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械设计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3-08-15孙雅萍孟艳萍孙梦琴
杜 微 孙雅萍 孟艳萍 孙梦琴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0 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从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许多大学在多个学科进行了卓越计划的规划和实施,本课题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提出来的。
1 根据培养目标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卓越教育力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的侧重点必定向实训课程倾斜,那么在增加实训教学的同时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必定减少,而实训又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在学时数减少的情况下,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就变得十分重要。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大纲要符合学校的教学理念,授课计划要合理安排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讨论课、习题课和实验课的时间分配。那么在学时一再减少的情况下怎样完成教学任务哪?通过思考和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合理制定授课计划:
首先,在教案中要科学的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应该强调知识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也就是说在每节教学中应该把授课内容划分成点,在多个点中那些是重点,为什么是重点,重在哪里,那些是难点,难在哪里,要向学生讲明白。不要洋洋洒洒一大篇,学生抓不到问题的关键,还觉得内容太多,太繁琐,不好接受。更要摒弃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教育,不给学生留有吸收、消化和思考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通过思考,查取资料等自学手段自学部分内容,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要时刻谨记,我们是大学教育,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辅助体,他们应该学会怎样通过老师的课内授课掌握核心知识,也应该学会怎样通过自学和老师的课后指导掌握其余部分知识。
其次,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机械设计基础类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传统情况下我们认为实验是对教学的验证作用,其实不然,实验也有对教学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对于部分理论教学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进行,这样有个好处,学生直接面对实物,比较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再次,选择优秀教材授课,向学生推荐优秀教材做辅助。教材是教学的资源,也是重要的教学依据,一本好的教材往往集中了很多专家和教师的智慧,它是老师的授课工具,也是学生的自学老师。他对教学起着引领的作用。一本不好的教材会使学生充满困惑,不知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本好的教材对教学的进行至关重要。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所以老师应该在教材选择上慎之又慎。还要向学生推荐辅助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合理规划讨论课。课堂讨论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手段,通过方案讨论,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加强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表达与沟通能力非常重要,不论你做出多少优秀工作,不会表达,也不能让更多人的去理解和分享。加上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利用集体智慧,发挥集体优势,是克服困难的最佳方法。
2 根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的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他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但是不管怎样改革,我认为新的教学方法应该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三能;三能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人脑对输入的信息加工整理,从而制作出思维产品的能力。要想让学生进行思维活动,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某种意义来说,学习是一种艰苦的思维活动,人脑是思维活动的机器,而兴趣和求知欲是启动思维机器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开启思维活动时,老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对于有些思维难度的地方要给予提示,不断的促进其思维活动,解决问题。当然要规划好所提的问题,每次提出的问题要限量,否则会使学生的过度思维产生思维疲劳。
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新颖独特是它的本质特征。创新意识来自质疑,有疑方能生奇,有奇方能激思,善思方能促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对一些机构或零部件的设计提出质疑,发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想出解决的办法,比如直齿轮在传动过程中有冲击,造成齿轮传动的不稳定,有噪音等现象,怎样对直齿轮改造能改变这种状况哪?像这样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很多,只要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总是能找到许多这样的问题。课堂教育不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接受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授课时可以多与学生互动,提出问题,或出些小题目在课内做些小辩论,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果这些再和考核挂起钩来,学生会更积极主动思考,回答问题。而经过实践证明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绝对超出老师的想象,不怕他们不主动,就怕你不给他们机会。
自学能力是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能力。预习就是一项很重要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预习的内容,在下次课开始的时候通过提问就可以检查学习自学的好坏。还可以找出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然后在课堂上拿出一部分时间让一个学生以老师的形式向其他学生讲授,这样既锻炼的学生的自学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根据培养目标改革考核方式
机械设计基础类考核包括理论知识点考核,实践环节考核,和综合能力训练考核三个部分。理论知识点考核应以卷面为主,作业和课堂为辅。课堂考核不应只是以否出勤和迟到早退为主,也应该包括课堂是否积极回答问题,讨论课是否积极讨论和预习情况等综合做出评价。实践环节的考核应该是学生独自完成实验的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的能力的综合。综合能力训练应该分成不同阶段,不光是对学生综合训练的一个督促,也是对不同阶段的成果的质量的检验。合理的考核机制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4 结束语
课程改革的最核心的领域是课程和课堂,课堂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实施培养的重要载体。通过实践证明,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卓越教育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加深了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强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改革需要老师付出艰辛和努力,按着科学的改革方向行进也需要老师拥有坚持和创新的精神。当拥有了这样的努力和精神才能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
[1]谢俊,尹小琴,马履中.机械原理及设计.课程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4).
[2]吴迪.机械原理教学改革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3]胡娟,贺俊林,冯晚平.机械原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