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及体会
2013-08-15徐菊花
徐菊花
楚雄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等为主,时常有极度强烈的自杀倾向。因此,抑郁症是损害人类的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它对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均产生较大影响,抑郁症患者还伴有食欲不振与睡眠质量不佳等症状,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如抑郁症患者未经及时治疗,得不到相应的心理护理其后果可想而知。笔者对该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诊治的35名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结果显示临床护理效果良好,对病人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在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共诊治35例抑郁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为36.2岁。经检查测验,35例患者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其中包括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例人格障碍患者。
1.2 临床表现
在收治的35例病人中,有17例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抑郁,精神面貌不佳,对生活和前途悲观失望,对其他事物没有兴趣,对待家人朋友十分冷漠,感觉自己非常无能;有11例患者表现为自责自罪,这些患者会为生活工作中一些小的失误而十分自责,埋怨自己能力不足,甚至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包袱累赘;有2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烦躁焦虑、神经紧张,心理恐惧、坐卧不安,或者来回踱步;有14例患者具有自杀倾向,这也是抑郁症中最危险的症状,临床护理中应特别注意对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病人情绪十分低落,对前途未来失去信心,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和希望可言,希望通过自杀得以解脱。上述35例抑郁症患者经心理护理后症状明显改善,无意外出现。
1.3 心理护理疗法
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焦虑和致病原因,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仔细分析患者心理状况,然后对患者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让他们明白自己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帮助他们挖掘自己尚未发现的潜力和拥有的才能智慧。抑郁症患者认为身边的人难以真正理解他们的痛苦和处境,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沟通,用和蔼亲切的语言以及友好的肢体动作如握手等,表达对患者的同情理解、关怀与支持。鼓励患者发泄内心的抑郁和不满,他们长时间遭受着心理折磨,感到自己十分无能、生存没有价值意义,极度缺乏自信心。帮助患者回忆他们认为自己成功的事情,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明白自己的潜能和价值,提升自我认同感[1]。
2 护理体会
2.1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护患关系是否和谐是心理护理成功与否的基础和前提。护理人员与抑郁症患者的首次接触即表示心理护理工作已经开始,且护理人员与抑郁症患者的每次接触都具有护理意义。护理人员应穿着得体大方,仪容仪表整洁干净,给患者以亲近、可信赖的良好印象,以便心理护理可以顺利进行。对待患者应理解尊重、信任同情,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帮助,理解患者的困难处境,表达对患者的关爱和体贴,与患者建立起亲近、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2]。
2.2 前期认知治疗
改变患者对自身身体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了解不同的心理情绪状态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让抑郁症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正视自己的疾病。对领悟能力较强和有治疗要求的患者可以运用心理动力学疗法进行心理护理治疗。
2.3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严密观察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比例逐年递增,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监控和严密观察,随时注意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和他们的言行举止。负责夜间值班的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如发现患者出现异常举动或者情绪反常,要及时通知医生,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对于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实施单一的心理治疗还不够,需要立刻采取以下紧急干预措施,第一,对于该类患者应及时与其家属取得联系,告知家属该患者具有自杀倾向处境十分危险,建议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并帖身陪护住院治疗;第二,使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不可盲目自信,延误治疗最佳时机;第三,药物不能直接交给抑郁症患者,应由家属代其保管;第四,为患者留下紧急求助联系方式[3]。
2.4 患者家属配合心理护理
家属是最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和心理状态的人,若家属对心理护理工作不配合,可能会增加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不但要做好对抑郁症患者本人的心理护理工作,还要向家属宣传抑郁症患者家庭护理注意事项及常识、建议家属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修养计划等,保证抑郁症后期康复及防复发工作落实到位。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针对抑郁症患者的不同情况,可以灵活选择心理护理或者药物治疗方式,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
[1] 杨静.对抑郁症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护理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5):92-94.
[2] 马艳玲,张晓会,常艳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精神科的应用及术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7):940-941.
[3] 王丽华.住院精神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