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家书屋建设问题与思考

2013-08-15

科技视界 2013年14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管理员

薛 玉

(临沂市兰山区图书馆,山东 临沂 276000)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市场运作发展”的要求,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2007年3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调突出抓好包括“农家书屋”工程在内的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2008年在全国全面展开;2010年底实现全国20万个“农家书屋”;2015年将基本覆盖全国的64万个行政村的目标。推动“农家书屋”建设,已经不仅是有关部门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做的事情,而是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要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建设。在这一项重要建设中,如何让“农家书屋”工程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如何让这惠民工程得到更好的体现,是我们图书馆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农家书屋取得一定成果

从2008年开始,山东省财政把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列入预算,专门安排资金支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各市、县也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其中,2008年青岛市仅市级财政投入资金就达1100多万元;诸城市在推行社区化建设中,投入财政资金600万元,在每个社区服务中心都建成标准较高的农家书屋,一年就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据统计,2008年全省各级财政落实农家书屋建设资金近亿元。与此同时,农家书屋建设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省新华书店从2007年开始,3年内投入1000万元,在全省建设1000个农家书屋,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计划3年内捐资500万元,在全省建300个农家书屋,加拿大侨眷张娟在家乡日照市田家沟建起我省第一家侨字号“农家书屋”;著名作家冯德英在原籍乳山市15个乡镇(街道)各捐建了一处“冯德英书屋”。

5年来,山东省在书屋建设上投入了“真金白银”,采取了多种建设路径:省书屋建设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国家奖励资金7300余万元,市、县级专项经费5亿多元;用于基层书屋建设、文化设施建设等,可见,各级政府的重视,资金的投入,农家书屋建设形势是可喜的。

2 农家书屋快速的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一年,各地书屋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速度和规模都是惊人的。就拿我们临沂市兰山区来说,兰山区下辖4个街道,6个乡镇,其下136个社区,264个行政村共计400个社区村居,其中4街道6乡镇文化站,全部建有图书室,覆盖率100%,400个社区村居现已建成201个农家书屋,覆盖率50.25%。近两年我们图书馆对建好的书屋进行辅导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感到书屋的社会效益不是太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选址的问题

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农建书屋得到了各省市自治区的重视,计划2015年将基本覆盖全国的64万个行政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地一味的追求覆盖率,没有实质考虑村落的大小、人口的多少,都一一的设置农家书屋。但真正的利用率不高,例如我们兰山区朱保镇,共有14个村落设置了书屋,其中5个村落的人口数不过800人,村落最少人数达400人,再加上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使农村人口外流严重,有的外地上学、外出打工、进城做生意的,村落剩下寥寥几人,多是老弱病残和儿童,对知识的需求有限,“数千册的书屋”门前冷冷清清,无人问津,有的书屋一年的借阅次数只有40多人次,基本不能运行,名存实亡,出现了关闭和半关闭的状态。人员的稀少,很难掀起读书的热潮,导致书屋利用效益的低下,书屋成为虚设,投资成为浪费。

例如乡镇图书室建设的质量比较高,图书室一般都在50平米左右,设施配备齐全,图书种类繁多,图书管理员也有一定的专业水平,阅读群体也相当庞大,但是有的乡镇书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借阅人次也寥寥无几,借阅人群多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这种景象究其原因,是因为镇图书室设在了办公地点内,再加上读书宣传不到位,让很多的民众不知道读书场所。书屋地点设置的不合理,就会影响书屋的利用率,没有发挥好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效益。

2.2 管理人员的问题

《“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要求,通过培训、定期检查评比,不断提高书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管理能力,保证农家书屋充分发挥功能和作用。[1]然而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大多是义务性服务,人员不固定,没有劳动报酬,造成管理人员基本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农家书屋已经出现没有报酬引发的用人问题:“管理人员多数由村干部兼任,业务不熟,精力有限制,专职人员因为没有任何报酬,缺乏动力和热情”。[2]管理人员的年龄普遍偏高,年龄多是五十岁以上,他们有的是村里因年龄高退职的干部,这个年龄段的人,知识的储存量较低,与当今社会发展的知识需求不相符,但是他们的行为可赞可佩,令人感动,年老了还为社会发挥余热,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有的管理员虽然年轻,也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把书屋整理的井井有条,但是他们大多是临时抽调来帮忙的,他们中有的是乡镇工作人员,有的是老师,有的是放假回来的大学生,所以他们的工作都是短期上岗,没有持久性,管理人员流动性大,都是“游击”式的工作,书屋服务质量也会相应的跟不上。还有的是村干部兼职,像这些人员,他们各自都有一摊事情,也比较忙碌,虽然他们责任心很强,也很努力的去管理书屋,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因此,这种无报酬的用人问题,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值得商榷。

2.3 管理制度问题

从政府的建设意图来看,农家书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村级图书馆,与私人租书店不同,其业务运行与图书馆的运行原理相似,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与技术。[3]然而许多农家书屋“在书舍管理,推广应用等方面都缺少一套科学的方法与制度”,管理已经出现问题:“图书登记不规范,摆放混乱无序,图书室开放时间随意性较大,图书损毁、丢失现象时有发生”[2]。图书流失严重已成为“农家书屋”最头疼的问题,在我们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个村落没有管理员,究其原因,村主任对我们道出心声说:这个差事责任太重,谁干谁都怕图书损毁丢失,乡里人爱惜书的意识不强,借回家后,随处一放,很容易让小狗小猫或是小孩子撕毁了,或是丢失了,或是太喜欢这本书而有借无还,都是乡里乡亲、街坊邻居,确实不好意思为一本书多次上门讨要,这样很容易得罪乡亲,所以无人愿干这个差事。可见,如何完善“农家书屋”的管理制度,值得我们思考。

3 农家书屋健康发展的对策

3.1 合理的布局,科学的选址

“天时、地利、人和”,“地利”是事业发展重要的一步,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图书馆的选址一般都选在人口居住密集、繁华的闹市、学校企业区域,农家书屋的选址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书屋设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员稀少的地段,这个书屋就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像我们兰山区有些村落本身人口稀少,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剩下的都是一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老年人和儿童,到书屋借阅的人很少,有些书屋甚至处于无人借阅图书的尴尬境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件好事,但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设,不宜全面推开,村村覆盖,可以二村或三村合一,这样减少了费用,壮大了书屋,先建设一批典型的、示范性的书屋,先一点带面,才能有效的更好的发展。各乡镇居地的书屋,是重点建设、也是一点带面的书屋,它的选址不可忽视,不能选在镇政府办公区域内,应选在镇活动中心,像小广场、小花园之类的地方,人员活动密集的区域,“农家书屋”才能发挥其价值。

3.2 管理人员的选用与管理

农家书屋建成后,每一本书、每一份报纸和杂志都要通过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手送到农民读者手中。农家书屋工程要解决农民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是通过农家书屋管理员这一环节来最终实现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农民群众文化关怀的最终传递者。农家书屋管理员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工作质量的好坏、热情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农家书屋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农家书屋功效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农家书屋工程主要任务、目标的具体实现和落实。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作用至关重要,管理人员的合理保障是保证农家书屋健康持久运行的重要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全省统一制定农家书屋运行经费标准,并要求纳入财政预算,提高资金投入力度,保证书屋正常运行的必要经费,解决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报酬问题,建立起一支长期从事书屋管理的队伍,有了真正的专职管理员,农家书屋才能正常开放,发挥作用,推动书屋良性运转。如果地方政府确实没有薪酬支付能力,建议将农家书屋并入当地小学图书室,选学校大门耳房对外开门,挂农家书屋牌子对村民服务,由学校图书管理员兼管。[3]

也可以把“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的选任与我省正在实施的“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相结合,由大学生村官及村落干部共同兼管,因为大学生对图书管理都会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好,对其进行培训也会比较方便。考虑到大学生村官驻村时间有限,可能对村中情况不够了解,在开始阶段与村民沟通也会存在一定困难,我们建议可以做老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搭档配合的选择,将老村干部的工作经验、威信和大学生村官的新锐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减少书屋建设的开支,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充实到书屋书籍的采购上,加大文献的采购量,提高书屋读者阅读需求的保障能力。

3.3 整章建制,规范管理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仅要重视建,更要重视“农家书屋”的管理。做好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是书屋得以正常运转并发挥作用的保证。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3.3.1 管理好各类出版物

主要是做好接受、分类、借阅、保存等工作,对书屋的各类出版物做到接收清楚,分类明确,摆放规范,记录完整,存取方便。保证不丢失,不损坏,真正方便村民阅读。为方便管理,管理员最好准备一枚刻有“XX村农家书屋藏书”的印章,在接受图书时盖到每一本书上。同时预备几个登记本,对图书的保存、损坏赔偿等给予登记。

3.3.2 制定并执行好各服务环节的管理制度

为保证各项服务的规范、有序,就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服务管理制度,比如管理员岗位责任制、村民借阅制度。尤其免费借阅制度,一定要与地方公共图书馆一样,坚持免费的公益性。像公共图书馆便于图书的管理,办借阅证时,收取两本书的押金100元,退证时全部退还,这个押金数目对于农民读者来说门槛有点高,但是如不收取押金,会有图书丢失、损坏的现象,不便于图书管理,可以对外借阅一本书,按书的八折收取押金,一般会在10-20元间,容易接受,借书永远免费。

4 结束语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一项创新型的工作,正处于探索试验阶段,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把对工作的热情与科学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努力完善软硬件设施,不断研究新机制,探索新方法,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1]“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OL].(2011-08-19).http://www.gov.cn/zwgk/2007-03/28/content_563831.htm.

[2]范万廷,等.“农家书屋”建设须三管齐下[J].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2-8.

[3]牛振恒.“农家书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08(11).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管理员
农家笑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农家笑
春回农家
梦幻书屋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