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气象现代化 服务民生发展

2013-08-15王辉忠

浙江气象 2013年3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

王辉忠

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防灾减灾息息相关,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气象不仅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平安浙江”、“生态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信息。气象部门体制在中央,但工作在浙江、服务在浙江,效益产生也在浙江。长期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将加强气象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平安浙江”、“生态浙江”、“海上浙江”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对气象台站、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人工增雨体系以及气象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等的投入力度,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事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营造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理解气象、关心气象、支持气象、应用气象的良好环境。

当前,浙江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四大国家战略”、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对气象工作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推进浙江气象现代化创造了大好的机遇。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预报精准化、服务均等化、观测自动化、保障标准化”的浙江气象现代化建设,促进气象事业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发展。

一是不断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平安浙江”建设。“防灾就是维稳,减灾就是增效”,气象工作是全社会防灾减灾工作的源头,是第一道防线,气象安全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既关系到各级党委政府科学指挥防灾抗灾,也关系到老百姓做好防灾抗灾预防。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切实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

二是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生态浙江”建设。天气、气候、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环境安全问题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气象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按照建设生态浙江的要求,要大力加强雾霾、PM2.5、酸雨、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监测预警,加密监测点,充分发挥卫星遥感监测在分析判断生态环境状况变化中的作用。研究制定城镇化进程中的气候风险评估制度,加强风能、太阳能的监测、预测和评估等工作。积极推进人工增雨从应急抗旱向常年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转变。

三是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保障“经济强省”建设。气象事业具有“服务公益性、投入公共性、信息公有性”的特点,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满足各行各业对气象的迫切需求,需要气象部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当前,浙江实施的“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推进“三个强省”、“三个浙江”等重大战略部署对气象工作提出很高要求。交通运输、能源电力、农业生产及商贸、旅游等日常经济活动等对气象保障产生旺盛需求。全省气象部门必须紧紧依靠气象科技进步,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气象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积极构建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

四是不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保障“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按照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四个能力和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四个一流的要求,省十三次党代会对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气象现代化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两富”现代化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气象现代化试点省份,浙江应当在推进气象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要以全国试点为契机,认真贯彻《浙江省人民政府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精神,按照“预报精准化、服务均等化、监测自动化、保障标准化”的要求,切实加强气象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全省气象现代化水平,努力为“两富”现代化浙江提供更好的气象保障。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气象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扬州市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准备工作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气象树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