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采棉清理加工中的各项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3-08-15赵海民

中国棉花加工 2013年5期
关键词:残膜机采籽棉

■赵海民

〔农七师123团棉花加工厂,新疆奎屯 833200〕

农七师123团棉花加工厂始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142120 m2,约14.21 hm2(214亩)。现有干部员工89人。有两条171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其中,一条是2000年建造,2011年改造的机采棉轧花生产线;另一条是2012年新建的一条机采棉轧花生产线。工艺设备有7台171型轧花机,7台MQP600-3000型皮清机,7台630E型皮清机,7台气流皮清机,4台MQZ10倾斜式籽棉清理机,2台MQZT-10提净式籽棉清理机,2台MQZH-10回收式籽棉清理机,4台MQZ15倾斜式籽棉清理机,2台MQZT-15提净式籽棉清理机,2台MQZH-15回收式籽棉清理机,2台400型B型打包机,1套自动捆扎机,47台MR-144D剥绒机。设计日加工能力50万kg。

根据兵农(产)发(2013)8号“关于报送2012年各植棉师棉花(机采棉)清理加工工作总结及论文的通知”精神,按照规定大纲结合该厂2012年机采棉加工情况,现对2012年机采棉清理加工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解决机采棉的残膜和特杂的途径

多年来,残膜和特杂一直影响棉花加工质量。通过不断摸索,123团加工厂认识到解决机采棉残膜和特杂的有效途径是在籽棉喂花口处安装重杂清理器,同时再安装异性纤维三丝机,利用三丝机缠绕辊清除麻绳、滴管带、塑料残膜等杂质。在清理过程中,籽棉黏附在尘笼网面上,利用花层厚薄及残膜的密度不同,使残膜被风运吸出机口外,而籽棉顺尘笼旋转流入闭风器,达到残膜与籽棉分离的目的。

二、影响机采棉清理加工质量的因素

影响机采棉加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籽棉回潮率的控制不到位,一直以来国家对籽棉的水分都有一定的标准,可是在执行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承包户在采摘过程中抱着谋私利的想法,故意往籽棉中注水,造成籽棉降级;二是由于大量的关系棉、人情棉被收入厂里,因此在堆放过程中造成籽棉霉变,严重影响了棉花加工质量;三是不能很好地做到因花配车、因棉配档,不能更好地提升棉花加工质量。

三、提升机采棉清理加工质量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2012年123团加工厂在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采取措施。首先,在采收环节上严把质量关,做到适时采收。早12点后采收,晚12点前停机,较好地控制籽棉含杂率、回潮率,同时给各农业连队发放水分测量仪,让他们随时掌握籽棉的回潮情况。其次,加大收购人员培训及管理力度,杜绝人情棉、关系棉的现象发生。再次,做好籽棉的存储管理,杜绝籽棉霉变,同时做到垛结垛清,绝不混级混轧。最后,不断提高职工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是职工生活的保障”这一思想。通过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及奖罚制度提高职工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做好因花配车、因棉配档,从而有效提高机采棉加工质量。2012年,在该厂加工的20000多t机采棉中,三级以上品率达99%以上。

四、有效清理机采籽棉杂质的措施与方法

机采棉和手摘棉相比,其采摘成本低、采摘方便深受承包户们的喜爱,但机采棉杂质大,给加工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也是加工企业比较头疼的一件事。进过多年的摸索,2012年该厂在安装先进的机采棉清理设备的同时,还加强了职工对设备性能工艺的充分了觧和认识,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设备的优缺点,从而保证机采棉清理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完好率。

2012年,123团加工厂安装的机采棉清理设备通过一个轧季的使用,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回收式籽棉清理机杂质堆积排杂不畅,影响清理效果;格条栅强度不够,容易造成弯曲,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2013年,该厂计划对其进行技改。

五、机采棉的清理加工工艺及设备优化配套等问题的研究

123团加工厂原先只有3台套MY171轧花机剥绒设备,每个轧季籽棉加工能力为2万t左右,尚有2万t加工缺口,为了提高该团棉花加工厂的加工能力,在团党委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投资3000多万元,新增了4台M171型机采清理剥绒成套设备。通过一个轧季的使用证明,该成套设备不仅弥补了籽棉加工能力的缺口,而且在机采棉清理加工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数据,为123团下一步全面推广机采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六、棉花加工的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直以来,安全生产是轧花厂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尤其是2012年那么大的加工量,大量的籽棉堆放在厂里,给加工厂的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还有设备安全、人员安全等,都是企业所抓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安全隐患较大的前提下,该厂做到不等、不靠,成立了轧花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了层层负责、层层抓,一级向一级负责制。

七、信息技术在棉花加工中的应用

目前,123团加工厂两条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全部实行“包包“检验,棉包数据的采集、读卡、上传则全部采用信息化,既简便,又准确。

八、机采籽棉运输、堆放、加工工艺配置研究

2012年,123团购进了4台打模机,6台配套拉模机,为机采棉运输、堆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证。同时行走式自动开模机及地坑式自动喂花等配套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加快了轧花进度,提高了轧工质量。在2012年轧季中,123团加工厂在全师加工行业中做到了拉运最快、收购最快、加工最快、销售最快。

九、采用棉花自动喂花系统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2011年123团加工厂在三车间安装了一套自动喂花系统,此套系统的安装,大大减少了职工的劳动强度,直接减少6个劳动力,同时加快了轧花进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经过一年的使用发现效果很好,于是在2012年的新车间建造中,又增加了1条自动行走式喂棉系统和1台地坑式自动喂花系统,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前期的散花,又保证了后期模块的开模、喂模,为该厂的棉花加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地坑自动喂花系统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链条松紧调整不方便,时间长,链条松紧不一致易掉链条,同时链条销子易断,导致链条不走动。二是链条定位槽固定链条左右摆动时,由于链条上压力大易产生错位滑落,因此一旦错位滑落,链条不走动将严重影响喂花量。三是链条、链轮在主动轮上没有加防护盖,棉花夹在两链轮齿中间造成倒齿,链条滑落等现象。

十、有关棉花清理加工厂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2012年,123团加工厂收购机采籽棉16308.737 t,加工生产皮棉6939.45 t,其中入储95%,皮棉三级以上品率达99%,每天加工棉包240包左右,在全师同行业中做到三个最快。这是123团加工厂严管理、强制度、重安全、保质量的结果。

在轧花生产中,该厂首先制订了职工培训制度,针对171型轧花成套设备生产工艺做好轧前职工技能实践培训,全面提高职工技能操作水平。其次按照各车间设备加工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轧花任务、工资分配办法及奖励办法,做到使每个职工心有标准,干有目标。再次实行质量、进度与工资挂钩制,平均每班每天出250件棉包,每人每天补助60元。然后是制定每周设备检修制度,保证设备的良好率,从而提高设备运转率。最后是以“严质量、提进度、保安全、促生产”为抓手,开展“三比”劳动竞赛,制订了奖罚制度,全面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2012年,由于各项措施的实施到位,因此,4500万t的加工任务,105 d就全部加工结束,平均每天加工籽棉43万t,与2011年1700万t籽棉加工101 d相比,提前了65 d。这为2013年5000万t籽棉加工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残膜机采籽棉
新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籽棉干燥工艺与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籽棉加湿刍议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