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保产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08-15闵毅梅
闵毅梅,邹 敏
(1.江苏省环境经济技术国际合作中心,南京 210024;2.江苏省科学环境研究院,南京 210036)
随着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江苏省环保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良机。2008年,江苏省政府明确提出环保产业将作为六大新兴产业之一,成为江苏省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加快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对江苏省“十二五”期间调结构、促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江苏环保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1.1 科研基础雄厚
(1)产业规模大。江苏省环保产业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江苏省环保产业收入额以20.59%的年均增长率递增[1]。2008年收入达2150亿元,约占全国1/4份额。预计2012年江苏省环保产业年产值将达到26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500亿元。环保产品和洁净产品年均递增率分别达到35.95%和27.11%。全省从事环保产品生产、环境工程服务、资源综合利用、清洁产品生产的企业已经有5000多家,其中年产值200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就超过1500家,从业人数逾20万人。环保产业拥有固定资产近80亿元,年产值总额1100亿元,利润总额76亿多元,税金总额54亿元。
(2)创新能力强。江苏省环保技术现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态势,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水污染防治装备5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江苏省占了4个,袋式除尘器4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江苏省占了2个。全省具有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达到总数的54%,拥有中国专利18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5个系列,中国环保产品认证33个系列,承接完成国家级“火炬星火”计划项目13项,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和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及科技攻关项目4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11个系列,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优质产品奖30多项。
1.2 创新后劲巨大
(1)产业集聚度提高。在江苏省环保产业起步较早的无锡、苏州、扬州地区已经形成了环保产业优势。建成了宜兴、常州、苏州3个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和扬州、盐城等省(市)级环保产业园,集聚效应凸显。这些产业园区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环保产业基地,在环保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2)产业体系拓展。江苏环保产业已经从早期单一的机械类产品拓展到大型环境工程的设计、配套、施工和服务一条龙承包服务、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产业等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江苏省制造的环保产品和承包的环保工程遍布国内外,是我国环保产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3)产业需求强劲。社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其负面影响要靠环保产业来消除。据德意志银行分析预计,未来20年内,我国环境技术领域投资将达千亿美元以上。从国际情况看,特别是在近年来备受争议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国际上给我国的压力很大。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必须认真应对,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以自主技术支撑的环保产业,因此环保产业商机巨大。
(4)科教资源丰富。江苏省拥有十分丰富的科教资源,省内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21所,科研院所331家。据统计,从原始创新能力来看,江苏省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多年来,江苏省高校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各类技术人才,发挥了企业所需“人才的摇篮”的作用。将科教资源转化为创新资源,科教优势转化成创新优势,将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环保产业持续发展。
2 环保产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2.1 自主创新能力不高
(1)在技术先进性方面,尚未完全掌握核心技术,部分关键设备对外依存度高,以创新驱动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尤其是重大环保装备原始创新少,仿制、低水平重复开发较多。
(2)在产品性能方面,总体技术水平较低:省内企业生产的烟气治理关键设备、城市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水平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水平;尚未掌握经济、有效的污泥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燃煤氮氧化物控制,水华监控、去除以及改善底泥等方面的技术;大机组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垃圾焚烧成套设备的稳定性有待提高;袋式除尘器的耐高温滤料和脉冲阀、脱硝催化剂、高强度抗污染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膜材料等仍需依赖进口。
2.2 创新支撑体系不完善
(1)科研投入不足。近5年来,江苏省级环保科研经费每年1300万元,尚不足江苏省级财政科技投入的0.5 %,而德国、日本、韩国等环保产业发达国家,每年环保科研经费占财政科技投入的比例分别为3.4%、0.8%和4.6%。
(2)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未建立。从企业角度看,缺乏创新动力,发展战略短视,忽视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无力顾及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从政府角度看,环保设备产品缺少标准化生产、运营和管理的规范和技术指南,尚未建立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评价体系、测试方法建设平台。
(3)知识产权保护乏力。大多数环保科技成果以论文论著、成果鉴定、申报奖励的形式发布,处在无知识产权保护的状态,而部分设备产品的生产能力越强、价格越低廉,造成了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摧毁了产业的价值。
2.3 创新扶持政策不配套
环保产业前期研发投入大、风险高,规模化生产需要大量投入,产品推广应用初期成本较高,制定和出台扶持环保产业创新的税收优惠等政策不配套。
3 促进环保产业科技创新的政策
3.1 制定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战略
(1)制定具有江苏省环保产业特点的科技创新促进战略,明确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以谋划,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加以引导,从科技研发、示范推广、产业化全过程加以推动,从资金投入、政策措施、机制创新等各个方面加以支持。
(2)加强产业协会的协调作用,特别是要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重点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技术特色优势、为大型企业进行专业化配套服务的“专、精、特、新”中小型环保企业,达到全面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提升环保产业竞争力的目标,带动环保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2 加快构建创新支撑体系
(1)建立成果转化长效机制。由政府支持载体建设,搭建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技术研发平台、技术测试评价平台、技术信息平台等,也可以定期举办环保科技成果展示会、产学研对接洽谈会、绿色产业博览会等科技协作平台形式,引导环保企业建立与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环境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渠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缩短新产品从研究开发到进入市场的周期,有效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2)健全政策标准体系。从国际上看,美国的环保政策最为全面,包括环境技术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开发政策、建立政府和工业界的合作伙伴关系、加速商业化政策。这些政策全方位地支持着企业技术创新,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而加强环保产业标准化组织和管理,既可满足污染防治的需求,又可引导环保企业开发急需的环保技术,推动环保产业的潜在市场迅速转化为现实市场,避免环保市场技术和产品的良莠不齐和无序竞争。
(3)规范技术评价体系。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环境部门先后实施了环境技术评价制度[2],较好地排除了人为因素干扰,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环境技术效能和环保产品质量。我国目前尚缺乏环保行业的技术验证、产品测试和评价平台。由于环保新技术的效能和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权威性评价,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企业项目融资难以实现,保险、金融机构也不敢冒风险投资于新技术和产品。
(4)培育创新市场体系。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往往存在种种障碍,需要引导、培育产品交易市场和知识产权市场。前者需借力政府之手,将环保先进技术和装备优先纳入政府采购计划和名录;后者将提供多种知识产权的实现方式,使重要的创新技术得到合理的回报,以利于知识产权与实物资本的结合,利于知识产权拥有人直接参与环保企业的控制与管理。
(5)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认真研究如何将科教资源转化为创新资源,科教优势转化成创新优势。把环保产业化意识和人才培养纳入教育体系,吸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环保技术创新研究;另一方面,制定并严格制度规范高端人才市场,防止人才无序流动对环保企业的伤害,同时也要根据创新人才的流动特点,保持市场的高度灵活性,为人才自由进出创造必要的条件。
3.3 完善创新优惠政策
(1)加大财政经费投入。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突出并发挥环保企业在技术研发、应用中的作用。在省级科技支撑计划和成果转化基金中,对重大环保科技攻关项目、环保新产品试制项目以及环保科技示范工程等,优先安排评估立项、科研经费、验收鉴定、成果推广等;对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标准和要求,建立先进的环保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基地(包括废水治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空气污染防治和噪声控制等),按项目给予补助;对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技术平台,给予奖励。
(2)扩大税收优惠覆盖范围。严格落实已出台的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3],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范围,制定环保服务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将所得税优惠范围逐步由设备制造环节向环境治理服务环节倾斜。同时强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从事环保技术研发,在技术开发前期,税收优惠要侧重于事前扶持,实行费用扣除和税收减免的双重优惠,技术开发后期优惠重点倾向于事后鼓励,对技术转让所得免征或少征所得税。
(3)创新投融资机制体制[4]。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项目业主单位给予补助。在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可以贷款贴息的形式支持环保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引入保险担保机制,对创新成果的不确定风险,参照保险的机制,设计新的保险险种,通过对技术成果、创新成果的成熟度和可靠性的评价,分担创新成果存在的风险。
[1]方敏.江苏环保产业发展新战略[J].产业市场,2009,67(10): 68-69.
[2]郭怀英.日本力促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示[J].能源与环境,2010,4 : 74-77.
[3]祝作利.陕西发展环保产业面临的机遇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9,21 : 12-15.
[4]中国创新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研究课题组.创新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