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科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13-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血常规白细胞支原体

邓 超

郑州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 450003

C-反应蛋白是由五个完全相同的、非糖基化的亚单位构成,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活动性病变、组织大面积损伤时,其浓度明显增高,康复后可回复到正常水平。目前在儿科诊断中越来越受重视,患儿感染后6~8 h C-反应蛋白开始增加,24~48 h达到高峰。C-反应蛋白>10 mg/L时可考虑为细菌感染。轻度和中度的细菌感染通常只有较低或中等水平升高,超过50 mg/L 提示广泛性感染。C-反应蛋白的值在5~10 mg/L的健康人,应该引起警惕。而病毒性感染时无明显变化。此反应不受化疗、放疗、皮质激素等治疗的影响。因此可以作为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一个很有用的指标。本文通过测定患儿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水平,分析C-反应蛋白对患儿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价值。

1 临床资料

分析该院2012年1—8月门诊患儿343例、男165例、女178例。年龄在1个月~11岁之间,按照病因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时根据血常规,临床表现对不同疾病做相应的分析。280例细菌感染患儿中,白细胞总数升高且中性粒细胞升高198例C-反应蛋白90%阳性,白细胞总数正常而中性粒细胞升高64例。C-反应蛋白65%为阳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正常18例,C-反应蛋白30%为阳性。42例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中,37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C-反应蛋白均为阳性。只有5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而C-反应蛋白为阴性。21例病毒型感染患儿中,20例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且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升高,只有一例患儿C-反应蛋白为阳性,其余的20例均为阴性。

2 方法与原理

采用胶体金法,仪器:Uppergold U2金标斑点法定量读数仪。所有标准品和试剂均为原装试剂,标本采集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其参考值:C-反应蛋白<8 mg/L。检验原理:反应原理为固相的双抗体夹心法免疫实验,待测样品稀释后与C-反应蛋白单抗红色胶体金缀合物在反应管内混合,样品中C反应蛋白特异性地与胶体金缀合物结合,然后将此混合物加入并流经试剂盒反应板中的硝基纤维素膜,其中所含的、已和红色缀合物结合的C-反应蛋白,能为固相在膜上的C反应蛋白抗体特异性地捕获,呈红色斑点,斑点红色强度可用UppergoldU2金标斑点法定量读数仪测定,它与样品中C反应蛋白浓度呈正比。

3 讨论

①随着检测技术的更新,测定C-反应蛋白的快速、简便、和可靠方法已经建立,使它在临床的应用领域大大加强。对于急诊患儿尤其是夜间急诊患儿,由于实验室条件限制,往往只能提供三大常规和生化检测。C-反应蛋白检测仪具有面积小,操作简单、测定快速、对标本要求低,标本用量少的特点,非常适合急诊患儿标本采集及检测要求,根据资料分析,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升高不明显,以细菌感染最显著,细菌感染时C-反应蛋白的值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有助于细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C-反应蛋白不受生理药物治疗因素的影响,白细胞易受日间变化、妊娠、分娩,药物治疗因素的影响,结果波动大。不如C-反应蛋白敏感。因此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急性炎症的程度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儿科已将不明原因的发热或怀疑有感染存在的患者,特别是新生儿感染,把C-反应蛋白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因为它和血常规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两者起着协同作用,但C-反应蛋白比血常规检查更敏感、更可靠、更有意义。②综上所述:C反应蛋白是人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和非特异性的应急性蛋白质,目前已经作为医院常规检测项目,可以在很多疾病的诊断上作为辅助判断依据。C反应蛋白不仅是炎症标记物,而且本身直接参与炎症反过程。经过认真分析对儿科发热患儿用微量血检测C-反应蛋白,并结合血常规检查,对于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较高的价值,并且比静脉采血更快捷、更方便,小儿易于接受,由此可见,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对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急性炎症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指标,不受性别、年龄贫血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感染的加重而升高。而在疾病好转后自体内迅速减少至消失。可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情转归。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积极,有效依据,具有良好临床价值。

[1]杨克斌,任伟宏.急诊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3):292-293.

[2]王志云.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3):383-384.

猜你喜欢

血常规白细胞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白细胞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