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困难是最不划算的选择
2013-08-15姚志华
政工学刊 2013年6期
☉姚志华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人因回避困难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人却因敢于直面困难收获了成长的喜悦。其实,世间没有真正的一帆风顺,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困难是成长进步的必经阶梯,克服困难更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面对困难是迎难而上,还是畏缩回避?困难究竟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还是“绊脚石”?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和心态。
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海伦·凯勒,在17个月的时候因为一次急性脑充血失去了视觉和听觉,接着,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战胜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发奋学习,刻苦奋斗,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的作家和教育家。时下,有些官兵一旦遭遇困难便整日无精打采、愁眉苦脸,感叹生活不易,埋怨上天不公,归因运气不好。想一想,漫漫人生路,既然无法回避困难和挫折,何不抱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处世态度,学一学海伦·凯勒“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的乐观心态,笑对人生。
人们常说,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无数事实证明,回避困难,就是放弃成功,就是自我否定,就是甘愿沉没;回避困难,不仅会扑灭你心中激情和希望的火苗,也会让你长久笼罩在阴沉的雾霭之中;回避困难,会使你错失战胜困难的良机,会使困难变得更加棘手,也会增加克服困难的成本。所以,回避困难永远是最愚蠢、最不明智的做法。拿破仑说:“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时候。”克服一次困难,你就向成功迈近了一步;战胜一回挫折,你就增长了一分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