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瑶山金矿床的成因探讨

2013-08-15阮思源

科技传播 2013年10期
关键词:矿源大瑶山矽卡岩

阮思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 ,广西贵港 537100

广西大瑶山金矿床产于大瑶山金矿成矿带中,该成矿带位于南华准地台桂中—桂东台陷区,其范围大体上是大瑶山凸起范围,东起两广边境,西止于大明山,大致呈东西向展布,包括苍梧、钟山、贵港、上林等15 个县市。大中小型金矿床和金矿点、金矿化点星罗棋布,金矿床有龙头山、山花、张公岭、古袍、桃花、福六岭等,是广西重要的金产地之一。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型、断裂蚀变带型、次火山岩型、矽卡岩型和砂金矿床等。

1 区域地质背景

大瑶山地区在震旦纪-纪留纪是华南地槽区的组成部分,区内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类复理石砂页岩,硅质岩建造,纪留纪末发生强烈的加里东运动,地层褶皱隆起,从而结束了地槽沉积历史。与此同时,发生了区域变质作用,使砂页岩轻微变质;构造上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向紧密线型褶皱和方向各异的大小断裂。伴随构造运动,有中酸性、酸性岩浆的侵入,形成许多岩体。这些为金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加里东期是金矿的重要成矿期。泥盆纪—中三叠世本区沉积了一套以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台型建造,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中三叠世末,本区发生强烈的印支运动,结束了海相沉积的历史。同时形成了一系列横跨褶皱,叠加在加里东期褶皱之上。燕山期本区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断块运动和中酸性、酸性岩浆的侵入,并伴随着金矿的形成,是金矿的又一重要成矿期。

2 控矿地质条件

2.1 赋矿层位和矿源层

大瑶山地区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白垩系和第三系,赋存金矿的层位主要是震旦系培地组、寒武系小内冲组及黄洞口组以及下泥盆统。

培地组、小内冲组、黄洞口组合并组成大瑶山地区泛矿源层,金的丰度平均为5.08×10-9;下白垩统新隆组下段金丰度高达16.2×10-9,浓集系数4.77,是大瑶山地区时代最新的矿源层。

2.2 控矿构造

控矿褶皱:主要表现为地层在剖面或平面上的转折、弯曲处层间滑动或虚脱发育部位,且应力集中,断层裂隙发育,为成矿提供了矿液运移通道和储矿的场所。

控矿断裂:本区控岩控矿比较明显的主要断裂有凭祥深断裂、南丹深断裂、姑婆山深断裂和大宁深断裂,主要是其切割深度较大,将深熔的成矿物质导向浅层部位而成矿。

2.3 成矿岩体

本区的成矿岩体与金矿体在空间上紧密共生,热液蚀变强烈,局部矿化明显。主要有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古里脑、六岑、山花-六梅、云荣顶(桃花)、初洞、金山顶、龙头山、长帽岭等斑岩类小岩体。

3 金矿床地质特征

3.1 断裂蚀变带金矿床

产于断裂带中,矿体呈脉状,矿石是以富硫化物明金为主的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等。围岩蚀变强烈,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

3.2 石英脉金矿床

产于断裂带中,矿体呈脉状,矿石是以石英为主,含少量硫化物明金为主的金矿石。矿物成分有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绢云母、方解石等。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

3.3 次火山岩金矿床

产于次火山岩及其围岩的断裂中,矿体呈陡倾斜脉状,矿石为细脉状、浸染状硫化物金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是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毒砂、石英、电气石等。围岩蚀变较强,有硅化、电气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

3.4 矽卡岩金矿床

产于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岩侵入接触带的矽卡岩中,矿体呈不规则状,矿石为矽卡岩金矿石。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是透辉石、石榴石及少量黄铁矿、磁黄铁矿等。金的颗粒很细,主要含在透辉石中。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硅化、黄铁矿化。

4 金矿床成因探讨

4.1 成矿物质来源

大瑶山地区金矿中的金的来源主要有:一是由寒武—震旦系以至更古老地层直接提供;二是由深部地壳局部重熔形成的岩浆所提供。

1)由矿源层直接提供

矿源层直接提供是地层变质所产生的变质热液,或无需变质,一般的循环地下水,将地层中的金淬取出来,成为成矿溶液的组成部分,再经过搬运、沉淀而成矿。

本区能直接见到的金的矿源层有震旦系培地组、寒武系小内冲组、黄洞口组。培地组金丰度11.98×10-9,浓集系数3.52,是主要矿源层;小内冲组金丰度4.03×10-9,浓集系数1.19,也是主要矿源层;黄洞口组金丰度2.47×10-9,浓集系数0.73,丰度虽然不高,但金的可释放性较好,也能提供部分金的来源,也是主要矿源层。

2)同熔(重熔)岩浆转化提供

大瑶山地区许多金矿都与成矿岩体有关。大多数成矿岩体是壳幔物质混熔,并经过一定的物质演化后形成的中酸性、酸性岩浆结晶的产物;少数成矿岩体是地壳重熔的产物。原来地层包括古老的深变质地层中的金被熔入岩浆,在岩浆演化后期,进入热水溶液,成为成矿物质来源。

4.2 矿床形成方式

本区金矿床的形成主要有充填和交代两种方式,不同的成矿方式是由围岩性质所决定。

石英脉型金矿床包括单脉、细脉和网脉,其围岩为碎屑岩。矿体受断裂控制破碎带不发育,脉体一般不超过破碎带的范围。脉体沿断层面、裂隙面充填,与围岩的界限清楚,交代现象不明显,围岩蚀变也较弱。

断裂蚀变带型金矿床围岩大多为碎屑岩,矿体受断裂控制,断层破碎带发育,破碎物大多被硅化成石英岩或坚硬的硅质岩块。在蚀变破碎带中,也有少量不规则的细小脉体充填。少数断裂蚀变带型金矿床围岩为岩浆岩,岩石遭受强烈挤压,具糜棱岩化,热液循破碎带形成的黄铁绢英岩,后又有石英—硫化物脉体充填。

次火山岩型金矿床在岩体内部交代作用强烈,花岗斑岩体内主要有钾长石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和电气石化;在流纹斑岩、角砾熔岩和凝灰角砾岩内主要有电气石化、电英岩化、黄铁矿化,形成以交代作用为主的早期成矿阶段。以后有以充填作用为主的石英—硫化物等细小脉体的充填。外接触带碎屑岩中,交代现象减弱,成矿方式以充填为主。

矽卡岩型金矿床以交代作用为主,岩浆就位后,气水溶液与其外接触带的断层破碎带中的高钙质破碎物进行交代,形成透辉石矽卡岩。金矿体赋存在矽卡岩内,很少有脉体的充填。

4.3 成矿作用

1)矿源层—成矿物质的原始富集

大瑶山地区震旦系培地组、寒武系小内冲组是金的主要矿源层,黄洞口组是次要矿源层。三者合为泛矿源层。它们是地槽褶皱基底浅变质岩层,是上地壳上部物质,厚度巨大,潜藏其中的金若以泛矿源层金的平均丰度5.08×10-9 计算,1km 的体积(体重2.5)内,含金达12.7t。可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2)成矿流体的形成及矿质的汲取作用

(1)岩浆热液的形成及对矿质的汲取作用

岩浆的源岩金的丰度较高,被熔入岩浆后使岩浆成为含金的岩浆。花岗岩浆中含有较多的水份和其它挥发组份、碱金属以及其它金属元素,为岩浆中元素的分异创造了条件。随着岩浆结晶分异和对流分异等作用的进行,矿化元素、碱性元素和挥发组份上侵到岩体上部,在残余岩浆中富集,当超过溶解极限后,即成独立气相从母体中分离出来,进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可溶性化合物或络合物,呈气相—气液相—液相形式存在,形成了成矿岩浆热液。因此,岩浆流体是成矿流体的主要成份。

(2)变质热液的形成及对矿质的汲取作用

本区在加里东期地槽回返阶段,地层强烈褶皱,伴随着轻微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高温流体—变质热液,在其运动过程中,散布(或集中)于围岩中的成矿元素脱离原位汇集(或被汲取)到热水溶液中,形成变质含矿溶液。变质热液是成矿流体的重要成份。

(3)地下热水溶液及对矿质的汲取作用

地表水沿岩石裂隙、间隙和各种孔洞进入地下岩层,在地温梯度、岩浆源或火山活动等的高热流值影响下,可被加热到300℃以上。这些被加热了的地下水溶液,在其渗流和环流过程中,不断从围岩、矿源层或早期形成的矿床中溶解淋滤出大量的盐类和金属元素。这种作用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愈加强烈,最终形成含矿溶液。

3)成矿流体中金的迁移

金矿的成矿流体中富含碱金属、氯及硫酸根,在地下渗流和循环过程中,这些成份与金形成络合物而使金在溶液中得以迁移。高温阶段,Au 和溶液中和Cl 形成络合物而迁移,这时Au 可以是一价的,也可以是三价的。该络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到中低温阶段,当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特别是有大量Fe 离子存在时,这个络合物被破坏,溶液中的一部分金就沉淀出来。此时,当溶液中有大量[SH]-时,Au 就与其形成[Au(SH)2]1-络合物,其在碱性条件下(有大量K+、Na+存在),能稳定迁移;但在酸性条件下,络合物就遭受破坏,金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当溶液中有大量SiO2存在时,金的搬运主要是呈胶体,呈胶状的SiO2溶液(硅胶)成为金的保护层。所以金和SiO2有紧密的依存关系,这就是金为什么往往和石英脉、硅化共生的原因。

4)矿体的就位

金矿体最终就位,除了上述成矿溶液酸碱度条件外,还决定于温度、压力、Eh 值等物理化学条件。当这些条件适宜时,矿液中的成矿物质就沉淀出来,形成矿体。大瑶山地区石英脉型及断裂蚀变带型金矿主要成矿阶段温度为160℃~311℃,压力为22.0MPa~38.8MPa,深度0.7km~1km,pH4.45~4.49,Eh-0.422~-0.333。

4.4 矿床成因

根据矿液的性质、来源,大瑶山地区金矿床划分为以下三种成因类型:

1)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如黄华山、天马等;断裂蚀变带型金矿床,如张公岭、福六岭等;矽卡岩型金矿床,如新圩、望高等;

2)岩浆和变质复合热液型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如古袍、六岑等;断裂蚀变带型金矿床,如桃花云荣顶;

3)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龙头山。

猜你喜欢

矿源大瑶山矽卡岩
西南考察与费孝通的民族思想来源
增施矿源腐殖酸钾和硝酸铵钙提高苹果果实产量和品质
广西大瑶山社垌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的新“矿源”
桂东大瑶山地区金成矿背景及找矿方向——以新众金矿区为例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矿源黄腐酸钾施用方法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
链接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the Aketas granite from Fuyun County,Xinjiang: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