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术后护理
2013-08-15姜娟
姜 娟
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3
剖宫产适用于产妇和胎儿方面因各种原因需要尽早的结束产程的产妇,以确保母婴的平安。患者多有恐惧心理,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对疾病的诊断和手术的方法,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这直接关系到手术中母婴的平安。当自然分娩出现困难时,对母婴而言,采取恰当的剖宫产术是比阴道分娩明智和有利的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妇产科2011年7月—2012年8月88例剖宫产术产妇,年龄最小19岁,最大42岁,其中初产妇67例,经产妇21例。
1.2 术后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术后产妇心情既高兴又紧张,告诉产妇一些术后的基本常识,取得积极配合。减少心理刺激,安慰产妇,避免因愤怒,抑郁而致缺乳现象的出现。应主动与产妇交流,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的认同,稳定患者情绪,安抚患者。对部分重男轻女而生女婴的产妇,尤其要做好思想工作,减少心理刺激,用良好的语言、诚恳的态度安慰产妇,鼓励产妇以正确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因心理原因而至缺乳现象的出现。
1.2.2 一般护理 按腹部手术术后护理常规进行。由于术后伤口反应,术后3 d内的体温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属正常,不需特殊护理。 术后嘱产妇平卧6~8 h,头偏向一侧。有时护士会在产妇的腹部放置一个沙袋,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腹部伤口的渗血。尽早活动,此时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种管道的畅通情况。12 h后,产妇在家人或护士的帮助下可以改变体位,翻翻身、动动腿。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h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条件允许还应该下地走一走,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伤口愈合更加迅速,并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1.2.3 切口、恶露的现象及会阴护理 剖宫产术后应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局部有无红肿、压痛,如有异常给予相应处理。术后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垫、内衣裤。术后当日用0.02%碘伏棉球擦洗会阴,2次/d。护士应加强宣教,产褥期,产妇身体虚弱,出汗较多,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而发生褥疮,协助术后产妇翻身及侧卧位。产褥期绝对禁止房事,产后6~8周进行产后常规检查,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产后6周应采取避孕措施。剖腹产术后100 d,如果阴道不再出血,经医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良好,可以恢复性生活。
1.2.4 哺乳护理及母乳喂养指导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术后30min用热毛巾擦洗乳头让新生儿吸允,两乳交替,排空乳房,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将剩余乳汁排出,以防潴留。教给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做到有效吸吮。
1.2.5 导尿管的护理 术后回病房固定好导尿管与床旁,观察导尿管是否通畅,记录尿量。一般留置导尿24~48 h,特殊情况可延期拔管,拔管后鼓励患者自行排尿。
1.2.6 饮食护理 剖宫产术后,因麻醉药效尚存,为避免咳嗽、呕吐等,临床上仍主张术后禁食6 h,以后根据情况可进流质饮食如米汤、鸡汤等,可利于肠蠕动及早恢复,避免引起肠麻痹、肠粘连。术后6 h即可给少量进食,一般在1~2 d内,患者可进食米粥、鸡蛋花、菜汤等流质饮食,饮食可量少、多餐,以不感饥饿为宜。禁食糖类及牛奶等产气食物。术后腹胀比较严重者,可行腹部松节油热敷,轻轻按摩腹部促进排气,也可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肌内注射或穴位封闭。术后3~4 d时,肠蠕动逐渐恢复,肛门开始排气,此时可进一些半流质的饮食,如面条、稀饭等。术后5 d可恢复正常饮食,吃一些营养丰富、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以促进切口的愈合及身体的恢复。一周之内饮用汤品不可以添加任何刺激性调料如:花椒、茴香、大葱、大蒜、姜等。分娩后2个月内不要负重:现在宝宝是年轻母亲生命中的一切。这个时候,不要提举任何比自己的宝宝更重的东西,而随着宝宝在一天天地长高、增重,妈妈的力量也在逐渐增强。分娩2个月左右可以尝试走楼梯了,一天之中上、下一层楼足够了,刚开始的时候甚至要比这个运动量还要小。
2 结果
88例剖宫产术后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全部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产妇及家属满意率达到99%以上。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虽然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手术质量不断提高,术后镇痛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先进仪器的临床应用,但仍有不安全的因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适时地进行剖宫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一旦发生术后并发症,一定要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经过正确术后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术后病情,针对不同的问题实施护理,把爱心传递给患者,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重点,使患者早日康复,确保母婴安全。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4-227.
[2]李春梅,丁跃灵.再次剖宫产术24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