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策略研究
2013-08-15孔庆红
孔庆红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提出了“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等具体要求。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是实现这些具体要求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1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性
姜大源指出:“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必然要归结到课程的发展与改革”。 课程是职业教育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和服务,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衔接是整个中高职衔接的重点和难点。
2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及其成因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
2.1 文化课程内容脱节
中高职课程结构设计的思想和原则上存在衔接断层。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按照培养目标要求,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安排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而高职教育则从高等教育的要求出发,文化基础课以普通高中为参照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中高职文化基础课在内容上衔接不起来。在此情形下,普高生源的高职生因内容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而对口招生的中职生源在文化基础课学习上倍感困难,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挫败感。
2.2 专业课程内容重复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中高职学校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导致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
2.3 课程开发没有兼顾生源的差异
目前高职的生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职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一类是通过对口招生考试、单考单招等方式进入高职的中职毕业生。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高职文化课的比重远远大于专业课的比重,专业课又趋于理论化而缺乏实际操作性,致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在高职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中职毕业生经过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强,但文化基础薄弱,普遍感到文化课的学习存在很大困难,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
2.4 实践技能训练“倒挂”
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高职应该是在中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结构的扩展、职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相当一部分高职学校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未能明显体现高技能的特征,甚至有不少高职学校在这方面还不如中职,出现中高职技能训练“倒挂”现象。
2.5 课程体系仍然是学科型的结构
绝大部分高职学校的课程仍然未摆脱传统的学科体系,都采用“先理论后实践”三段式课程模式,实践只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颠倒了职业教育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得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完全不相符合。这不仅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差甚远,使学生就业后仍然需要接受企业的培训才能上岗,而且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符合“喜欢动手实践不喜欢接受灌输”的学生特性,导致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
2.6 教学模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
大多数课程的教学模式仍采用“先教后学再做”的模式,即教师先灌输理论知识,学习在学习之后再去进行实践操作。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习这些知识用在什么地方。实际上,高职学生在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无法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拟,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会认为教师讲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讲一些没用的东西,讲一些没趣的东西,从而对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
3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策略
从中高职课程衔接所存在的问题及职业教育本质视角出发,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应包括不同层级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不同等级的教育资格要求,以及灵活的教学制度。
3.1 统筹专业设置,明确培养目标
中高职学校专业设置应从大局入手,统筹安排。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从初级到高级的技能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构建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中职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避免中职、高职在培养目标方面出现职业能力水平和教育层次的错位。
3.2 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制定并出台国家课程标准,是应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困难和挑战,推进职业教育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发达国家与国际组织的通行做法。中高职学校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下,共同依据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
根据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方面,既要考虑中职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和社会成员终身职业发展的个性需求。本着“基础同构”、“素质为主”、“能力为本”的原则,采用阶梯式课程模式,将五年的课程划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逐步上升的阶梯,在这五年中相对应地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理论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既保证了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辅相成,又保证了课程整体的完整和层次上的衔接,最终实现“素质厚、基础宽、技能实”的目的。
三个阶梯:(1)基本技能培养——第一、二、三学期,达到初级工的要求;(2)专业技能培养——第四、五、六学期,要求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并通过中级工的考试,其后可立即从事职业活动也可紧接下一阶梯的培养;(3)迁移能力的培养——第七、八、九、十学期,要求进一步将专业技能向专精发展,其专门化更强,同时允许部分横向发展,并取得高级工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教学内容随阶梯增加而逐渐由简浅发展到精深,能够保证学生在广泛的基础培养前提下通过分化而最终达到掌握专长技术的目的,这样既保持了职业教育的完整性,也有利于中高职的衔接。
3.3 重构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
课程结构主要是指单一课程的内在组织结构,即课程实施的组织方式。姜大源先生所倡导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就是课程结构的代表,它以工作过程(或任务)作为组织课程的载体,根据工作任务的难度、复杂程度、综合力度等,将课程设计成典型的、相互关联的、层层递进和交叉融合的情境或者项目群群。从较低级、浅易、简单的情境或项目开始,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整个制作过程,以新鲜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完成中等难度的情境或者项目,使学生能基本上完成行业领域的一般的工作任务,达到企业职业一般岗位的技能要求。更深层次的情境或者项目培养创新性和技能拓展水平。一般来说,中职阶段完成前中等难度以下的情境或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就行了,更深层次的情境或综合性项目,留待高职再进一步深化学习。
3.4 统一教材编写标准,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编写分类明确的中高职课程教材,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环节。《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因此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的编写,要和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相匹配,依据不同层次技术领域和具体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系统地开发课程教材。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生产实际,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专任教师、外聘教师及行业专家的三方联动作用,打破学科化的编写体例,按照项目化或模块化的体例编写。加强教材实践性环节编写内容,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知识体系与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标准衔接,提高教材编写的应用性与实用性。
要实现中高职课程全面合理的衔接,需要诸多因素的配合实施。既不能单纯地让中职学校适应高职学校,也不能一味地让高职学校照顾中职学校;既要考虑到中职学校的现状,也要考虑到高职学校的特点。合作双方要以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迁移为目标,通过系统规划和科学设计,逐步构建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同时减少中高职衔接中的教学消耗,促进中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
[4]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重要意义[N].中国教育报,2011-11-1(09).
[5]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