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引领作用及发展思路

2013-08-15

科技视界 2013年20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建设

肖 寒

(淮北市文化馆,安徽 淮北 235000)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纽带。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文化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现时期在构建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更要突出文化的引领作用,代表着城市文明程度的社区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的灵活多样,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自娱自乐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逐渐成为政府宣传教育群众,净化社会环境,规范市民文明道德行为的有效载体,成为社会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1]。社区文化反映着一个社区的灵魂,影响着居民的价值理念和行动方式,主宰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具有文化导向、约束、凝聚、激扬和辐射等功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区文化,可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既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1.1 提升居民精神层次,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社区文化不仅仅是指社区居民的文娱活动,还几乎涵盖了社区经济和政治以外的所有社会现象。它既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群众性,也具有多样性和交融性,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众社会主义文化。它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和规范着社区居民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通过传播先进的社区文化可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引导社区居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使社区内逐渐形成健康向上、文明礼让、互敬互爱的文化氛围,树立联合好的社会风尚。

1.2 缓解社会矛盾,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相邻而居的社区居民往往“各自为政”,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居民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少了,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的情况多了,引发矛盾的机率增加了,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可以把社区居民聚集在一起,通过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参与的平台,增进了了解,沟通了彼此间的感情,增加了认同感,逐步发展居民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的情感联系,使社区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友善,从而促进社区居民的和谐融洽,减少社会矛盾产生,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3 增强责任感,提升社会凝聚力

各个社区内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来,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居民既是策划者,又是组织者,既是表演人员,又是观众评委,完全是一种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极大的激发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事务、社区管理的积极性,还能使居民身心得到愉悦,增加社会自豪感。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从而进一步从心理和文化层面增强居民对社区以及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于构建和谐社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虽然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社会发展总要求和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亟待改进的不足之处:据2011年统计数字表明,社区文化设施缺口较大,全国6524个街道中,共有街道文化站4545个,没有文化站的占30.33%;全国83370个社区居委会中,共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室37732个,没有文化活动室的占54.74%。社区文化投入严重不足,全国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获财政拨款4.08亿元,平均每个活动室仅1.08万元,按城镇人口计算人均仅为0.7元[2]。此外还存在没有行之有效制度保证、文化资源效率低、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缺乏专业人才及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等问题。

2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

2.1 完善机制,加强制度保证

各级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者,要提高认识,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完善社区文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才能有效避免目前多数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进而真正实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将我国广大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3]。

2.2 拓宽渠道,加大文体基础设施投入

现阶段,社区文化活动经费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且各社区专门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配套建设的场所极少,这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设备的维护,还是在人员培训、活动经费上,政府财政都应当给予适当投入,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也是不够的,所以各个社区还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既可以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也可以整合辖区内单位或企业的文化资源、设施,为自己所用,同时对社区事务中的部分服务项目提供合理的有偿服务,用以弥补资金不足,此外提高社区内现有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也是内涵式的扩大社区文化生产力的一种方式。总之,整合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

2.3 突出特色,塑造社区文化灵魂

社区是社区文化的生存地、生产地和传播地。小区居民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同一空间,彼此之间相互交往、沟通和影响,造成了特定的社会关系,形成了一个小社会。社区成员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所构建的各种生活方式能反映居民的共同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这种群体意识就形成了各个社区独特的 “社区”精神,反映着社区文化的灵魂。在构筑独特的社区精神的过程中,要开展适合社区居民家庭共同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家庭手工艺展等活动,让社区居民占据主导地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组织等过程,充分调动每个家庭的参与热情,在活动中促进交流互动,增进感情联系,塑造共同记忆,增强归属感、认同感,逐渐形成符合本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这样才能让社区文化富有生命力,才能蓬勃的开展起来。

2.4 成立社区文化专干,培养社区文化队伍

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人才队伍,但目前我市社区文化工作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主要靠一些爱好文艺的热心居民,其中多数是离退休老同志组织在一起自由活动,形不成规模和声势,对社区居民难以产生吸引力,影响了居民的参与热情。要改变社区文化工作萎靡不振的现状,首先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社区文化队伍:(1)落实社区文化专干制度,各社区配备1-2名文化专干,由熟悉社区情况、热心社区事务的文艺爱好者担当,对社区文化专干在待遇、培训政策上要有一定机制保障;(2)对社区内的文艺爱好者摸底排查,登记造册,建立社区文化人才队伍;(3)和各地文化馆“文化辅导员”制度相衔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由文化馆安排各专业老师对社区文艺爱好者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尽快提高社区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4)招募社区文化志愿者组织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形象。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基础,社区和谐了,城市和谐就有了保障,社会和谐就有了希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引导,离不开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显著位置,它的发展繁荣不仅是城市社区工作的客观需求,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奠基石。

[1]百度知道[OL].

[2]施耀忠.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OL].人民网,2011-11-10.

[3]马海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6)(总第 94期).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建设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