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2013-08-15张丽荣
张丽荣
中牟县人民医院内六科,河南中牟 451450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也较容易进行治疗。但是在此基础之上并发急性脑梗死则不太常见,因此,笔者通过分析20例该类病症患者的临床记录,对上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此完善同类患者的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病例,共计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8~80岁。患者均先出现呕血、黑便及贫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体征,后伴有头昏脑痛、口角歪斜以及吐字不清等症状,其中1例患者伴有轻微肢体障碍与意识障碍。
1.2 方法
患者均使用电子胃镜与头部CT检查。对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病症体征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中多数患者会伴有神经系统病症的体征。使用电子胃镜确认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记录后进行头部CT检查,确认为急性脑梗死。
2 结果
2.1 上消化出血病因
其中消化性溃疡6例,肝硬化7例,胃癌3例,急性胃粘膜病变4例,肝硬化占35%,发病最高。且病例中>60岁的患者占15例,表明老年人多易发病。
2.2 出血量
出血量范围在500~2000 mL,其中<1000 mL为8例,占40%;≥1000 mL为12例,占60%。表明出血量大的更容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
2.3 合并症
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等与动脉硬化相关的因素的为16例,占80%;不伴有上述因素的患者为4例,占20%。表明上消化道出血并伴有动脉硬化因素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并发急性脑梗死。
2.4 脑梗死发生的时间及梗死面积
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后的1~6 d,平均3.6 d。其中<24 h有3例,≥24 h有17例。其中大面积梗死的有11例,小面积梗死的有6例,腔隙性梗死有3例。综合分析表明,上消化道出血1 d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概率更大,且大面积梗死的构成比更高。
2.5 止血药的使用
调查的患者中,有12例使用抗纤溶药,如止血环酸与止血芳酸,占60%;有8例未使用该类药物,占40%。表明抗纤溶药可能诱发脑梗死。
2.6 预后
确认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病症后,在补充血容量、抑酸输血并治疗消化系统原发病的同时,加用可以促进脑循环,防止脑水肿以及保护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及时停止使用抗纤溶药。该20例入住本院的患者,成功治愈12例,遗留神经系统障碍5例,死亡3例。
3 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已然能够清楚的发现,该并发症与年龄及既往病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年龄越大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在该组中,单纯的上消化道出血组平均年龄49.36岁[1],单纯的脑梗死患者的年龄>70岁。再者患者既往病史中若有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等动脉硬化因素的疾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高[2]。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粥样硬化与管腔狭窄化的程度也在增大,同时患有上述病症,会为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提供基础,本组中80%的患者属于这种情形。因此得出,年龄越大,并伴有动脉硬化因素疾病的患者,容易在上消化道出血后并发急性脑梗死。上文的资料中提到肝硬化患者的发病率更高,达到患者的35%。这是因为肝硬化患者本身的有效溶血量已无法满足身体需求,而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影响血液循环的因素,就会进一步减少血容量,引发脑部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引发急性脑梗死[3]。患者中急性脑梗死发病平均时间在出血后的3.6 d,不过根据患者个体差异,上消化道出血后的一周都有可能并发急性脑梗死,因此出血后一周之内,都是护理关键期,负责临床护理的医护人员一定要注意护理方法与止血药的用法,尤其要注意不要多种止血药混合使用,特别是多种抗纤溶药。治疗时,要及时补充血容量,以纠正贫血[4],并结合实际情形停止或者减少止血药的用量。一般使用局部止血药与抑酸药,如奥曲肽或生长抑素,还可以采用镜下止血。
综上,在进行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时,要注意止血药与抗纤溶药的使用,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以提高治愈效果。
[1] 张军,张振玉,陈震球,等.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24例临床特点分析[J].胃肠病学,2008,13(1):49-50.
[2] 郭涛,胥莹,吴华美,等.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并脑梗塞22例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5:182-184.
[3] 李宝利.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20例临床特点分析[J].医护论坛,2009,7(19):215-216.
[4] 杨志平,张爱荣,关晓辉.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21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7):81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