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林地动态变化分析

2013-08-15李宝勇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3期
关键词:林地森林资源区域

刘 震 李宝勇

吉林市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引言

森林资源中有一个重要角色,它就是林地,它是森林资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林业发展是林地的必然结果,林地还能影响森林资源的存亡,有利于加强保护森林资源意识,有利于完成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目标。文章以我国森林资源为出发点,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准确性地对吉林省林地动态变化的具体分析,从而分析我国林地动态发生地巨大变化。

1 概述

从我国资源环境数据库显示得出,吉林省在林地资源上出现多种不同类型林地的结构,相互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其他林地等。它们所建立的林地分布的面积也各不相同。有的占地面积大,有的占地面积较小。甚至有的分布区域也不一样,有的出现在热带,有的出现在亚热带。随着吉林省的天气变化,林地变化也逐渐显现。当气候干燥时,部分林地出现灭绝,但长期处于热带地带的林地仍然朝气蓬勃。林地的分布跟地理位置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林地的生存也需要地理环境的优劣决定。综上所述,我国的林地分布不均匀。

2 我国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的特点

2.1 林地资源数量方面

林地面积数量上的变化。从近30年来看,我国林地面积空间分布有着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在增加林地面积的同时,却减少了灌木林和疏林地的面积,大大减低了其他林地的分布面积,有总林地资源百分之三十的灌木林呈下降趋势,有总林地资源百分之十幅度减少,而在这30年来,我国林地总增长50万平方米。

2.2 林地资源互相转换特点。

我国林地资源数据库显示,近年来,我国林地的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相互转换形式。不同类型之间的林地也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中国林地资源主要包括有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等林地类型。林地资源转换是指林地利用目的性不同,以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及其他林地形式转换成不同之间的林地。林地转换可以转换成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及其他林地。林地的转换是林地资源的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它牵动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所以做好林地转换工作刻不容缓。在林地转换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不同类型之间的林地平均相互转换,保持一定的持平状态。根据我国林地资源数据库显示,我国的还未利用的林地数量远远多于草地和建设用地的数量,结果显示,这30年来,我国林地转换总面积在耕地面积上还没有一定的变化,反而出现减少的趋势。

3 林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1 林地资源的分布是根据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进行分布,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林地资源的分布也随着人为环境、社会环境、人与自然的不同时空分布。根据区域划分,有空间组合类型、区域的特征不同所分布的特点也不同。

3.2 吉林省近30年以来,林地动态变化特点。从我国林地资源变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地区是在西部边远地区,跟我国的半干旱地区具有相同特征。从时间序列上来看,我国林地动态有增加迹象的区域普遍存在云南、福建林地,近30年来,除云南、福建林地动态增长以外,其他地区都有林地资源减少的迹象。从全国林地总面积来看,林地增长主要是东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因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是我国林地弱势地区,而林地面积增长较大的地区主要是我国的东南地区,特别是福建、江西尤为突出,是我国林地增长最快区域。

4 林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影响

4.1 林地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林地动态的变化会受区域自然环境影响,导致人类活动作用。一个区域的天气、地理、土壤是林地动态变化的直接因素,影响到人口的分布、交通状况,甚至经济技术的发展。从时间尺度上看,我国还应在区域分布林地方面下工夫。

4.2 根据我国林地资源分布数据库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采伐与开垦差异化。在很多地区采伐与开垦不平衡。林地的采伐,必将造成林地的大量损失。同时,假如大量采伐而不去开垦的话,两两必产生极端。

大量砍伐林地和扩大农耕区,是减少林地的主要原因。从1985年至今,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类各种活动作用,使我国林地资源不断减弱。其次在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地理影响,也导致林地总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之一。最后,部分地区大量采伐和滥伐,盲目性的砍伐致使森林资源不断走向低谷。在过去的30年以来,政府政策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人类对林地资源留下了后遗症。

4.3 解决林地资源保护措施。植树造林是保护林地资源有力保障,顺利稳定林地资源的流失。政府部门建立健全的相关保护林地资源及林地分布的政策,加大对大量采伐和盲目地乱砍滥伐监管制度,宣传保护林地资源意识,加大对林地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等。

4.4 自然灾害对林地的影响。自然灾害是影响林地发展的重要原因。例如,森林发生火灾、洪水袭来,这些都对林地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而且对林地的损坏面积的相对来说较广。火灾让一片森林资源受到危害,水灾也需要大量的木材,而且水灾间接地让林地造成无形的灾难。除火灾和水灾之外,还有森林病虫害、生物变种灾害等也对林地的变化起着影响作用。

5 结语

文章主要通过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来看,得出中国林地资源动态变化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及结果。林地资源分布受区域的因素影响,例如区域的划分、区域的特点、气候、土壤等。所以结果显示,在干旱地区与热带地区、湿地地区,林地的占地面积占不同比例,它们存在着因果关系。林地资源转换,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以林地、草地、耕地相互转换为主;而东南地区是以农牧业发展为主的林地、耕地为主相互转换。林地资源增长趋势以我国东南地区,而东北地区一直处于林地减少区域,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林地占地面积较少地区。东南地区增长趋势最为明显是以福建、江西等省份最为突出。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快速提高,林地资源的保护措施问题迫在眉睫。人类活动作用带来林地资源损失,大量的采伐和乱砍滥伐现象频频出现,致使我国林地资源没有得到保护。所以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相关保护林地资源及林地分布的政策,加大对大量采伐和盲目地乱砍滥伐监管制度,宣传保护林地资源意识,加大对林地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等,促使我国林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迅速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美好社会。

[1]冯仲科,游晓斌,任谊群.基于3S技术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监测系统构想.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23(4):90-92

[2]刘纪远,布和敖斯尔.中国土地利用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第四纪研究,2010,20(3):229-239

[3]朱会义,李秀彬,何书金,等.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地理学报,2011,56(3):253-260

猜你喜欢

林地森林资源区域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分割区域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图片新闻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