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节能减排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013-08-15黄世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年7期
关键词:能源政策体系

黄世明

(福建武夷山环保局福建武夷山354300)

节能减排是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节能减排给各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更多的是发展动力和发展机遇。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了:在5年内我国单位GDP必须要降低20%;主要的污染物排放量要减少10%的目标。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各领域的节能减排任务仍然很艰巨,有很多的问题亟待完善和改善。

1 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1.1 制定节能减排目标以及执行过程中缺乏依据

我国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在确定和分解时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在分解时很难体现出地方的差异;在实施之前缺乏政策和完整的方案。也正因为这样,才会导致在“十一五”的最后两年部分省市为了节能减排目标而采取限电措施。

1.2 节能减排的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政策

在实施的过程中过分依靠行政手段,这样就带来了治标不治本、临时突击等问题。

1.3 缺乏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测统计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能源的统计、计量等方面仍较薄弱。污染物的排放和节能的统计、核实、报告制度不健全。尽管节能减排的检测体系、统计体系、考核体系已经建立,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不能适应节能减排的需要。

1.4 能源消费增长过快

我国的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偏高,能源的利用率较低。根据有关统计,在2005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大约是23.60亿吨标煤,而在2009年,这个数据却达到了30.67亿吨,而我国制定的在2020年能源的消耗总量应该控制在30亿吨,这样便提前了11年突破了这一目标。这就给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政策建议

2.1 应该根据区域差异,制定分解目标

确定节能减排目标应该根据区域差异,有区别地对待。像上海,北京,江苏等地方,其经济发展好,技术力量和资金都很雄厚,具有较强的能力去实行节能减排,可以承担较多的节能减排任务。而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较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其节能减排能力较弱,这样便可以减轻其节能减排任务。同时还需要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提供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支持。

2.2 增强对节能减排的监控

各地应该完善节能减排的执法机制,健全节能管理、节能技术以及能耗限额等标准体系,制定节能标准。各地应该建立节能减排监管机制,采取专项监管和日常监察相结合的方式,坚决对违规违法的行为进行查处,对于那些限期整改行政出发后仍然不达标的企业,可以申请依法责令其停业整顿。

2.3 增加节能减排资金的投入

目前为止,我国推进节能减排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和企业。目前有些省市虽然会利用财政资金去支持节能减排项目,但是资金往往保障度低。政府应该鼓励国有银行对节能减排项目进行融资;鼓励商业银行合理地评估风险,贷款给那些潜在的具有较高回报率的项目,这样既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又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帮助。但是目前为止,商业银行并不是很积极地参与到节能减排项目中,这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他们很少会考虑节能减排项目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2.4 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在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上加大投入,保证研发资金要逐年增加。加强和健全我国节能减排技术领域的创新体系。对于重大的关键性技术,应该加强各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政府应该鼓励高校和科研单位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加强合作,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要坚决、及时地改造和淘汰那些污染重、能耗高的设备和工艺,从而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技术装备的整体水平。为节能减排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举措,制定出可再生能源的年度建设计划和发展规划。在政策体系的创新和建设方面要贯彻《可再生能源法》,要加强在财税鼓励政策、可再生能源融资政策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既要鼓励一些合理竞争的同时又要对节能减排企业给予扶持,从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工作。在引进国外发达国家新技术的时候要加强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增强创新,加强国内的研发工作,特别是在关键技术的攻关方面。

2.6 完善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税收体制

我国现在处于经济发展转变的时期,在此时国家应该积极地出台更多的税收政策来鼓励节能减排,完善和加强节能减排的税收体制,从而从源头上增加企业使用资源的成本,让企业自主地转变增长方式,加大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企业自主地参与到节能减排中。政府应该利用税收政策来缓解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护能源和一些紧缺资源,源头上面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生产。

[1]吴国华.我国节能减排的理性思考——基于“十一五”头两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09.03.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2004.

[3]杨华峰.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10):55-58.

[4]宋马林.基于经济外部性的节能减排评价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48-49.

[5]卡尔·帕顿,大卫·萨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60-161,285.

猜你喜欢

能源政策体系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政策
政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助企政策
政策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