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08-15刘显翠
刘显翠
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内一科,云南大理 672500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其病情进展快,预后相对较差,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在胰腺内被多种诱因(比如胆石症、酗酒等)提前激活,从而引起胰酶对自身组织的“自身消化”,胰腺表现出水肿甚至坏死,并引起剧烈持续的腹痛,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后续还可引起其他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因此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局部病变引起的全身性严重病症,临床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死亡率也较高[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90例采用内科手段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多为刀割样痛或胀痛,有49例患者表现出了明显的腹膜刺激征,有明确诱因(胆石症、大量饮酒、暴饮暴食、ERCP等)者5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腹部B超和(或)CT检查确诊;如果在发病早期即出现休克体征和症状,以及严重的腹膜刺激征、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血钙显著下降,至2 mol/L以下,血糖大于11.2 mol/L(无糖尿病史),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时,应该按照急性重症胰腺炎处理;出现胰腺周围脓肿、胰腺坏死时应果断实施手术治疗,切不可延误治疗时机。
1.2 方法
对每一份病历逐一查阅,对患者一般基本情况、住院经过、主要治疗措施和最后转归做统计,汇总结果做总结。总体而言,患者入院后及时予以持续心电监护、持续吸氧改善呼吸功能,禁食、并给予胃肠道减压、改善循环、抗生素预防感染、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加贝酯抑制胰酶活性等治疗。
2 结果
本组90例患者中经过系统的内科治疗最终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转为正常范围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即治愈)者共计65例,治愈率达72.22%;经过治疗后症状减轻、要求转诊的患者1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和周围坏死组织激发感染,病情恶化和胰腺假性囊肿以及胆道疾病而内科治疗无效时转外科治疗5例,最终因医治无效死亡5例,死亡率5.56%;在治疗一段时间出院后有23例患者因胰腺组织损毁严重而留下继发性糖尿病。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局部病变严重、病情进展快而容易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是一种急危重症,早期若不及时抓紧治疗必将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笔者结合经验总结出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急性胰腺炎产生的多种炎症因子及激活的酶类物质进入血循环后易引起循环、呼吸、肾功能的衰竭,早期密切监测生命征可以及时发现并发症,采取必要治疗措施挽救生命,另外还应该对血糖和血钙进行定时检查,出现重症胰腺炎时及时按重症胰腺炎处理。②绝对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目的是减少失误进入胃肠后对腺体分泌起到正反馈加强作用,有利于胃肠和胰腺的炎症得到恢复,要在静脉通道里给予足够的能量和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也应该安放胃肠减压管,有效地抽出胃肠道内的残留食糜、炎性分泌物、气体等,有效防止呕吐的发生;同时减少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内对胰液的分泌起到促进,也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在腹胀减轻的同时可增加回心血量,对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有较好的功效[2]。③大量补液,纠正休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由于体液渗入到浆膜腔内,发生低血容量休克,早期补足循环血量可以有效改善预后,同时严防各种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可减少并发症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症的发生[3-4];④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虽然也有学者不主张随便使用抗生素,但临床经验表明,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往往免疫力较差,容易发生医院内感染,早期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感染发生的几率,提高生存率和治疗效果;⑤充足营养是保证早期恢复的关键,急性胰腺炎患者都需要禁食,营养的供给只能从静脉通道,这样容易产生营养不良,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供给能量和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供给,当可以从口摄食时应早期恢复胃肠道功能。
综上所述,内科治疗胰腺炎的效果交从前有了很大提高,从而避免手术对患者的进一步打击,临床可酌情选择使用。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孙沛.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新进展[J].中国药业,2011,20(15):86-87.
[3] 陈仕.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杂志,2011,8(8):10.
[4] 张冰.急性重症胰腺炎36例诊治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783-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