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
2013-08-15胡倩影
胡倩影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部,中国 北京 100841)
随着战争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联合作战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形态。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的作战,将是多个军兵种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在多维空间广泛实施的非线性一体化联合作战。联合作战装备保障是对参战诸军兵种部队及其他作战力量实施的一系列装备保障活动,是联合作战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队战斗力生成、保持、增强及再生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着作战的进程与结局。
1 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相继爆发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几场具有信息化战争特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的装备保障对其联合作战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以超前预置为要求,保障准备快速周密
一是快速动员保障力量,增强保障的及时性。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启动了国家战争动员机制,并实施了全方位的快速动员。战争准备阶段,美军除紧急动员了大量的海军预备役船只外,也征用了不少本国民间商船。二是提前装备物资储备,增强保障的预见性。美军在阿富汗反恐作战基本得手后,就开始向海湾地区运送和囤积作战物资。到伊拉克战争开战前,美陆军在伊拉克周边地区预置了5个旅的装备,空军储备了多达67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三是快速实施物资投送,增强保障的时效性。由于美军远离本土作战,战区资源匮乏,为解决装备物资供不应求的状况,美军除了依托其在海外的大型基地实施就近保障外,充分协调海空运输力量,加快装备物资和保障力量的输送。
1.2 以平战结合为重点,注重装备保障建设
一是注重装备研制的保障性研究。美军装备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同时,其模块化、通用化和一体化的设计,也为装备的维护保养、修理等工作奠定了非常便利的基础。二是注重对现有装备的现代化的改进。海湾战争后,美陆军为适应数字化部队建设要求,对其装备的M1Al系列主战坦克进行了多次改进,先后发展了M1A2和MlA2 SEP型,这些措施增强了装备的整体作战效能,提高了装备的可靠性。三是注重保障力量实战化训练。在伊拉克战争前,美军针对伊拉克的地理环境,在科威特和卡塔尔美军基地建立了实地战场仿真环境(阿拉伯堡垒),并结合作战部队的训练和演习,演练装备保障力量实施战场装备维护保养、抢救抢修以及物资器材补给等行动。经过这种严格训练,装备保障力量基本具有了适应沙漠地区保障的技术和应变能力。
1.3 以作战行动为牵引,采取灵活保障方式
一是立足“动”,突出机动伴随保障。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根据战前所定的作战方针,提出了“弹弓”式后勤补给,即在实施前送保障的同时,强调实行机动伴随保障,要求建制保障部队随作战部队一同开进,随时对作战部队提供弹、油、修等方面的保障。二是着眼“快”,实施预置保障。在战争准备期间,美军通过向战区海域派出大量预置船,结合空中输送等方式在前方基地预置了大量武器装备。三是注重“活”,运用立体超越保障。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曾首次采用越过战区、集团军,直接将物资从美国本土保障到前线军、师,大大提高了保障速度。
1.4 以经济高效为目的,综合运用保障力量
一是建立现役、预备役、合同商三位一体的装备保障力量体系。为发挥三种保障力量的整体保障效能,美军建立了统一指挥与控制的联勤体制和战区联合保障指挥体系,并由陆军装备司令部统一管理现役、预备役部队维修保障设施和承包商维修力量,统一安排维修任务。二是广泛动员民用运输力量保障战争对物资的需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消耗的物资总量高达700万吨。而美国本土距海湾海上航线1.2万海里,空中航线1.9万公里。美军有偿动员了106艘商船、700架大型运输机及大量车皮、汽车等海、空、陆运输工具。二是广泛动员社会技术力量实施装备技术保障。美军将许多后勤与装备保障工作直接交给地方企业承担,目前美军在维修和补给等重大保障领域中都广泛利用合同商的力量,提高了保障能力和效益。
1.5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施装备精确保障
一是实施“可视化后勤”。对伊拉克作战中,美后勤依托无缝的“全球保障信息系统”,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和运用各种保障力量,对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实施全程跟踪,并实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从而实现了实时、实地、适量的精确保障。二是广泛运用装备状态监控技术。美军对大部分主战装备增加了内置式或外接式传感器和其它状态监控装置,充分运用车载监控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装备损伤评估系统对装备的使用和故障状况进行监控。三是积极采用远程维修技术。美军的远程维修系统在战争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在战场上,它可使武器装备修理和维护人员能迅速获得急需的维修技术建议与相关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作战部队的野战修理能力。
2 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发展变化
2.1 从“前沿存在型保障”转变为“投送型保障”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实现了前沿基地、预置力量、战略运输力量、本土战略基地和快速动员机制有机结合的投送型装备保障力量结构的调整。伊拉克战争中,在美国本土,美军各大基地和仓库紧急筹措各类装备补给品,增加库存量,随时准备向战区转运。在欧洲,美军起用了德国的保障基地、英国的费尔福德空军基地、西班牙的保障基地。在海湾战区,美军起用了迪戈加西亚岛、多哈等15个大型军事基地,建造营地、仓库等设施及新的装备保障系统。美军在迪戈加西亚岛附近和海湾国家的基地内,预置了大量重型武器装备和备品备件。战争准备过程中,美军后勤装备保障部门将这些装备陆续转运到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国的基地内。在伊拉克战争准备期间,美军通过20多条跨大西洋的“空中走廊”和海上航线,使用了120余艘各类战略海运船;除了美英联军建制的战略空运力量外,美国防部在战争前期向国内22家航空公司征用了47架民用飞机和31架宽体运输机,还征用了33家航空公司的923架飞机进行战略空运。美国征召了10000名预备役人员,英国征召了7000人,这些力量主要用于装备维修、武器技术检测、装备物资器材供应等保障。
2.2 从“机械化装备保障”转变为“信息化装备保障”
近年来,美军在新的保障理论的指导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迅速实现了从机械化装备保障向信息化装备保障的转变。一是依托战场信息控制系统,实施实时装备指挥。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国防后勤局、运输司令部及各军种后勤部门利用先进的“全球作战保障系统”,为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的军事行动和各类人员提供战场保障信息,从而确保了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按正确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正确的装备保障,实现了快速高效的战场信息化装备保障。二是运用网络技术,实施远程技术支援。在伊拉克战争中,一般情况下,美军士兵可以按照电子技术手册使用智能工具箱,对手中武器自行检测、诊断和必要的维护修理。当遇到难以诊断或修复的故障装备,可借助数字化通信网络向远在万里之外的专家请教,通过专家指导实现远程维修。三是利用“全资产可见性”系统,加强对装备保障物资的控制。在伊拉克战争中,由于应用了“全资产可见性”系统,美军对装备保障物资的存储、运输和使用情况实现了可视化,大大提高了装备保障的时效性,一改海湾战争中的杂乱无序的情况。
2.3 从“军队自我保障”转变为“军民一体化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建设思想的转变,军队装备保障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是依托装备原始制造厂商完成装备保障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原始制造商的保障作用,近年来,美军采取签订全寿命合同的办法,使承包商承担装备保障的义务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以便更好地满足新装备保障的要求。对于某些技术复杂、保障设施要求高、数量少的装备,一般由原始制造商提供全寿命保障。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民用技术和物资装备。美国近年来对它的采办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法和程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改革军用规范和标准,要求用民用规范和标准取代大部分军用标准和规范,促进高技术产业民转军,并允许更多地采用两用产品、技术和工业操作规程。英国军队也主张优先选择购买民用商品,并利用民间最先进的制造和管理技术推动国防工业技术的发展。三是依托民间力量,完成专业勤务保障。美、英、法等国军队平时大量的维修工作由承包商负责,战时承包商则随部队到前线保障。日本和德国维修领域利用民力的范围更广。在保障物资器材供应方面,外军把具有充足的运输能力和快速灵活的反应能力作为满足现代战争高消耗特点的重要保证。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原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都把民间的各种运输工具看作是实施军事运输保障的重要力量。
3 对我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启示
3.1 着眼作战需要,提高装备保障快速反应能力
一是建立应急机动装备保障力量。只有建立和率先启用应急机动装备保障力量,才能够在突然和紧急任务面前掌握主动,快速反应,迅速行动。伊拉克战争准备阶段,美军后勤的快速保障部队对保障作战部队快速向海湾机动集结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加速建立应急机动保障力量,使之真正发挥“保障当前、衔接后续”的作用,是保障作战部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
二是提升装备和保障力量的快速投送能力。要加快装备保障准备速度,应付战争初期保障急需,就必须以立体化的方式,对装备物资和保障力量实施快速投送。要把战略投送特别是战略空运能力的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要在装备保障力量的总体结构中编有固定的、抽组的和预备役海、空战略运输部队,重点解决应急机动部队的战略机动、远程保障及战略支援问题。
三是建立装备物资的预置储备。预置储备是美军应急能力的基础,也是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首先动用了海上和陆上的预置物资和装备储备,对早期部署部队实施了应急后勤支援。我军除了在主要作战方向预定战场附近建立装备保障基地预先储备部分战备物资外,也应在离开预设战场的安全海域,建立海上预置储备,缩短战时向战区输送急需物资的时间。
3.2 注重平战结合,加强装备保障战备和动员建设
一是加强装备保障战备教育。通过装备保障战备教育,增强装备保障人员立足现有装备、立足现有体制、立足现有队伍完成保障任务的信念。
二是适时组织装备保障战备演练。根据不同作战地区、不同的任务需求,对未来作战装备保障做出可行性预测,制定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装备物资筹接、储备、运行等多种保障预案。适时组织装备效能检验,加强战备等级转换、机动展开、自身防卫等时机的装备保障程序、方法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快速机动、快速抢修、快速供应和战场防卫能力。
三是加强装备保障动员建设。制定完善装备保障动员法规,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装备保障动员演练。按照“模块式编组,区域化储备”的要求,预编预设装备保障预备力量,在平时经常进行严格训练,保证战时能够及时应召。
3.3 强化力量建设,建立军地一体的装备保障体系
一是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的结构和布局,加强军种间的合作。借鉴外军经验,我军应逐步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的结构和布局,加强军兵种间的合作,提高装备保障的经济性和对联合作战的适应能力。例如,可在各战区建立少数几个通用装备维修中心,这些维修中心可在现有维修力量基础上抽调组成,直接对本区域内各军兵种的通用装备实行统一保障。对一些专用装备,可实行“联合军种”或“牵头军种”的维修管理试点,加大军兵种间装备维修保障合作的力度,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资源的利用率。
二是建设装备保障预备役部队,为战时动员奠定基础。应借鉴外军的成功经验,在建设装备保障预备役队伍的过程中,应注重装备保障预备役专业技术分队的配套建设,同时组建适当数量的综合保障队伍。为了满足战时诸军兵种对装备保障力量的需求,在装备保障预备役队伍的建设中,应按照各军兵种现役装备的组点和数量,以及联合作战中可能动用和出现损坏的装备特点,来安排相应保障人员的比例配置,组建一批结构合理、技术配套的预备役专业技术分队,战时可将这些专业技术分队配给相应的作战部队,以满足装备保障的需求。
三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源的优势,使其作为建制保障力量的有益补充。为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我军应该充分利用民间的先进技术,使民间的保障能力与我军的装备保障体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我军装备保障系统的固有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民间高度发达的运输力量和物资流通系统,力求实现备件补给的高效和节约,提高装备保障效率。
3.4 加强装备研制,提高联合作战装备综合保障能力
一是实现保障装备与作战装备同步协调发展。应在“两成两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提高装备维修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这一总目标,以新技术为支撑点,积极研究发展新型保障装备。针对保障“打赢”的要求,将保障装备列入军队装备发展总体规划和编制序列,保持保障装备与作战装备同步配套发展,努力使我军的保障装备从单一化向通用化、标准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从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大、笨、重、低可靠性向小、好、轻、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装备保障的需要。
二是强化保障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设计。为了保证将保障特性“设计”到装备系统中,必须在论证阶段就提出可以量度的和可以检验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指标。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用户的使用需求,根据用户的使用方案以及用户对装备系统的作战使用性能要求,确定基于作战使用性能的保障性要求及指标。
三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保障装备。高新技术,如全资可视技术、检测诊断技术等,为提高保障效率奠定了基础。另外,创新的技术能够大大降低装备保障的费用。随着武器装备的日益老化,装备保障费用越来越高,已经影响到新装备的采购规模和质量。为此,在装备保障中广泛应用新技术,特别是应用成熟、低成本的民用技术,已经成为各国军方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