗世红土墙子超单元二长花岗岩(J 2 F)地层:岩性主要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少量角闪石及不透明矿物。褐红色、浅白~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1.1.3 水文地质概况
矿区地貌单元为丘陵地貌,矿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风化基岩裂隙水。主要含水层岩性为花岗岩,水量较少。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64.2米,开采矿体底标高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上,以区域地下含水层的迳流补给为主,以地下迳流和人工抽取为主要排泄方式。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
1.2 研究区环境问题
某某矿开采方式是露天开采,开采对地表造成严重的挖损损毁。造成地表植被损毁,水土流失加重。某某石材有限公司的开采对矿区内地表土壤的损毁较大,主要损毁方式为矿山露天开采对矿区地表土壤的挖损损毁,矿区运输道路、办公生活区对矿区地表土壤的压占损毁,造成损失植被,水土流失,并改变土壤结构、质地和物理性质。矿山开采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为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较轻,适宜矿山用地。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单元划分
根据研究区土地损毁现状及预测划分评价单元。本研究区划分待复垦土地评价单元为3个:运输道路、露天采矿场及办公生活区,将露天采矿场分为露天采矿场平台及边坡。
2.2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2.2.1 确定待复垦土地复垦方向
结合某某石材有限公司矿矿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对土地损毁程度,本着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用途,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确定某某石材矿待复垦土地利用方向为有林地、灌木林地。
土地复垦的目的是恢复生态、保持水土、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使得当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得到保障及提高,使得社会稳定繁荣。在经济落后地区不能一味提高经济而忽略生态。要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繁荣昌盛。
[1]白中科,赵景奎,段永红,等.工矿区士地复垦与生态重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2]徐恒昌.煤矿土地复垦的主要阀题私政策措施建议[J].山西焦煤科技,2006(1):7-8.
[3]陈秋计,赵长胜,谢宏金.基于GIS和ANN技术的矿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J].金属矿山,2004(3):46-48.
[4]凌云川.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90-191,194.
[5]曲兆宇,吴祥云,等.采煤沉陷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阜新市海兴东部煤矿为例[J].辽宁: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