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转化医学模式的医院学科发展策略

2013-08-15徐懿萍徐勤毅赵列宾夏振炜

中国医院 2013年1期
关键词:内分泌研究所我院

徐懿萍 徐勤毅 赵列宾 夏振炜 宁 光

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要素,学科建设则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医院的发展规划中,往往都将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主要战略[1]。我院“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临床医学中心、医疗特色专科为抓手,全面提升医院医教研与管理整体水平,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具体措施,即“发挥综合医院特色,整合优势学科,通过学科群建设,发挥优势学科的辐射作用,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医工结合与学科交叉,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联合,大力推动新型诊断、治疗技术研究和药物创新;以学科带头人、后备梯队建设促进学科发展,由科研最终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等。随着“十二五”建设的深入,医院对于学科建设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科建设已不仅仅停留在硬件设施的完善、基地与平台的改建,而更多地转移到与学科发展相关的软件建设。

随着近几年转化医学的兴起,又赋予了学科建设以新的内涵。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新的科学技术付诸临床医疗实践,切实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这也正是转化医学研究的最终目标。转化医学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国内外转化医学研究正在蓬勃发展。转化医学并不是医学上的一个新分支,而是指导医学研究和发展的根本方针。创建研究型医院,探讨转化医学模式,将成为整个医学发展的路线图,是医学研究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将成为现代和未来医学研究的主要模式,也将逐渐成为医院学科建设战略决策的重要基石。

我院于2009年开始筹建转化医学中心,并探索基于转化医学的学科建设模式,以期真正实现“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凝聚到4P医学(预测医学、预防医学、个性化医学、参与医学),推动医疗改革、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标,更精确的预警与诊断更有效的干预和治疗,降低发病率、推迟发病平均年龄,提高治愈率、减少重症病人,降低医疗的综合成本等,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 打破学科壁垒,搭建临床与基础的多学科合作平台

2009年,我院提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以转化型医学模式为特点的新型瑞金医学研究体系,高起点地瞄准国内外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突出问题,以解决重大临床疑难疾病为目标,力求临床科研创新的突破,形成“临床带动科研,科研促进临床”的良好氛围。有计划、有目标地扶持和培育新的国家重点学科,进一步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加强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的建设,注重基础研究和临床的结合,推进科研资源共享,建立创新技术平台,搭建科研公共服务和共享体系—瑞金医院中心实验室、组织样本库和开展实验动物研究的“实验医学研究中心”。

作为一所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医疗机构,我院拥有三所市级独立研究所:高血压研究所、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伤骨科研究所,拥有具有传统优势的三所市级研究所:血液病学研究所、外科研究所、烧伤研究所。近几年,医院通过研究所所长、临床科室主任的相互兼任,主要学科骨干的双向流动,研究平台的互补共享等,不断从机制上促进研究所与临床科室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几年的实践,终于实现科所的有机融合,临床研究资源和基础研究平台的共享。

如我院血液病研究所,自1987年建所至今已有25年历史,先后经历以王振义、陈竺、陈赛娟三位院士为核心的研究所领导人,秉承第一任所长王振义院士坚持医学转化的理念,历经25年,血研所逐渐实现了将临床实践中碰到的问题,通过研究所强大的基础研究平台进行科学的机理探究及诊治策略的理论探索,真正实现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经典案例当属1985年王振义院士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维甲酸对于APL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借助研究所的研究平台,历经20余年,终于明确了其作用机制。1988年王振义院士在《Blood》等血液病领域尖端杂志上报道了近600例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全部获得缓解,并首次在国际上报道应用自然物质将癌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获得成功,引起国内外医学界强烈反响和高度关注。对此,国际著名癌症专家Warrell给予高度评价,称“这一结果为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树立了典范”,并开创了白血病领域全新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思路。同时,王振义院士荣膺201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同时,血研所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人才辈出的血液学重要临床及研究基地。

再如,我院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于1958年建所,在陈家伦、许曼音教授的带领下,内分泌代谢病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该所自2008年开始实行“科所合一”的管理体制,4年来逐步推进并完善研究所与临床科室的结合,实行由科主任与研究所所长一人负责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实施学科骨干及行政事务负责人相互兼任等有利于学科内部资源共享的政策,并以“瑞金内分泌科所联席会”形式,从临床医疗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角度统筹学科管理。成立了糖尿病基础研究组、胰岛B细胞研究组、内分泌肿瘤研究组、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病研究组、性腺疾病研究组5个基础研究小组和肥胖组、糖尿病组、甲状腺组、肾上腺高血压组、垂体肾上腺组、代谢性骨病组6个临床研究小组,并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同时,在酬劳分配、奖惩体系、人才培养、加强科技创新、创立学科精神、加强临床和科研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使得临床和科研工作均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临床科室与研究所在科研课题研究、论著发表、成果共享、研究生培养等各方面的合作交流,并获得了有效的成绩[2]。发表的论文数从2005年的8篇增加到2010年的26篇,IF值由2005年33.34增至2010年90.032,总计SCI收录的论文有122篇,总IF值达到250.59,论文数量和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表的论文中62.82%是应用基础研究类论文,且应用基础类论文的影响因子分值明显高于纯基础研究的论文。同时,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不断贯彻“将临床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让科研的成果为临床新的诊疗技术的探索奠定理论基础”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理念。在学科带头人的倡议下,学科依托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强大的科研优势,从重点学科的建设费中拿出200万设立“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学科研究基金”,资助了25项有潜力但尚未获得科研基金资助的项目,特别倾向于从事应用基础类研究的临床青年医师,此后5年来,学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由5年前的仅4项,跃升为全国内分泌学科获资助数排名第一的17项。另外,学科还努力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临床实践,开展了嗜铬细胞瘤、基因监测和胰岛移植等,提高了疑难杂症的诊断率,使得门诊量和住院患者数直线上升,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的临床竞争力。2011年我院内分泌学科在全国医院排位中位列第一位。

然而,以转化型医学为模式的新型瑞金医学研究体系虽现雏形,但尚不够完善,尤其是非优势学科中,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衔接尚不尽如意,“临床带动科研,科研促进临床”的氛围尚需营造。承担国家级及地方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略显不足,在顶级杂志发表论文或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尚不多,研究基地的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机制也需作进一步改革。

2 以医学科学问题为导向,实现学科群建设

在秉承传统优势和特色的疾病诊治基础上,医院注重资源的整合,以优势学科为核心,更加注重以医学科学问题为导向、以疾病为纽带、以相关疾病诊疗为基础的学科群建设。“十一五”期间,提出了“着力打造包括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病、胃肠道肿瘤、器官移植、神经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六大学科群”的学科群建设策略,先后组建了包括消化内科、感染病科、肾脏科和移植中心等的器官移植学科群;由消化内科、消化外科、微创外科、影像诊断科、临床营养科、肿瘤科、病理科与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等联合组建的胃肠肿瘤学科群;由心脏外科、高血压科、心脏内科(包括心电图室、心超室、心导管室)等组成的心血管病学科群;以内分泌研究所、内分泌科、影像医学、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学科组成的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病为核心的内分泌代谢病学科群。学科群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核心学科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与学科群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其中以高血压、心脏内科、心脏外科为核心的心血管学科、内分泌学科分别获评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为顺应疾病谱的发展,我院于2009年新成立了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整合了乳腺外科、肿瘤放化疗科、病理科、放射诊断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和整形外科等多学科群的优势,致力于乳腺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对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包括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靶向治疗在内的局部和全身系统性治疗,从而提高乳腺癌治疗的疗效。集诊断(磁共振、钼靶等影像诊断)、手术治疗、术后化疗于一体的诊治中心,实行“综合治疗,一站式服务”。中心还整合瑞金医院各相关多学科优势,开展多学科讨论,为患者制定规范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乳腺癌的长期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

同时,我院血液病研究所历经25年的建设,也已成为拥有上海瑞金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等8家医院血液科和上海交大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在内的9个下属成员的大体量的学科群,成为我国最大的血液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和诊治中心之一,在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平台等各方面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3 注重学科人才队伍多元化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一向被认为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我院在2010年的“十二五”医院建设规划中提出,要形成“学术梯队+核心人才”的人才培养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医学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建立起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卫生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随着转化医学模式的推进,实现转化医学的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但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人员队伍则更为关键,而且随着医学学科建设发展,所需人才队伍构建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与需求日趋提高。

为了提升我院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培养具有转化医学理念、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其在国内外竞争力,打造创新型医学大家,2011年,我院从医院科研经费中拨付1200万元,用于资助医院“学科带头人攀登计划”,重点资助医院各专业学科带头人。以期通过学科带头人学术能力的提升,培养一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为重大疾病的认识提供早期预防措施,为临床开展新型诊疗技术、方法及药物提供关键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最终能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化并应用于临床,以显著提高重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该“计划”明确提出申请资助的学科带头人所须具备的条件,如在其专业领域具备一定学术地位(全国或上海市专业分委会委员以上),并具有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能力,原则上需在临床一线工作、年龄小于50周岁。须具备开展临床与科研工作的完整梯队。同时,也明确了通过“学科带头人攀登计划”支持,学科带头人须实现的临床、科研、教学及个人学术水平发展目标。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科梯队建设,我院后续还将陆续推出针对学科骨干、青年科研人员的资助计划等。

为了实现学科的自身发展,很多学科也制定了自身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如血液学科、内分泌代谢病学科设立了“人才基金”,选送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到国外著名医院、研究中心、实验室进行临床和科研训练,提高其临床诊疗技术,拓展其科研思维,使他们迅速成长为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为学科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同时,充分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尤其是研究生科研思维的训练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文献导读和科研赏评等,以探讨和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查阅文献、收集材料、试验研究及分析数据中碰到的问题,使学生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技能,养成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学术规范。并从抓导师质量入手,建立导师淘汰制,根据导师的考核情况确定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另外,在研究生及导师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张榜奖励、奖学金等方式鼓励研究生在高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

同时,与国外的大学院校联合培养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另一战略。在医院推行的“百人计划”、“刘浩清人才基金”、“中法博士后”、“霍英东基金”等诸多人才交流基金资助下,很多学科会选拔一些优秀的学生、学科骨干,到国外一流的院校(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或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从事科研工作,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其创新热情,提高语言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1]孙金海.新时期医院学科发展趋势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医院, 2012,16(7):51-53.

[2]徐勤毅, 徐焰, 毕宇芳,等.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科技论文增长及原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5):515-517.

猜你喜欢

内分泌研究所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睡眠研究所·Arch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睡眠研究所民宿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未来研究所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昆虫也会便便吗?
稳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