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2013-08-15王晓毅

科技视界 2013年30期
关键词:观点力量马克思主义

王晓毅

(吕梁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山西 吕梁 033000)

1 党的群众路线产生的历史渊源

1.1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纵观人类发展史,第一次科学阐释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历史上的无产阶革命家都视人民群众为历史的主体,把能否广泛动员人民群众作为革命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更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正是从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去认识群众和对待群众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基本观点之上的”。

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人民群众正是不断推动这些矛盾运动发展的重要角色,即马克思的“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的群众路线

我们的政党吸取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是我国的专利,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特色的群众路线.”我们靠这条路线的引导,取得了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它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发展群众管的一大创举,革命的胜利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形成了群众紧密联系的优良传统,并在历史上增添了美好的一笔。

我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坚持并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是党在探索路上的指导思想,是党的经验总结。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是中国共产党对待人民群众基本立场的体现,是更好更快促进我国发展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2 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

2.1 毛泽东党的群众路线的观点与启示

毛泽东对于群众的概念的理解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得到认识的,他说人民群众的概念是发展的,是历史的,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标准来对待人民群众这个概念。

毛主席说,“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主席反复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性,人民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所以要正确定位人民群众,重视人民群众真实力量,政党与人民群众共同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的道路,与人民群众分离的政党是危险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人民群众是历经烈火高温,经受百打千锤也打不破,烧不裂的钢,在整个中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毛主席之所以有依靠亿万人民群众战胜艰难险阻,并在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他的伟大构想的胆略就是源于他科学的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和联系实际提出的建设性观点。

2.2 邓小平党的群众路线的观点与启示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人民群众的觉悟性、积极性、创造性愈是发展,工人阶级的事业就愈是发展。有些同志以为天下是我们打下的,一切要服从我们。这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群众不一定会服从你。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人民群众历史地位不容忽视,人民群众的话语权是有含金量的,党要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党与群众能正常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发展。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从邓小平的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党的荣辱兴衰都与群众紧密相关,党不能脱离群众而发展,群众也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党与群众是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发展的,两者互为重要对象,群众是党的服务对象,党是依群众而产生与支持的。

2.3 江泽民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观点与启示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一个重大问题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了这种联系,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就有了胜利之本,就有了吸取智慧和力量的最深厚源泉,就有了正确决策、减少和防止失误的可靠保证。这个观点指出,在中国中产党建立的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已经与人民群众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是血浓于水的亲人,而这种密切关系需要互相包容,互相体谅,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各级干部一定要牢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党的目标的最终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付出和努力,互相了解与信任是基础。

2.4 胡锦涛的群众路线观点与启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各种具体利益矛盾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出来。虽然人民内部矛盾是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必须高度重视,下大气力做好工作,以激发社会活力、增强人民团结,促进党和国家事业更好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难以避免的会出现许多障碍与摩擦,不仅历史遗留的问题需要解决,新阶段也会出现不同层次问题,要解决党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就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的从人民群中的根本利益出发,共同谋求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5 习近平的群众路线观点语与启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说,要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十八大强调整顿现阶段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而在这样一个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中,更为尖锐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需要我们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即整顿不良风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强烈反映的贪污腐败,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 党的群众路线产生的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民群众是改造世界的探索者,是实践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正是我国领导人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无限力量,从而结合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人民群众的特色并科学发展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创造性的探索出我们的发展之路,我们克服困难的方法,我们走向兴盛与强大的法宝。这是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并在实践中证明党的兴衰要靠这条路线。

4 总结

党的群众路线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古今中外,因脱离群众导致人心向背的实例不在少数,所以就需要执政党吸取前人经验,结合国情,实事求是的不断深思与反省,把大到国家小到地区实体的前途命运同群众联系在一起,求同发展,共创造以实现共同目标。

[1]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M].学习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毛泽东著作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观点力量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