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厌学分析与对策

2013-08-15鲁健超

科技视界 2013年20期
关键词:心理大学生学校

鲁健超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量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实施也越来越深入,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随着招生量的夸大,学生的素质也良莠不齐,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厌学问题,学生的厌学心理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对于学生厌学情绪原因的分析,以及对于解决学生厌学情绪有效方法的探究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大学生厌学心理的外部表现

厌学主要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生活表现出的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具体表现在:缺少学习主动性,缺乏兴趣和求知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纪律松弛等。这所揭露的正是当今学生心理的厌学反映,学生一旦开始厌学,就会明显反映在日常学习生活上来。

1.1 放纵

重点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业方面。很多学生在刚考进大学的时候,就有种松懈的想法,总以为大学里边可以很随便,慢慢的没有了认真学习知识的动力。另外,我国现在存在“专业好,学业精,不如家里靠山硬”的坏影响,也是打击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不仅是这些,课程安排的不合理也会让学生产生学业上的放纵。

1.2 对抗

大学生多为心理叛逆期,有些学生会因老师的的某一个动作或者表情而对老师产生厌恶心理。这也对学生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若是此类学生在班内的影响力比较大,那问题就有些严重了。他们会与老师对抗,越是上课,他们越是逃课。此类学生的心理多为不成熟或者是内向、焦虑。

1.3 学风不正

现在的很多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学习姿态。学的都是一些不应该学习的,不让学的知识。整天的看小说,看杂志,和其他同学闲聊,上网,玩游戏。更有甚者经常出入不适合学生出入的舞厅,游戏厅等。他们对于学习知识很“挑剔”,觉得现在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可以用到的就学,那种基础知识就不学。

2 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在于学生的自身原因——内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外因,及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交织,从而导致当前大学生厌学的种种问题。

2.1 内因和主观因素是造成厌学的主要原因,对厌学情绪的产生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

2.1.1 学习没有目标。做任何一件事情得有自己的目标才能有动力,促使自己努力完成。学习也是这样,有些学生之所以没有动力,学习无味,就是因为缺乏自己的目标。老是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与将来的生活毫无关系。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懒惰的心理,不愿意去学习,甚至是厌恶学习。

2.1.2 缺乏自信,缺少竞争意识,抗干扰与抵抗挫折的能力不高。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跟不上其他学生的步伐,进而会产生倦怠心理,对未来失去希望,有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情绪,不想学习,不求上进。这种表现是极其不健康的思想。部分学生都有比较厉害的自卑心理,缺少毅力以及追逐别人的勇气。如果心理遭受打击,便从此萎靡不振,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自暴自弃。

2.1.3 注重实务,社会的现实让学生产生厌学。部分学生之看到了社会的表象,羡慕那些在社会上经商挣钱的人,相比起来,有些差距,觉得他们的生活很好,都比自己有本事,有出息,所以产生了不平衡的心态,慢慢的有了想出去闯一闯,想挣钱的想法,从而对在他们心里没有了之前对知识的概念。

2.2 外因和客观因素是影响产生厌学的重要条件,它们对厌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2.2.1 学校在教育模式以及管理方向有很多的差异与缺陷。我国现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制定、专业课以及课程安排多数是顺延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为顺应当时的时代所指定的。学科授课时注重理论性,忽视实践性。学习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也极其缺少趣味性,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主体性认知不完整,只是关注知识的培养,却对技能、品质、素质的提高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教学。有些教师自身素质不是很高,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看不起部分差生,使得这些学生在本身对教育模式产生倦怠心理的同时,产生叛逆心理,讨厌学校和学习。

2.2.2 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根基和补充,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错误的家庭教育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心理,因为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者教师的角色,其一言一行都会使孩子下意识的去模仿。有些家长的指导思想与教育方法欠佳,言教而不身传,家长在行为上的错误会导致子女偏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家庭富裕的,家长往往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使之产生较强的优越感,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学习进程中,这些孩子又常陷于失败的心里体验下,进而致使不良的自我意识,丧失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3 消除大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3.1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因为各种原因致使大学生不良心理与人格特征与厌学行为相关甚重,所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其心理素质,尤其是抗挫能力十分重要。要尊重和关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为学生量身调整自身的期望和目标,尽量少遇挫折。一视同仁的对待那些心理不良的学生,杜绝所有伤害自尊心的行为和事情发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在遭遇挫折时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减缓压力。

3.2 创造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激发厌学学生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学生各种素质水平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良好的素养,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学习以外的闪光点。学校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真正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启发学生主体精神,主张充分发挥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开展个性化教育,做到使学生悦纳学校,悦纳自己。

3.3 改善教学方式,实行教材改革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投影、灯光、录像、电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材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实行改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4 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理想、意志、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在他们心中建立宏大理想,培育顽强意志,不客气由于一次失败就丧失信心。在学生学习环境里,要持续注入新鲜活力,始终拥有激昂的情绪与积极的学习主动性。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也是极为重要的,应该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倾向有所了解,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5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

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发挥各自的教育特长,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一些有利条件,多开展一些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总之,大学生厌学问题查之有因,治之有法。只有我们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研究教育规律,措施得力,就一定能够缓解甚至消除当代大学生厌学现象。

[1]白波,吉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田鹏.让你受益一生的心理学[M].朝华出版社,2009.

[3]方桐清.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体误[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心理大学生学校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校推介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