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山区鼢鼠的活动规律和防治办法

2013-08-15陈彩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8期
关键词:和顺县鼢鼠毒饵

陈彩平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农业委员会,山西 和顺 032700)

山西省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部,现有耕地面积30.86万亩,农作物主要品种有玉米、谷子、大豆、土豆、莜麦、荞麦。海拔1070-2058.5米。这里的耕地95%为山坡地,鼢鼠是这里农田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面积约1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8.9%。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近几年呈加重、蔓延、猖獗之势,农民反应强烈。由于鼢鼠生活习性特殊,在防治方面存在不少困难。目前,全县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灭治技术。为此我们先后数百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野外实地观测、防治,在鼢鼠的活动规律、繁殖情况、贮食及洞道结构和物理、药物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科学准确防治鼢鼠奠定了基础。

1 鼢鼠的活动规律

1.1 鼢鼠是一种哺乳动物,雌雄交配而怀孕,仔鼠出生后,靠吃奶长大,出窝后过独居生活,不冬眠。土壤封冻前,储草储粮,住在二米深处,背风向阳的地下过冬。土壤解冻后由地下转入地表取食为害,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活动,11月下旬转入地下,为害期长达250天左右。

1.2 窝道分布:道洞多而杂,一般可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上层离地表2到3寸,供取食而用,把它叫做取食道;中层是通往各取食道的主道,也是鼢鼠活动的主要道路,故叫主道;最下层是供居住、产仔、越冬的老窝,老窝两侧有储粮库、厕所,住所窝内垫有软而绵的杂干草供休息、睡眠而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它的主道设临时窝,夏季不储粮。

1.3 春秋两季因觅食、交配而活动旺盛,道洞延伸快,地表痕迹明显。

2 鼢鼠的生活习性

2.1 “三怕”习性:即怕风、怕水、怕光。

2.2 听觉、嗅觉灵敏。

2.3 除未出窝的小鼠外,都是独居生活。

2.4 繁殖期为4-5月,每年繁殖一次,每次产仔2-6只。

2.5 雄鼠体较重(450g左右),寿命较长,可活5-7年,老龄鼠毛色灰红。

2.6 雌雄比例大致为1:1。

2.7 食性杂。以绿色作物为主,喜甜爱辣,主食农作物根、茎、叶、杂草、树根等,但最喜食葱、马铃薯,对豆类、蔬菜、果树普遍危害,取食有规律,易发现。

2.8 鼢鼠本身有一种特殊的臭味,打开鼠洞口,可见苍蝇寻味而来的现象。

3 鼢鼠猖獗原因分析

3.1 特殊的地理环境:山西省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中段,95%的耕地为山坡地,坡度5-10度,雨季排水非常顺畅,鼢鼠的洞穴不易被雨水等浇灌、损毁。

3.2 特殊的耕作方式:

3.2.1 山西省和顺县气候冷凉,年均气温6.8度,是优质杂粮的种植区,正常年份杂粮的种植面积在9-10万亩。杂粮的种植模式是“一耕一种一收”,即:6月中下旬耕翻地一遍,7月上旬播种,秋季成熟后收获。这种种植模式农户入地很少,对地下的鼢鼠活动基本放任不管。

3.2.2 山西省和顺县无霜期短,冬季来得早而长,方秋陨霜,入冬霏雪,冰冻三尺,次年4月初解冻。绝大多数农田在收获后还未来得及秋耕,已经冰封大地,耕不动了,对鼢鼠取食道、主道破坏次数少。

3.2.3 山西省和顺县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大型机具很少,土壤耕作层较浅,多数耕翻深度在20-25厘米,对鼢鼠取食道、主道破坏程度轻。

4 鼢鼠的危害症状

4.1 被鼢鼠危害的玉米等高杆农作物常表现为沿鼢鼠取食道上的植株倾斜、倒伏,甚至死亡,减产,重者颗粒无收。

4.2 被鼢鼠危害的谷子、马铃薯、大豆、莜麦、荞麦等低杆农作物常表现为沿鼢鼠取食道上的植株倾斜、倒伏、死亡,地下部吃光,轻轻一提即可拔起。

4.3 被鼢鼠危害的经济林,幼树常表现为沿鼢鼠取食道上的植株根系吃光,整株死亡。5-8年的初果期树木表现为沿鼢鼠取食道上的植株发芽迟,风吹易倾斜,生长发育延缓,用力摇晃,会发现根系缺失。

5 防治方法

5.1 活捉法:到田内要细心观察、查找最新活动的痕迹,如取食室后地表有拱起的土堆等;在地表发现痕迹处,每隔8到10米用镢头切开洞口,缩小活动范围,寻找捕捉目标;切开洞口后约半个小时就要回查切开的鼠洞,是否有封口处,封口证明洞内有鼠,因为鼢鼠听觉灵敏,查洞时脚步要轻,防止鼠从半洞中封口,影响捕捉率;确定有鼠洞后,再次用三寸宽的镢头切开洞口,用二尺长的小细棍探洞,查看有无叉洞,如有叉洞时,在洞口上方1.5尺处将表层土取薄(留2-3寸为宜),在1.5尺处划好印记,在洞口耐心等待,一般情况20分钟左右鼢鼠即可来封口,这时要等鼢鼠拱土快封完时,做好准备,看到土不断被拱动时,在划好的印记处狠刨一镢,切断其退路,将鼢鼠挖出活捉。

5.2 吊钩压扎法:参照人工活捉法,当确定有鼠洞后,对鼠洞采用吊钩压扎,具体办法是:三根木棒做支架(一米长为宜),8号铁丝做三根针(七寸为宜),一根小棍做吊钩,一根小棍做吊杆(各六寸长,手指头粗为宜),小绳一根拴两棍(二尺为宜),石板一块必须用(长宽各六寸,一寸厚为宜);

三角支架洞上撑,针要按在洞中心;

五六七寸最要紧,石板必须对准针;

鼠洞上方开小沟,吊钩按在洞中心;

鼠来堵洞吊钩脱,石板压针将鼠扎

(鼠洞上方开小沟,一寸深,一指宽为宜)。

5.3 毒饵诱杀法:先找到有效洞。切洞后凡被堵的洞说明有鼠,为有效洞,在有效洞口投毒饵,毒饵以95%酒精充分溶解溴敌隆拌洋葱、大蒜为好。5-7天再把洞用土盖好,隔一天检查,凡未盗开的洞说明鼠已死亡,未死的重投毒饵。

[1]白立妙.中华鼢鼠生理特性及防治试验[J].网络科技时代,2008(23)

[2]仇惠芳.浅谈鼢鼠的活动规律[J].陕西科技,2008(05).

猜你喜欢

和顺县鼢鼠毒饵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和顺县科协: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三个农产品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序列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探析
高置式大容量毒饵站对东北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初探
浅谈毒饵站灭鼠技术
对山西省和顺县农村养老事业现状的思考
不同材料毒饵站诱杀害鼠效果对比试验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